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先行】大部分教师的内心还是希望每个孩子都好的,可我们做家长的是否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希望通过这封信内容的分享,能让更多人明白教育中的无私,让更多家长看到,我们新一代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致家长们的一封公开信?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致家长们的一封公开信(给全天下家长的一封信)

致家长们的一封公开信

【经典先行】大部分教师的内心还是希望每个孩子都好的,可我们做家长的是否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希望通过这封信内容的分享,能让更多人明白教育中的无私,让更多家长看到,我们新一代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家长会后的师者寄言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之所以写这封信,原因有两个。一是理性的指引,因为,我们深知“2大于5”“1加1大于 2”这两个公式的正确性。所谓“2大于5”,就是说如果家庭教育跟不上,双休两天的负面影响可能要击溃5天的学校正面教育;所谓“1加1大于2”,它提醒我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家校互动,老师和家长的有机配合才能教育出好孩子。二是情感的驱动,上次家长会后,我们心中潮涌着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素,有感动、有焦虑、有警醒、有欣喜、有激励……在一股激情中有了这些文字。

家长会令我们产生复杂情感的原因有四点:

一是我们都觉得遇到了一批非常友善、非常支持我们工作、非常关心孩子的家长。

二是不少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在校表现非常关心,并表示会全力支持老师的教育和管理,甚至有家长表态说,孩子如果不听话,任由你处罚,甚至狠狠地打骂都不要紧。家长对我们的信任给予了我们强劲的动力,也给了我们巨大的情感压力。

三是我们年级的孩子从目前来看,虽然有些同学学习基础比较差,极个别同学行为习惯不是很好,但所有孩子的品质都还不错,也都拥有青少年应有的向上之心。

四是我知道有很多家长在双休都尽量减少了加班和应酬,抽时间来检查孩子的作业,有的家长因为自己非常忙,加之条件不错,于是专门请了一个家庭教师检查作业,我们觉得方法也是可取的。关于请家庭教师,我们觉得一定要请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的老师,不能过分迁就孩子。还有一些家长可能也做得也很好,只是我们还不是很了解。

家长之心,日月可鉴;家长之情,可歌可泣。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们当何为

说实话,我们老师如果仅仅只是为完成学校规定的要求,也并不是很困难,但要想让每个孩子在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学业成就、兴趣特长等各方面都能有切切实实的进步,那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作,而且,永无止境。因为我们不能只是把学生当作工作的对象,而要看到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有诸多可爱之处、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孩子。

所以,教育孩子是个良心活,一顿严厉的责罚,一句真诚的鼓励、一个赏识的眼神就可能给孩子带来长期而又巨大的改变,有时甚至是终生的影响。

为此,我们常常告诫自己,要学会欣赏孩子们的闪光点,要理解孩子们的叛逆和冲动,要学会耐心等待孩子的改变,要坚持不懈地和孩子们的不理解、企图逃避艰苦的思考和磨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我们长期保持教育激情的源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追求进步的教师对自我成长的要求,对学生前途的长远负责。二是众多家长的善意提醒、热心帮助、友善厚道、殷切期望。

目前,我们老师还要力争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情感,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家长当何为

同时希望家长朋友们也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多一点时间陪伴孩子,耐心教育孩子怎样去做人,多一点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督促和辅导他们努力克服学习的困难。

一个关心孩子的家长,除了关心他的身体,还要关心他的心理,回忆我们年少时,孩子的心理会通过平常的行为表现体现出来,孩子有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要及时引导,因此,平时要多多留意,多多观察,多多咨询。当然,孩子的天职是学习,家长最主要的关心点应该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孩子的喜怒哀乐绝大部分来自于学习。

如果一个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班级,他的学校生活肯定是难以愉快。哪怕老师多么尽责地鼓励他,关心他,帮助他,他的内心深处肯定还是有很多的忧郁和痛苦。很多的孩子会承受同学们的轻视和打击,他们为了体现自己在班级里的价值和存在,他们只能通过违反纪律、扰乱同学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来打发难熬无聊的学校生活。

我们虽然会针对孩子的表现进行教育、管理、引导,而且会重点关注那些学习落后的孩子。但是提高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及学习习惯。只要学生愿学、肯学,我们一定能把他的成绩提高,但我们年级有些同学想学却意志力软弱,不愿意攻克学习中的艰难险阻;有些同学因为基础很差,有轻微的自暴自弃的思想。我们在教育时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出现了一些改变,但“教育不是万能的”,而且,有些孩子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已经出现了很久,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到了初中,问题更多更大,因此,我们感觉帮助他们改变的过程非常辛苦,有时可能还是劳而无功。

在学校,我们对成绩落后同学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远远超过成绩优秀的同学,也正是因为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他们才有在校园里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否则,老师的冷漠和同学的嘲笑将令他们厌恶校园、厌恶班级,从而辍学。但要想获得更大的进步,仅仅依靠5天的学校教育,老师的精力及孩子的时间就无法保证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基本已经固定。)

如何面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孩子

这周,以一个班级为例,我调查了被父母或家庭教师检查了家庭作业的学生人数,共有37位同学被检查到,还有8位同学没有被检查,这8位同学中有6位是家庭作业长期难以完成的,我希望这8位家长一定要忙中偷闲,抽一点时间检查,要和孩子认真沟通,严加督促。不能轻易原谅孩子们的拖拉或懒惰,更不能为孩子的懒惰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这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或溺爱的表现。当然,可能也会有特殊情况,那就另当别论。

对故意不完成任务的孩子不能轻易妥协,不能无原则、无理由地原谅,当罚还是要罚,当批评还是要批评。适当的惩罚是真爱和会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

惩罚远远不是打几下孩子屁股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是一门艺术。我们提出关于惩罚的几个建议:

1.让孩子明白受罚的缘由。

2.惩罚及时而有针对性。

3.家长和学校态度要保持一致。

4.对事不对人。

5.动作坚定但不粗暴。

6.惩罚要合情合理。

7.要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及时且经常地奖励孩子恰当的行为,不要“无意中”奖励孩子的不当行为。

当然,成绩落后的孩子需要最多的不是惩罚,因为,他们不能完成任务,有时是态度问题,但更多是能力问题,所以,他们需要最多的是帮助。

依据我们提倡的“慢鸟先飞、慢鸟多飞”原则,平常的周六周日要多多督促孩子,力争让孩子多付出一点。孩子们刚一开始,肯定是不乐意的,这需要家长的引导和坚持。尤其是坚持这一点特别重要,这实际上也是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不是很成功的致命原因,因为这涉及家长能否坚持把休息天的时间、精力用在孩子身上;还涉及是否能承受孩子的敷衍了事、牢骚怨气等不配合的因素,有的甚至可能还会用不回家来威胁家长不再干涉他(她)的自由。

很多家长本来就忙,一看到帮助孩子学习是如此艰难,于是刚开始的豪情壮志消失了,不得不向孩子的懒惰、散漫、拖拉宣告妥协,最终,所有的问题还是回到了学校。而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解决这些孩子的所有问题,于是,在无奈中,孩子或中途辍学,或在痛苦中度过了初中三年甚至还加上高中三年。

为了能真正帮助孩子的学业有所进步,心智有所发展,而不仅仅只是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成熟。我们期待着能和诸位家长携手共进,力求避免“2大于5”的失败家教,求得“1加1大于2”的成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别人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快速提高自己的家教水平。向大家推荐几本不错的家教书籍,书名分别是《好孩子的成长99%靠父母引导》《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但愿能对大家有所借鉴!

二零一五年十月二十日

来源:“教育经典”微信平台

jiaoyujing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