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香盈袖

感恩母校有你真好(镌刻在心底深处的母校情)(1)

临西二中是我的母校,我的高中生活是在那里度过的。

在二中读书的那段时光,是我青春年华里最美好的回忆。那蜿蜒曲折的运河大堤;那美丽宽广书声琅琅的校园;那来自名牌大学毕业的兢兢业业的老师们;那洋溢着青春气息风华正茂的同学们……都时常萦绕在脑海。三十多年光阴过去了,二中的一切还依然令我时常怀念和感叹!

临西二中,坐落于卫运河畔西岸,从冀鲁交界处的先锋大桥一路向南,约一公里,在高高的大堤西侧,便能看到绿树掩映下的学校。它始建于1951年,当时归属山东省。1959年,被山东省聊城地区命名为教育战线“六红基地”。1960年又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影制片厂为此拍摄了一部名为《一所红旗学校》的专题片。时任校长张耀堂,在1960年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教育系统的全国群英会,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接见和宴请。后来学校划归河北省管辖,仍是省、市重点中学之一。它当时的名声绝不亚于如今的衡水中学。多年来我一直以曾是一名二中学子而骄傲和自豪!

感恩母校有你真好(镌刻在心底深处的母校情)(2)

宽旷美丽的校园

八十年代中期,我考进了离家三十多里的临西二中高中部。记得是金风送爽的一个秋日,我踏进了那所令人神往的校园。校园真大呀!从校门口放眼望去,一条宽阔的砖路从校门口一直向南延伸,根本看不到头。两排桐叶繁茂的梧桐树也一直随着道路延伸,像两排整齐的士兵在欢迎入学的新生。路的右边是阔大的操场,操场中间,是一个标准的400米跑道,操场西边正中的位置是一个大型的主席台。操场的南边依次是初一到高三的各个班级的教室,每个年级有四个班。教室的南边是一排排的男生宿舍。图书室,实验室等则在教室东侧,很方便同学们上课做实验,下课借阅书籍。图书室的南边是一片小树林,也种着很多梧桐树,硕大的梧桐叶片,遮住了烈日的阳光,洒下一片片绿荫。这里紧邻我们的教室,下课时,同学们有的在这里嬉戏打闹,有的在这里讨论学习上的问题。老师们有时也在这里交流沟通一下班级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大路的左边则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兼宿舍,一排有十几间红砖瓦房,从北到南有很多排,每排都有镂空花墙的月亮门将其和外面隔开,更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神秘感。教室宿舍的南边是篮球场。篮球队的学生,下午课外活动时,一般都在这里打篮球。篮球场上那一个个腾挪闪转的矫健身影,以及四周围观者时而欢呼时而掌声雷鸣的场景,曾是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篮球场的南边是女声宿舍,我曾住在最东边的女生宿舍里,宿舍南边就是学校的大伙房了,到了伙房也就到了校园的尽头。在当时,这是我曾就读过的最大的校园了。

感恩母校有你真好(镌刻在心底深处的母校情)(3)

很幸运,我的青春时光在此度过!操场边、树荫下、篮球场、大伙房。还有学校东边高高的大堤上,到处都有我和同学一起走过的足迹。合上眼睛闭目沉思,那棵宿舍前的合欢花似乎依然盛开在眼前,微风吹拂,清香缕缕醉人心扉。

