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当中讲到“向死而生”,生死是哲学中永恒的命题。从出生开始,人每分每秒都在奔向死亡的道路上。没有生死,何谈人生。

对晚期患者正确的临终关怀 给重症晚期病人最后的温柔(1)

尽管现在的医学已经十分发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无法治愈所有的疾病。当人们无法再与病魔抗争,只能接受死亡的来临,追寻与生命的和解。于是,“临终关怀”出现了。

临终关怀最早始于英国的圣克里斯多费医院。桑德斯是这所医院的一位护士,她长期目睹了垂危病人的痛苦,决定改变此类状况。在1967年,桑德斯创办了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使垂危病人在临终前得到需要的满足。这一举动为临终关怀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对晚期患者正确的临终关怀 给重症晚期病人最后的温柔(2)

后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陆续开始对临终关怀服务进行了研究。在80年代后期被引入了中国。香港人习惯称之为“善终服务”,在台湾被叫做“安宁照顾”。

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当中,安详离世才算是人生的圆满。对于许多癌症肿瘤患者来说,当病症发展到晚期的时候,他们是十分痛苦的。除了忍受病变带来的疼痛,还不得不忍受化疗放疗所造成的副作用。甚至有些病人被一次次推进ICU进行抢救,手脚被绑上束缚带,一次次在死亡的边缘挣扎。当病症持续发展,被告知只能等待死亡时,他们的心理上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对晚期患者正确的临终关怀 给重症晚期病人最后的温柔(3)

一般来讲,濒死者的需求会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保存生命,二是解除痛苦,三则是没有痛苦的死去。这就是临终关怀存在的意义。在临终关怀的阶段,医护人员会采取姑息疗法,既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的到来,减缓病症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通过开展读书会、交流会等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生活,在心理上给予病人和家属全方面的安慰。

临终关怀将临终病人的意愿放到首位,是现代社会对自身发展进行反思的产物。在这过程中,体现了医护职业的道德价值和崇高意义所在。

对于拥有几千年孝文化的中国来说,它的出现也挑战了传统的孝道观念。

临终关怀在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如果说积极接受治疗是勇敢的对抗病魔,那临终关怀或许就是与死亡握手言和。对于临终病人来说,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家人间的相互理解和陪伴才是他们做出最终选择的重要动力。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医学教育网、百度百科以及网络。以上图片文字,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