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故居具体地址(臧克家故居参观记)(1)

臧克家的故居,坐落在诸城市龙都街道的臧家庄村。早在几十年前,村的附近就发现了独有的恐龙种群化石,后来,开发建成了“恐龙地质公园”和“暴龙馆”。“恐龙地质公园”,当地人叫“龙骨涧”,因为最早发现大量恐龙化石时,这里还是一条杂草丛生的深沟。开发后,成片的恐龙骨架,裸露在大沟的斜坡上,蔚为壮观,令人震撼。“龙都街道”,原来叫“吕标镇”,改“街道”时的命名,也是因了这里恐龙化石名扬天下的缘故。

几年之前,我曾到访过故居,不巧的是,那天正好是“闭馆日”,不对外开放。但我在门口处,遇到了一位老者,姓臧,八十多岁了,与臧克家是没出“五伏”的同宗同族的兄弟。他极为热情,说:“你改日再来吧。”并指着故居门口上方写着“臧克家故居”的匾额,对我说:“这几个字,是季羡林先生题写的,功力独特,细看则别有韵味。”

这次从外地返回诸城,我又想到去参观臧克家故居,以弥补当年未能参观之遗憾。这次,我考虑周到了,先打电话给家是龙都街道的一位朋友,问是否开馆。他说:“前些日子,我还从故居门口经过,没有开门,可能是疫情的原因吧。”我仍不死心,心想,诸城的疫情,一直是低风险地区,并且很长时间亦没有密接者了,这类场所,在测温扫码之后,理应开放接待参观者了。于是,我找到了龙都街道办事处的电话,打过去,一位男士的回答有点吞吐,他告诉我:“星期六、星期天不开放。”今天是星期一,那就应该是开放日了。

臧克家故居建于2009年,这里离诸城市中心城区不远,也就是八、九公里的路程。到臧家庄的道路,我很熟悉,去过“暴龙馆”多次,故居就在“暴龙馆”的南边,隔着一条东西路,在臧家庄的村北。我驱车赶到那里,用了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

臧克家故居具体地址(臧克家故居参观记)(2)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的著名诗句,书写在故居外面的院墙上。我想,“他还活着”,应该也是建立这座故居的初衷吧。

刚下车,我就看见大门开着,便径直走了进去。故居是诸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由市财政、街道和社区联合投资建设的,免费参观。

进门之后,碰到故居的管理人员,我问:“故居的开放日是什么时间?”“现在天天开放,星期六和星期天也开放。”管理员回答我。看来,我的那位朋友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说的都不准确,可能是想当然了。

没有讲解员,只能自己缓步逐处参观。由于建成的年代不远,故居并不陈旧,灰色的砖墙,古朴而典雅。进门后,是一条不长但宽阔的甬道,从甬道的尽头往西拐,一排建筑,是“学堂”。臧克家小的时候,在本村的“国民初级小学校”上的学堂,接受了一些新知识。但现在的这排建筑,里面分为两大间,外间有玻璃柜,里面摆放着大量的书籍,有臧克家的作品,也有研究臧克家生平与作品的论文集。里间,整齐地摆放着桌椅板凳,对面墙上的正中位置,有两块鲜红的版面,一块是党旗的图案,一块上面用端庄的字体写着入党誓词,像是村级党校的模样。

“学堂”的后面,隔着一条窄道,是一个大院。有正房、东西厢房和南屋,门口的两边,都有竖幅,上面书写着臧克家或其他名家的名言诗句。几间正房里,有砖砌的北方典型的土炕,土炕上的一头,摆放着老式的箱柜,炕下面靠墙的长条桌上,有一些大小不一的相框,是臧克家不同时期,或自己,或与家人,或与朋友的照片。看起来,这里模仿的是当年臧克家家庭生活的场景。

南屋和东西厢房,均为展室。外面的墙上,标有“第一展室”、“第二展室”和“第三展室”的标志牌,从第一展室看,展览的名称叫“百年风雨铸辉煌”,副标题是“臧克家辉煌的一生。”纵观整个展览,主办方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图文并茂,文字表述准确、简练,并且与许多实物相结合。这是我近年参观过的展览中,最有品味,最上档次的一个。

臧克家早年即投身革命,他是诗人,但自称“更是战士”。他被称为“世纪诗翁”,曾与毛泽东同去纵论诗篇。他在《诗刊》编辑部任职时,毛泽东同志亲笔给他写信,讨论诗歌的问题。这封信的影印件,就在故居里的展室里,成为他与领袖交往之佳话。

臧克家故居具体地址(臧克家故居参观记)(3)

他对故乡无限热爱。早在1932年,他27岁的时候,他就创作了诗篇《老哥哥》,1935年,又发表了散文《六机匠》,此文与《老哥哥》均是怀念童年结识的农民朋友的作品。

长工“老哥哥”和佃户“六机匠”,在臧克家的生活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他们的丰富阅历和“扒瞎话”,使臧克家从小就认识了社会的贫富不均,认识了人生,并让他对文艺发生了兴趣,给他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他在晚年,仍接待了家乡的大量来访者,有电视专题采访的,有场馆请求题字的,还有专程拜访学诗的,这些,他都有求必应。“诸城市图书馆”、“诸城博物馆”、“诸城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诸城书画社”,等等,都有他的题字。

他在八十多岁的时候,还写下了感人至深的故乡情思:“在异乡,饕餮(taotie,贪馋之意—笔者注)大葱大蒜,品尝家乡的香味;在异地,我说话永远带着浓重的乡音,对着故乡,像个孩子向着母亲。”

他生于1905年,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2004年与世长辞,享年九十九岁。他去世后的当年,遵照他生前遗愿,部分骨灰由中国作协的领导和家人,护送回诸城,撒放在老哥哥、六机匠、臧亦蘧、臧武平的坟前。

故居的管理员,叫臧运勇,过去在村里先是干会计,后来担任了十几年的党支部书记。他说:“俺村以臧姓为主。臧克家的老宅子,不是在现在的故居这里,而是在村前,在村的东南面。不过,由于年代久远,现在也没有当年的痕迹了。”

谈到我前几年到故居,遇到的那位长者,臧运勇说:“他已经去世了。”这令我唏嘘不已。

故居外,是一个广场,在广场的中央,高高耸立着臧克家的汉白玉雕像。“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2022.5.17)

臧克家故居具体地址(臧克家故居参观记)(4)

壹点号慧子爸的自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