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流行歌手来说,谈唱功其实并没有什么严格的标准,就是气息、音域、乐感、再加上音色的受欢迎程度和歌曲的完成质量罢了。除此之外就是看歌手在唱有难度,有障碍的歌曲时他处理、应对这些障碍的方式、能力,这些也应该是除音准之外,衡量歌手唱功的一大标准。对于我们非专业人士来讲,听觉其实是很主观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觉得一位歌手唱得很打动你,但对别人来说可能会认为他唱得一文不值,所以只要歌手对歌曲的演绎能力强、声音特色突出、音质好、穿透力够,能找到自己最适合的音域去发挥,让听众听着有感触,听着舒服,那他就是一位好歌手了,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排名先后,所以求大家轻喷,我顶住火力,稍微发表一下自己的愚见。

第十位:李克勤魅力指数:★★★唱功指数:★★★

香港十大无法超越男歌手(香港十大男歌手)(1)

自1985年参加歌唱比赛出道以来(李克勤是第二届冠军,第一届冠军为张学友),李克勤声线以“高、清、亮”见称,特色是他有一种“振音”,1994年获封“零瑕疵”歌手之雅号,擅长演绎多种曲风,以浪漫情歌和励志快歌为主,声音干净,没有杂质。80年代中后期是他歌唱事业的高峰,有谭咏麟接班人之称,不过90年代郭富城从台湾杀回来,以火箭般的速度蹿红,取代了李克勤,此后就进入了“四大天王”时代,2000年以后随着四大天王相继退出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后,李克勤开始回归。李克勤属于稳健性歌手,发挥极其稳定,没有车祸现场,但也没有非常新的一些突破。

第九位:黄家驹魅力指数:★★★★唱功指数:★★★☆

香港十大无法超越男歌手(香港十大男歌手)(2)

陈百强是八十年代粤语流行音乐的主要歌手之一,被视为香港第一代偶像歌星,偶像派鼻祖,当然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由于陈百强本身擅长钢琴演奏,所以他特别能突出唯美浪漫的格调,因此早期唱的大多是单纯的青春感慨,比较注重旋律、和声及演唱等细节的协调,强调唯美和精致,因此在清新的基础上,也给人一种细腻的感觉。到了后期开始唱一些忧伤的歌曲,形象更加成熟,拓展歌路。陈百强追求歌曲的完成度远远要高于歌曲的发挥度,所以很少有失误,他的现场和录音几乎没有差别,缺点是他没有很好的气息控制,不善于节奏感很强的快歌。

第七位:王杰魅力指数:★★★★唱功指数:★★★★

香港十大无法超越男歌手(香港十大男歌手)(3)

王杰的嗓音独特,充满穿透力与爆发力,声线有很强的辨识度,擅长演绎那种有高低起伏的歌曲。由于他本身的一些个性原因,被排挤,被雪葬,被下毒,使得他的歌声里大都饱含了一种多愁善感、忧伤孤独。总有一种悲怆感,也正是这样使他有了“歌坛浪子”的称号。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的唱片在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大音乐排行榜上都是蝉联数周的冠军,一直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一段记忆。不过王杰唱歌的共鸣点在喉结以下,接近于白嗓子,唱法很直白,“王杰式唱腔”的发声点很好找,但长期模仿,会影响假音和转音。

第六位:张国荣魅力指数:★★★★★唱功指数:★★★★

香港十大无法超越男歌手(香港十大男歌手)(4)

张国荣的音域相当宽,早期以低音见长,气息和共鸣非常好,他的很多歌乍一听觉得很好唱,真的唱下来就觉得特别难唱。后期慢慢开发假音和转音,共鸣使用的少了。张国荣的声音很性感,他最强的是他对歌曲掌控力,有极强的乐感,对节奏把握很到位,这在他的快歌慢歌都能有所体现。其实好的唱功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炫技,能把自己所拥有的嗓音特质、面部表情、舞台风格都融入到歌曲中化之于无形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这才是真正的牛逼唱功。张国荣是一位,另一位张学友。

第五位:林子祥魅力指数:★★★唱功指数:★★★★

香港十大无法超越男歌手(香港十大男歌手)(5)

林子祥是香港最强悍的高音歌手,他拥有男中音的一切,又在高音上延生出去一大截。由于粤语的发音吐字,b2--d3段的高音在香港很少有人能完全驾驭的了,一般粤语歌手在这段音上即使勉强唱上去了,也都是用假音拉上去的,声音也会变细而缺乏震撼力,但林子祥真声上到这个高度依旧可以保持住音质的饱满和冲击力,高音区的极限曾去到D5或C5,所以林子祥极具冲击力和爆破力的嗓音几乎无法模仿,曲风也大都是豪迈激昂,雄壮有力的硬派歌曲。弱势在于中低音的换音技巧,偏慢的情歌不太擅长,毕竟任何歌手都不可能完美,下面隆重推荐中国第一首串烧歌曲《十二分十二寸》,林子祥自己编曲,是华语乐坛编的最完美最顺畅最屌的一首串烧歌曲,全世界应该没第二个人能唱下来了,强烈推荐三个现场版,网上一搜就有,看完就知道林子祥有多强悍了,秒到一大片。

第四位:罗文魅力指数:★★★唱功指数:★★★★

香港十大无法超越男歌手(香港十大男歌手)(6)

