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倾斜生成一景

闲人表演难以为情

文/苗林

从麦积山石窟返回天水市区的途中,王导说:“咱们再去看一处寺庙,伏羲庙。咱们团队的人有喜欢自然风景的,也有喜欢人文景观的,作为旅游公司也要兼顾大家。”

伏羲庙规模宏大,殿堂众多。庙门之上,三个汉隶金色大字“伏羲庙”为楚图南所书。抱柱联:大化首推羲皇启,万象同归一画开。庙内匾额对联繁多,每一幅都是大手笔。

甘南沿途风景随拍(甘南陇南游记十七)(1)

老姜进到庙内,沿着中轴线往里面走,两旁是参天的松柏,看那树的年龄都在八九百年以上了。一棵干枯的松树树干向北面的“先天殿”倾斜而下,眼看就要拔根而起,又被水泥石柱顶起,枝头还有绿色,也是一道不错的景观。庙内保留下来最早的殿堂是明朝的建筑,与李家龙宫的古建筑同属一个朝代。这里距离临夏回族自治州不远,几天前在那里看到的砖雕艺术在这里又得以重温。

甘南沿途风景随拍(甘南陇南游记十七)(2)

似乎还有件事情没有做。老姜想,这一趟旅行偶遇济南的陶老师,又认识了几位沈阳朋友,应当拍一张合影,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就要走出伏羲庙的时候,老姜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欣语,却找不到陶老师了。欣语说:“机会难得,我们就在先天殿这里拍一张吧。后面的事情由我来做。”老姜知道欣语所说的“后面的事情”就是把已有的陶老师的照片p到合影上面去。

甘南沿途风景随拍(甘南陇南游记十七)(3)

返回天水的大巴车上,王导请求大家对于他的工作给予评价。这是就要结束旅行了。老姜在对导游及旅行社的评价一栏中都填上了“满意”。

王导走到后排,一位游客说:“我对你的工作很不满意。”说话的那位游客老姜是有些印象的。每次王导定好的上车时间,他总要晚个十几分钟。有一回晚了半个多小时,上车以后嘴里念念叨叨的:“好几千里来一趟,又花了那么多的钱,要仔仔细细的看,不能走马观花。”话里话外的意思他是有品位的,是看得懂的。估计他对王导的意见就是游玩的时间安排的不是很充足。王导说:“只说不满意是不行的,要说的具体一点,哪一项工作不满意啊?比如饭菜、住宿还有导游的讲解,要具体一点。”那位游客像是杠上了,说:“对哪一项工作都不满意。”一下子就呛住了。本来有很好的沟通语境,借着这个时机不仅可以对王导的工作提出批评,也可以给旅行社提一下意见,将来在时间安排上更合理一些。要是按照他的做法,每一栏每个人都填上“很不满意”,这是要端王导饭碗的节奏呀。

甘南沿途风景随拍(甘南陇南游记十七)(4)

王导拿起话筒说:“这七天与大家相伴,心情很好。谢谢大家的支持,以后我们有机会再相见。”话音落地,赢得了一片掌声。

返回宾馆之后,想起王导曾经嘱咐过,天水对于防疫工作做得很到位,各项制度执行丁是丁卯是卯。老姜考虑到前天所做的核酸,到明天上车的时间就会超过四十八小时,需要再做一次核酸去。向宾馆吧台的服务员打听得知,做核酸最近的地方是天水二院。

甘南沿途风景随拍(甘南陇南游记十七)(5)

顶着大太阳走了几条马路,来到了核酸检测点。排队的有五六十人。大约一刻钟的功夫,眼看就要排到了采样口了。一位穿着十分体面的男士急急忙忙的跑到采样口:“我赶飞机,能不能先给我采样啊?”老姜想:“这表演也有点太拙劣了吧。来这里做核酸检测的哪一个不是要坐火车坐飞机的?”不过也没有人阻止他,由他表演吧。就听工作人员说:“请你出示一下交费单子。”

“还要交费呀!”那人只得老老实实的到后面去排队了。

甘南沿途风景随拍(甘南陇南游记十七)(6)

回到宾馆再次查看疫情,西安已经有了三个高风险区和三个中风险区。本来打算去爬华山的念头只得打消了。想起前两天在网上退票的波折,倒觉得这一趟出来是有几分幸运在里面的。正应了那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7.4

壹点号 畅叙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