众所周知,自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进贡给了大汉后,这种原住非洲的凶猛动物,就来到了这片东方的土地上。

又经过了许多年的发展后,狮子以另一种形态,经常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之中,还成为了我们本土上的一种常见的吉祥物了。

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其实也有很多种族)(1)

没错,故事叔说的就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石狮子。

这些石狮子,除了名胜古迹大门两旁参见之外,一些机构大门口,现在也会摆上两个大石狮子,显得气派。

但是,别看这些石狮子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却也南北有别,有着各类种族之分。

比如北狮就是虽然雕琢质朴,但是外观大气。南狮则更有灵性,且装饰繁多,显得更是灵活。

除此之外,石狮子按地区的不同,分为了数个‘种族’。

理论上来说,和我们人类一样,大多数石狮子都有一个先祖,那就是对狮,即雌雄两只石狮子为一组。

在这个的基础上,无数能工巧匠们进行了再创作后,让石狮子的形态“开枝散叶”,形成了更多的种类。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这石狮子的南北有别和种类之分。

1·北京狮。

顾名思义,北京狮就是北京的石狮。

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其实也有很多种族)(2)

起初,只是泛指北京故宫里的石狮。

因为古代皇帝们认为狮子不但可以避邪,还可带来祥瑞之气。所以,石狮子就这样荣幸地入宫了。

那些守在宫内门户左右,确保皇宫安宁的瑞兽,就是第一批北京狮。也是今天一切北京狮的先祖。

这样一看,北京狮的先祖,那都是皇家护卫级别的。所以,造型上定要彰显皇家威严,无不是颈悬响铃,肌肉发达,气势雄伟。

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其实也有很多种族)(3)

底座也皆有繁缛精致的卷叶纹做装饰,可高大上了。

而北京狮的雌狮前左脚下,一般都有一幼狮仰卧作嬉戏状,象征着千秋万代。至于雄狮前右脚,则是抚踩一绣球。

这绣球是寰宇的代表,寰宇就踩在脚下,这是绝对权力的象征。

从此,这些形象特点,就成了北京狮的特征。

往后,北方石狮子的造型,基本以北京狮为基础创作的。不能说完全照搬,只能说一模一样。

所以北狮也没有了南狮那么多的造型和种类了。

2·献钱狮

如果说,北京狮是北方石狮子的代表,那么献钱狮就是南狮的典型了。

但是,北京狮那是皇宫编制,皇家护卫。献钱狮就没这么高大上的职业了,它只能给寺庙看看山门,要不就是出现在祠堂大门口。

但献钱狮也有着它独有的特点。不但寓有招财进宝之意,又造型可爱乖巧,富有灵性。而且,造型上一般常饰一串古钱。献钱狮这个名字,也因为这个特点而得名。

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其实也有很多种族)(4)

而献钱狮一般也为雌雄一对,雄狮常饰于大串的铜钱,用爪抓住或是挂在脖颈上。而雌狮则戏玩着小狮子,也寓意人丁兴旺之意。

3·网球狮

作为南狮的一员,网球狮虽然不是典型,但是是最常见的一种。

也有一种说法,网球狮是南狮的起源,一切的南狮,都是从网球狮演变而来。

等同于北狮的起源,都是北京狮一样。

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其实也有很多种族)(5)

至于网球狮的造型,又是从我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双狮戏球图演变而来的。而民间又认为狮子戏球是可以驱邪化吉的,所以网球狮的造型在民间很受广大人民的喜欢。

网球狮的造型一般也是雌雄一对,但是造型比较统一,雌雄狮子都是滚玩着一个大的绣球,没有小狮子的配饰。所以辨别雌雄的方式也很简单粗暴,男左女右而已。左边的是雄狮,而右边的就是雌狮。

4·潮汕狮

顾名思义,就是潮汕地区雕刻的石狮子。

也是属于南狮一众。

潮汕狮最大的特点就是经过了夸张的美化后,外形像狮子,又不像狮子。

按著名木雕艺术家张褴轩的传艺口诀:“厅狮十二两头”来看,就不难看出来,大头也是潮汕狮的特色。

因此,潮汕狮也被称为石狮子里的大头儿子。

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其实也有很多种族)(6)