罗文是唱粤剧出身,演唱功底极其深厚,喉咙的适应性极强,是首位将流行歌曲高度专业化的歌手。他的换声换气都已经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在他的一段歌词里,有时你能听到好几种音色的变换。罗文以洪亮的嗓音见称,唱歌的特点是字正腔圆,演绎了一大部分极其优秀的,极具思想性,主体性和时代特性的影视歌曲,成为上一代人心中的记忆。罗文敢于尝试,歌路极广,所以他的歌曲也不类型化,可以宽广辽元,也可以妖媚不羁,可以励志,可以颓废。。。是首位打入日本音乐市场,首位在英国伦敦爱尔波特唐演出的,首位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和林肯广场演出的华人歌手。除此之外,罗文是郑伊健,陈冠希,容祖儿,周海媚,黎姿等等一堆人的歌唱老师。

第三位:陈奕迅魅力指数:★★★唱功指数:★★★★

香港十大无法超越男歌手(香港十大男歌手)(7)

陈奕迅大概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中低音歌手了。他极其擅长中低音的胸声共鸣发声,在这个音区他的细节换声,情感支配,都是非常强的。陈奕迅的中低音假声是一绝,他的很多歌曲都是用气息和假音串下来的,能很好地把歌曲中的情绪娓娓道来。陈奕迅浑厚圆滑,木质感十足又略带金属感的音质是其另一大特色,除此之外,陈奕迅的气息掌控和拿捏也是极其到位的,很容易唱出神情的感觉,绝对的实力派。

第二位:谭咏麟魅力指数:★★★☆唱功指数:★★★★☆

香港十大无法超越男歌手(香港十大男歌手)(8)

80年代的香港乐坛,谭咏麟几乎是垄断的(注意,是几乎不是完全,还有张国荣呢),绝对的高产高质量。谭校长几乎是一个全能歌手,中低音的共鸣,高音的音色保持他都做得极好,在高、中、低音都有非常不俗的表现,这在歌手中是极其少见的。谭咏麟声音很清亮,干净,温暖,浑厚,不强调太多技巧,非常自然,这是最难得的,所以他能以雅俗共赏的方式创造出唯美、细腻、浪漫的词风和曲风。唯一的缺点是,年老后,颤音用的比较严重,有那么一点点降低了歌曲的完整度。

第一位:张学友魅力指数:★★★☆唱功指数:★★★★★

香港十大无法超越男歌手(香港十大男歌手)(9)

1984年业余歌唱大赛夺冠后出道,93年《吻别》全球销量仅次于迈克尔杰克逊,97年策划出演音乐剧《雪狼湖》连续42场,2010年演唱会巡演破吉尼斯纪录,十五年唱了一千多首歌!没有错,他就是“歌神”,卧槽!

从1984年到1987年,张学友事业蒸蒸日上,年轻气盛,放弃了在事业上的努力,逐渐迷失了方向,1988年唱片销量只有几千张,在所有音乐颁奖礼上一无所获,此后染上了酗酒恶习,在于梅艳芳干妹妹罗美薇结婚后,逐渐凑出低潮,重新振作,重回乐坛一线,此时谭咏麟和张国荣相继推出颁奖礼,张学友抓住机会,一飞冲天,此外还有俩做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和一座印度新德里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张学友是现场控制力最强,音域最广的歌手,他能够演绎几乎所有的音乐类型,而且每一种类型他都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他可以用极度感染力的唱腔演绎出情歌,又可以完美的配合节奏热情的表现快歌。一个能正在谈得上好唱功的歌手,不仅要在最基本的中音部分做到游刃有余,还要在b2-c3段能够驾驭的了,这是除音准外,衡量唱功的一个标准,学友哥的中低音完全用气息顶,到高音才动动声带,气息控制简直屌爆。

早期他的发声多是集中在鼻腔以下,后来发声吐字开始集中在鼻腔中部,共鸣比以前有了提升,吐字变得更有力,除此之外张学友用嗓的合理化和共鸣转换能力非常强,所以在唱现场时的吐字,气息,及在无词的真假混音撕喊(一般都能站稳在C3或偶尔D3)的稳定性越来越好,唱功是呈直线式的上升,而且他每场现场下来,基本上都要唱上近三十首歌,完整度的歌至少也超过3分2了,且起码会有五首歌以上是边跳边唱,他的舞蹈自2005年起,但是真的非常的专业了,看他的身材变化就知道了,一字马或各类劈叉的标准动作屡见不鲜,一个四十岁后学舞的人能如此,真叫人惊诧.且他自2008年后的现场,几呼很少有暇砒,现场就是有时连换气声都很难听见。张学友开演唱会有个特点就是经常是时间到了,但只要他还能唱仍然会继续唱,超出时间,场地费是要罚款的,会有很多工作人员提醒,但每次都是完完整整的唱到歌迷彻底满意了才散会,真正的现场之王。

80年代,90年代,2000年以后其实他的唱法都不断在改变,而且难得的是越来越好,丝毫没有下滑的迹象,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居然连音乐剧、爵士布鲁斯都能玩转了,不得不说他花在音乐上的时间和精力非常人能及,要达到他的这个现场水准,没有一二十年不间断的声乐练习和体能训练,更本是不可能做到的,无愧“歌神”称号。

还是那句话,各花入各眼,排名无先后,自己喜欢,听着舒服就OK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