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降,直到民国,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一直存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处官场,却不是官员。虽不是官员,官场却离不开他们。这些人,大多来自一个地方:绍兴。他们,就是绍兴师爷。
绍兴自古多名士。东晋时,王羲之与好友在此地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留下了翰墨风流。到了明朝,绍兴形成了"好学笃志,尊师择友,弦诵之声,比屋相闻。"的风气。明清时代,入仕的官员大多熟读四书五经,却根本不懂诸如司法、钱粮、税赋这些实际事务。官员们不得不延聘专门人才来辅助,这种人就是师爷。绍兴人多地少,而最终能考取功名的,又是极少数。为了谋生,绍兴大部分读书人都会选择外出做师业。
明代大才子徐渭被尊为绍兴师爷之祖。虽然他自幼以才情著称,科举之路却十分不顺,8次考试都未能中举。1558年,浙江巡抚胡宗宪将徐渭招入幕府,任其为掌书记。听说他无钱置办房产,胡宗宪就让徐渭写了篇《镇海楼记》,给了220两润笔费,这相当于一个县令5年的薪俸。徐渭平日好阅兵法,他在做掌书记期间,积极为胡宗宪出谋划策。《明史》评价他:"渭知兵,好奇计,宗宪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
徐渭之后,绍兴师爷逐渐在官场崭露头角。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就描述过:"今户部十三司胥皆绍兴人。"及至清代,绍兴师爷真正成为一个影响力十分强大的幕僚群体,官场上甚至有了"无绍不成衙"的说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方面是各级官员离不开师爷。就拿省一级的督抚来说,他们不但负责行政、司法,还要管军务、粮饷、河道、屯田、盐政,事务繁杂不说,协助自己办事的官员又太少,所以大部分官员会选择聘用幕僚。
另一方面就是绍兴人非常抱团。他们十分看重同乡、同族、姻亲、师生关系,经常相互提携,"彼此各通声气,招呼便利",遍布各地的绍兴会馆往往会开设专门培训师爷的训练班。
有野史记载,清雍正年间,绍兴人邬思道曾受聘于河南巡抚田文镜。一日,邬思道问田文镜:"大人想当名督抚,还是平常的官员?"
田文镜答:"当然是名督抚。"
邬思道又说:"那就请大人放手让我行事。"
于是,邬思道以田文镜的名义上了一道奏折,竟是参劾当朝国舅隆科多的。当时,隆科多恃权枉法,雍正忌恨之,然苦于"中外大臣无敢言其罪",这封奏折无疑来得正是时候。隆科多最终获罪,田文镜也得到了重用。后来,邬思道和田文镜发生矛盾,邬思道愤而离去。田文镜亲自写奏折, 却是"辄不当上意,数被谴责"。他只好再把邬思道请回来,替自己写奏折。这次,雍正皇帝在奏折上亲笔写道:"朕安,邬先生安否?"
到了民国时期,虽然新式学堂和出洋留学已蔚然成风,但不少政要身边仍不乏绍兴师爷的身影。比如孙中山身边就曾经有一位绍兴幕僚,他叫邵元冲。此人于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赴日本,与孙中山相识。辛亥革命后,他做了《民国新闻》的总编。1917年,他再次追随孙中山,担任大元帅府机要秘书之职。中山先生弥留之际,他与汪精卫、戴季陶等都在其左右服侍。中山先生去世后,他多次撰文,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人坚决斗争。
解放战争后期,傅作义宣布起义,古都北平得以和平解放。其中,华北"剿总"顾问曾又馨起了重要作用。曾又馨,字纯甫,1895年生于绍兴。16岁时随父来到山西。从山西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他选择投笔从戎,在晋军做了一名军官。1927年,曾又馨离开山西,在天津,他结识了时任警备司令的傅作义。从此,曾又馨进入傅作义幕府,以秘书的身份在他身边辅佐。
转眼间二十年过去,曾又馨眼见国民党大势已去,就与围城的解放军展开了秘密接触。在曾又馨等人的影响下,傅作义最终于在1949年1月宣布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曾又馨离开部队。1980年,这位久经沧桑的老人离开人世。绍兴师爷的故事从此成为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