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创中心和人才高地建设需要青年科技人才永葆“创新热情”,富有“想象力”和“成长力”,敢于挑大梁、当主角。在今天(11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设立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上传出的一组数据振奋人心:截至今年,启明星计划已累计资助3000余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其中走出了17位两院院士,209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7人入选国家优秀青年,成为上海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蓄水池”,产出了一大批重要的科学技术成果,在我国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江苏2022启明星计划公示(30年3000余人启明星计划)(1)

启明星,寓意是拂晓时分,东边天空闪耀明亮的金星。“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以下简称“启明星计划”)于1991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极有预见性地支持下由市科委设立,这在当时国内具有开创意义。今天看来,也是贯彻落实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的最生动、最有效的实践之一。

江苏2022启明星计划公示(30年3000余人启明星计划)(2)

会上为2021年入选启明星计划的科技人才代表授证,并发布了启明星计划实施30周年总结报告。报告指出,30年来,启明星计划孜孜不倦、坚持不懈,持续为青年科技人员开展科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等工作提供支持。2016年起,启明星计划的人均资助金额翻倍,从20万元升至40万元,2019年,启明星计划的资助人数翻倍,从每年资助100人增加到每年资助200人。持续增加的资助金额和支持广度,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广大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成才。

江苏2022启明星计划公示(30年3000余人启明星计划)(3)

随着科创中心建设的持续推进,为更好地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市科委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支持方式,为启明星的成长提供了坚强支撑。比如,针对企业创新主体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需求,2005年新设启明星计划(B类),2017年新设启明星计划(C类),聚焦优秀企业、高校院所的科技人才,面向企业需求支持研发实践,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助力企业汇聚科技人才。截至今年,已累计资助了888位来自企业的青年科技人才,在所有启明星入选者中占比31.94%。

江苏2022启明星计划公示(30年3000余人启明星计划)(4)

江苏2022启明星计划公示(30年3000余人启明星计划)(5)

江苏2022启明星计划公示(30年3000余人启明星计划)(6)

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姜雪峰,瑞金医院教授赵维莅,中科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科创启明星协会理事长刘昌胜等3人作为历年启明星计划入选者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接下来,上海将持续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做细做优以人为本的服务保障体系,更好地发挥启明星计划作用,不断开拓创新,将这块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李雪梅

实习编辑:刘欣怡

责任编辑:朱颖

江苏2022启明星计划公示(30年3000余人启明星计划)(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