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两个字怎么写(仅用两个字就可以直观描述)(1)

1.从老家过年的习俗说起

儿时过年,充满了节奏感和有仪式感。这是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持续近一个月。

进入腊月就开始考虑过年的事情了,腊月二十四正式启动过年的程序。父亲采购鱼和肉,母亲蒸馒头包子、炒花生瓜子。

鱼,腌起来;肉,挂起来。馒头或包子蒸了一锅又一锅,家家都这样忙碌着,大人们忙里忙外,小孩子们跑里跑外,好不热闹。

年前,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送节礼。在乡间的小路上,经常可以看到挂着白花花猪肉和亮闪闪大鱼的自行车,那一准是去送节礼的。

离过年越来越近了,父亲采购红纸和墨汁,准备写春联。当然,后来是直接买春联,到现在,往往春联也不需要买了,一般银行、保险公司、甚至是礼拜堂都会赠送。

什么时候贴春联呢?一般是除夕的上午。

另外,除了大门要贴,谷仓要贴上“五谷丰登”,猪圈和牛槽贴上“六畜兴旺”,车贴上“出入平安”,甚至院子里的那棵枣树上还要贴上“满院春光”,大门外还少不了“出门见喜”四个字,而家具上贴“福”字即可。

更早些的时候,还要贴门神和灶王爷!这个对于我来说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了。

于是,这冬日里冷峻的色调被大红的春联打扮得非常的妖娆和鲜艳,让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

吃饭的时间到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在村里村外放肆地喧闹。

但中午正餐之前,还有一道程序。

桌子要抬到院子中间,放上酒和肉。父亲烧一对纸元宝,用筷子沾点酒洒在地上。接下来全家人对着堂屋的方向逐个磕头。

这个过程,就是敬老天和敬祖先。且饭后,还要再去先人的坟茔烧纸祭拜。而母亲则要准备第二天的饺子馅。

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再次响起,各家的晚饭也陆续开张。

晚饭后,五彩缤纷的烟花又开始争相绽放,花瓣如雨,纷纷坠落,映红了天空,照亮了漆黑的夜!

大约晚八点开始,进入例行的吃瓜子、看春晚时间。熬过12点是轻轻松松的,12点开始,村里村外又响起了连绵不绝的鞭炮声,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初一的清晨,母亲很早就起来包饺子了。过年的饺子是要放硬币的。为什么呢?如果吃到带硬币的饺子,就预示着今年的运势将会很棒,虽然这没有什么依据,也算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吧,更增添了几分仪式感和乐趣。

初一的下午,一般是下棋打牌的娱乐时间,当然长辈给小孩子发压岁钱一般也会安排在这个时段。

初二,去接大姑和小姑。

接下来都是好日子,或者大姑小姑来了,或者我们去外公家。

农村的结婚、过寿等喜事,也开始在正月里扎堆举办。那时,还流行在县电视台点歌给老人祝寿,于是,正月里,电视里总是持续不断、循环播放各种怀旧老歌。

更早的记忆中,还有舞狮子、玩旱船的印象,那时候,我应该还不超过五岁。

而直到正月十五挑花灯,这年才算过完。

为什么专门写过年的回忆呢?因为这最能代表“文化”这两个字。

2.文化无处不在却难以定义

“文化”是一个非常时髦而又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或看到文化"这个词。比如,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装文化、节日文化……等等。

但如何理解或如何定义“文化”这个词呢?这似乎是一个谁都知道,但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

世所公认,给“文化”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文化课》中说:想要给出文化的定义,却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文化是无形的,就像灵魂一样,就像生命一样,就像智慧一样,就像电一样,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存在和能量,但是由于它无形,所以只有附着在一个物体上,或者通过直观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才能感知它。这给人们的表述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叹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琢磨。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定义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之外,它无所不在。”

正所谓是: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文化的空气中,然而,人们也可能随时随地迷失在文化的丛林里。

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定义能够把文化的内涵表达清楚。

虽然全球各地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和界定文化。然而,迄今为止我们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3.寻求文化原本的含义

“文化”一词,古已有之。

何谓“文”?《易·系辞下》有“物相杂,故曰文”的描述。啥意思呢?由于古文非常简略,若要尽可能确切了解其义,我们还要结合上下文。

完整的段落是:“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大概的意思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用爻来效仿道的阴阳变化,因此,爻有两种(即阳爻“—”和阴爻“--”)以象征不同的物类;物类相杂交错成不同的纹理;纹理或当或不当,所以吉凶就产生了。

