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愚凡

在中国文字里,胆字最早见于小篆,本义为胆囊,引申为胆量、勇气。小篆的“胆”字”是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兼会意字。左边是月肉旁,表示与肉相关。右边是声旁“詹”,两形合一,指连着肝脏,分泌胆汁的肉囊。

叙说篇章(叙说胆量)(1)

古人之所以用“詹”字作声符,是因为“詹”有多言,不断说话的意思。《素问》:“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荀子》:“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白虎通》:胆者,肝之府也。肝主仁,仁者不忍,故以胆断,仁者必有勇也!

胆字延续到现在,今人赋予了胆的多重含义。《事业•成功》篇曰:“敢想、敢为、敢争取、敢尝试,方能成大事。”

天下的事成功在于勇敢、失败在于怯懦。马第一天因为鬃毛遮住了它的眼睛,所以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老虎,所以胆大勇猛,不知道害怕;第二天,它的鬃毛被剪短了,它看清楚了自己的对手是老虎了,所以精神上就胆怯、气馁,就失败了。马显然是输给了自己,未战之前,它的内心已经崩溃。

笔者有一战友,今年小50,不但爱洁癖,还喜欢到处串摊蹭酒,空闲时常遨三朋四友到他家聚餐。有一次,在得知一朋友患过幽门螺旋杆菌时,吓坏了,一连数天在家闭门谢客,并对自家餐具进行反复消毒。再以后,凡遇酒摊,只要一听说那个朋友在场,他都会选择宅在家里。

2020年,武汉疫情大爆发,他所在的小区封闭后,他竟然情绪大变。有一次和我通电话时,曾扬言新冠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劫难,谁也阻止和战胜不了病毒。我记得在全市封控期间,这位战友终日闷闷不乐,常常一个人在房间发呆,晚上很晚才休息。

没想到封控快要结束时,他竟然因为一次暴食住进了专医院的重症病房,一周后撒手人寰。这位正值英年,一生谨慎而又洁癖的战友,没有死在当年的新冠大爆发上,却倒在了暴饮暴食上,实在蹊跷,也实在可惜。

战友之死,虽不能说重于泰山,但也不至于轻于鸿毛,毕竟他生前也给国家尽了几年义务。俗话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战友之死,偏偏就在新冠爆发的初期,这不免让人产生联想:人不能长期生存于恐慌之中,更不能在恐慌中自己吓自己。

其实,天下就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事等着我们去做,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没有必要与奥密克戎病毒做斗争了。

不论这场斗争最后付出啥代价,我们必须明白,要想获取这场斗争胜利,必须有敢为人先的胆量。

然而,在近三年的疫情生活中,有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对奥密克戎的恐惧,也习惯了无休止的封控,更习惯了对国家的依赖。还有极个别的人,宁可相信病毒有200多种后遗症,也不相信奥密克戎毒性越来越轻的现实。他们并不是不能与病毒共存,而是从来就不敢与病毒共存。

所以,要想取得防疫大业的最终胜利,我们要有胆量去挑战风险,特别是抗疫到了最复杂最严峻最艰难时,我们就需要有一种敢于豁出去的胆量!

叙说篇章(叙说胆量)(2)

(作者:愚凡,原名申建业,退役军人,自由职业者,90年代开始写作,后加入许昌市作协,现居河南许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