而潮汕狮的大狮头皆为高昂,且鼻大嘴阔、双目圆瞪,头和脚遍布卷毛,身披鬃毛道道,既符合现实里狮子的生态,又同整体的夸张相协调。

在雕刻潮汕狮的时候,石匠们会着重于夸张狮头,突出重点,体现出潮汕狮的头大身小,但坐势又十分得体的特色。

这种特殊的雕刻造型,也令人看一眼,就能感到它体态浑厚有力而工整优美,庄严雄伟中透着生动有趣。

5·石狮子中最大的狮群。

狮子,向来都是群居动物,作为它演变而来的吉祥物石狮子里,自然也有狮群。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就是石狮雕刻艺术里的狮群。

据统计,这里共有501个石狮子。

它们历经金、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各个时期的修补,融汇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成为一座自金代以来历朝石雕艺术的博物馆。

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其实也有很多种族)(7)

既有南狮的灵活,也有北狮的雄壮。

这里的石狮子很难用南狮和北狮来区分,只能按年代来区分。

桥上最早的石狮子,始于金元时期。

这个时期雕刻的石狮身躯都比较瘦长,又结合了潮汕狮的特点,是桥上的大头狮子。但是面部较窄,嘴巴上翘,下巴不丰满,而且都是小短腿。

同时面部神情皆为全神贯注,颈部系带飘逸,头前都会挂上一个小铃。

到了明代时期,雕刻上卢沟桥的石狮则是身躯稍微粗短。但是造型也是最多样化的,或足踏绣球,或足踏小狮,或身上有小狮。且嘴部张开,舌头向上舔着好像在打哈欠,但又不失威武。

至于清代的石狮,就变得挺胸张嘴,身上间有小狮,颈下有一宽大的系带,卷毛高凸。细腻的雕刻让这个时期的石狮子雕刻纹路都比较深,神情的表现主要在脸部,眼睛拉长,眯缝着眼。而且,这样的石狮子全无了威风可言,眯眼的模样,让它们显得惬意。

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其实也有很多种族)(8)

经历了金、元、明、清四个朝代的不断加工和修复,卢沟桥上的狮子越来越多,让这里的石狮子成为一个庞大的族群,也让这座桥,成为一座自金代以来历朝石雕艺术的博物馆。

6·石狮子里的独行侠。

现实里的狮子,虽然大多数都是群居,但是也有例外。

一些狮子就喜欢独来独往,或是被迫独来独往。

至于石狮子家族里,自然也有独行侠。它独自傲立在大地上,既没有成群结队,也没有成双成对。

沧州的铁狮子,就是那个独行侠。

别的石狮子都是石头为材料,它则是铁铸的。

而且它还有个独特的名字——镇海吼!

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其实也有很多种族)(9)

关于其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后周世宗柴荣北伐契丹时,为镇沧州城而铸造;另一说则认为铁狮位于沧州开元寺前,腹内有经文且背负莲花宝座,故应是以神话里文殊菩萨的坐骑为原型,进行的艺术创作。

整个狮子肩负巨大莲花盆,莲花盆底部直径1米,上口直径2米,通高0.7米,而且这东西是可以拆卸下来的,没想到吧,这狮子还是可以组装的。

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其实也有很多种族)(10)

狮身毛发呈波浪状或作卷曲状,披垂至颈部,胸前及臀部飘有束带,带端分垂于两肩及胯部。此外,狮身内外还有许多铸文,除前述铸造年代和铸造者、捐钱者姓名以外,头顶及颈下还铸有“狮子王”三字!

其身长6.264米,体宽2.981米,通高5.47米,总重量为32吨。

这个石狮子里的独行侠,也是世界上,最重的雕刻狮子(狮身人面像不算正真意义上的石狮子)。

好了,石狮子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下期我们再来写写别的趣史故事,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