可见,这里面的“文”可以理解为“交错的纹理”,我认为就是六个爻所组成的卦象。

《说文解字》中也是这个意思。“文,错画也,象交文”,意思是说,“文”是交错的笔画,像交叉的纹理。

何谓“化”?《易·系辞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意思大概是:天地交互生成万物,阴阳交合繁衍万物。估计荀子所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正源于此。

可见,这里面的“化”有生成、造化、变化之意,也就是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庄子·逍遥游》中“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应该也是此义。

那《说文解字》中的“化”又是何意?

“化,教行也。”

清代学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诠释为:“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贾生曰此五学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

可见,“化”又可以引申为“教化”之义,上层教育施行,下层学习改变。

“文”与“化”同时使用,较早见之于《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之始,但其中“文化”一词尚未连结在一起。

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整句意思我的理解是: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约束人们行为的伦理道德,即“人文”,亦即人伦社会规律。观察天道自然,就可以察觉到时序的变化;观察人文社会,就可以用之以教化天下。

为什么这里面的人伦社会规律称之为“人文”呢?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如纹理一样纵横交织。

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一个词,正式闪亮登场。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句话说得很直白,就不翻译了。其中“文化”的含义与现在人们通常理解的并不一样,是区别于武力的文治教化之义。

4.用两个字来表述文化

该如何来定义文化呢?词典中的描述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如何看待这个定义?一些大师或学者的定义与此类似,只不过表述更具特色。

比如梁启超先生的定义是:文化者,人类心能所能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梁漱溟先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学者钱穆的观点:文化即是人类生活的大整体。傅佩荣教授也认为: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全部。

这些定义的特点是,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除了大自然之外,凡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是文化了。陶行知先生认为,这是一个顶宽的看法,也是一种顶简单的看法。在这个广大的定义之下,研究讨论的工作是不易进行。因此我们要从这广大的事物里抽出一部分来,特别叫它为“文化”。

到底抽出什么来呢?学者余秋雨认为: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第一次见到这个定义时,的确让我眼前一亮,它上达精神高度,下入衣食住行。到底什么是文化,其实衣食住行就是文化。

《道德经》中对幸福生活的描述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里面的“食、服、居、俗”就是文化。

用咱老百姓的大白话来说,文化就是过日子的一种方式。

但这种“过日子的方式”本质是为了适应环境所必然选择的生存方式,所求不过是吃饱、穿暖、远离野兽的侵袭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并不断繁衍生息。

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就认为:所谓文化,是人类的谋生行为和意识体系的总和。《企业文化的逻辑》这本书中也认为,文化代表的是人类的习惯,是在人类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成功经验。

易中天先生在他的多本书中,都反复提及“文化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这一定义,但终于在《闲话中国人》中,他又进一步认为,文化,“或者说,就是人的活法。”

“活法”这个词多么熟悉啊,因为有一位日本企业家的系列热销书籍这是个书名。

原来,文化虽然难以定义,但我们却可以用“活法”两个字来非常直观地表达它。

5.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我发现文明和文化经常弄混,这里我简单谈谈它们之间的区别。

文明是啥意思?我特意查了一下词典,结果其第一条释义就是:同“文化”。怪不得这两个词经常会被混淆。

其一,文化(Culture)比文明(Civilization)更早产生

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比如,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等。这一点也可以从它们对应的英文单词看的出来,这个非常直观我就不展开了。

其二,文化一词是中性的,文明一词是褒义的

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往往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是文化;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多指文化中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比如,一般我们说“文明礼貌”而不说“文化礼貌”。

其三,文明有程度不同,但文化没有高低

德国学者伊里亚斯在《文明的进程》这本书中提出,可以把“文化”和“文明”做一个界定和区分,即“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因此,它没有高低之分。而“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换句话说,就是“文化”使各个民族不一样,“文明”使各个民族越来越接近。

本期参考资料:

1.《中国文化课》余秋雨

2.《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方克立

3.《人生为一大事来陶行知教育集(评注本)》陶行知著张素闻评注

4.《企业文化的逻辑》王祥伍,黄健江

5.《闲话中国人》易中天

6.《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王东岳

7.《周易新释》于成宝

8.《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葛兆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