难忘恩师情

其实,二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当然还是那个时候的众多老师。

那时二中的老师用群英荟萃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随便说出来一个都是响当当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这些老师都是张耀堂校长在任期间想方设法引进的人才。每到毕业季,张校长就开始四处奔波去各大学招收老师,招来后又帮助他们成家立业,让他们在此安心工作,正因为如此,二中才有了百花齐放的辉煌。像教过我的代数老师杨家楣,语文老师陈宝贵,几何老师王旭亭,物理老师刘炳奎,历史老师张绪哲,体育老师王兴毅,英语老师朱胶泉等。每当说起他们,都因曾聆听他们的课程而自豪!还有音乐老师杜美茹,英语老师文宏博,虽然他们没有教过我,但他们在学生中的威望还是有目共睹的。秋季开学后,高中新生有四个班级,我分到了高一一班,我们的班主任就是教代数的杨家楣老师。我的数学是弱项,可是自从跟随杨老师学数学后,便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杨老师的数学课,听起来趣意盎然,一节课还没听够就下课了,因此我的数学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杨老师不但上课上得好,而且还多才多艺。记得有一次到了课外活动时候,在教室里,杨老师拉着手风琴,教我们大家唱起了《骏马奔驰保边疆》这首歌,当悠扬的琴声和同学们嘹亮的歌声传出教室,引来很多其他班的同学驻足观看。那个情景至今历历在目,令我深深怀念。高二文科班的班主任是陈宝贵老师,他是深阅读大写作的创始人,记得他曾在班上表扬过我的作文,这对我的文学爱好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二中还有一位女教师,她没有担任过我们的任课老师,可是我们之间的师生情却一直在延续。她就是当时的团支部书记张亚平老师,我分到高二文科班后,任班里的团支书,所以和张老师有了很多接触,慢慢熟悉了起来。有一年冬天我感冒发烧,窝在宿舍里,不知道张老师怎么知道了,她给我下好了鸡蛋挂面,端到了宿舍,吃了面后,我出了汗,又吃了药。感冒好了,后来亚平老师又说,天冷,让我去她宿办室学习。从那时起,毕业三十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现在我们住的小区紧紧相邻,我们不但是师生,还成了邻居,我和亚平老师联系的更多了。

感恩母校有你真好(镌刻在心底深处的母校情)(4)

还有历史老师靳宝玉,地理老师徐明华,几何老师秦玉山,语文老师李龙祥,英语老师李永兰等,好多年没见他们了,真的很想念他们!几十年的时间了,他们也早已桃李芬芳了!

悠悠同学情

临西二中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还有朝夕相处的同学们。

高一开学时,我和端庄大方的乔昆同学是同桌。一开始,我们不认识,几天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回宿舍,慢慢地我们成了好朋友。星期天我们从家带来的饭菜互相分享,有了心事和小秘密也都说给对方倾听。她的数学成绩很好,遇到不会的习题,我每次都请教她,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耐心讲解。高二分班时,我们都依依不舍,为此,我心中纠结和难过了好多天,真不想和好朋友分开。毕业后,乔昆和玉芳还结伴骑着自行车跑了三十多里路去吕寨找我玩。到了元旦,我还收到了她寄给我的明信片,这张明信片至今我还珍藏着。岁月匆匆,割不断我们的友情,她在临清,我在临西,一河之隔,偶尔见面,时常联系,都还在牵挂着对方!高一开学的时候,我住在最东边的女生宿里,那里有一班、三班和四班的部分女同学。那时是铁架子的上下床,我和三班的张立秋同学住下铺,上铺是三班的王新颖同学和另一个早已忘记名字的女生。立秋的脾气很好,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还扎着长长的麻花独辫,垂在腰间,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特别带劲。新颖个子很高,她是学校篮球队的一员。这两个同学毕业后就没有在见过她们,期望着有朝一日,走在大街上,一回眸便能遇到那睡在上下铺的同窗同学。

高二到了文科班后,我又遇到了陈祖丽、许宗贵、王玉芳这几位同学,我和宗贵是同桌,祖丽和我们是前后桌,玉芳经常和我们一起吃饭,学习。玉芳的家离学校不太远,是走读生。我们有时去她家里玩。记得有一次星期六,我和祖丽同学一起买了六个烧饼去找玉芳,谁知她不在家,我们等了好长时间她才回来,她回来看到我们,高兴和开心都洋溢在脸上,我们从她家吃了晚饭才回到学校。临近毕业时,面临着分别,我们都非常恋恋不舍,不知是谁提议去照相,于是我和祖丽、玉芳、宗贵一起去运河大堤上先锋桥附近合影留念。那时照相馆里的摄影师服务态度很好,给我们四个在河堤上拍了很多各式各样的照片,还有戴墨镜的,当时看起来很酷的样子。没事的时候我就会翻看那些老照片,想起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心里总是会感慨万千,勾起无限的怀念之情。令人高兴的是,现在的通讯很发达,我们都有微信和电话,随时都能联系上。朋友圈里点个赞,视频里聊聊天,拉拉家常,说说孩子和老人,都已年过半百了,三十多年的光阴过去,我们还能保持联系,能够了解对方,感觉能够这样就很好了。

人声鼎沸的伙房

说起伙房,那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所在,可能每个学生印象都很深刻吧!伙房里的大锅直径约有两米多,那马勺把长的就像农民锄地用的锄头把。我们那时从家里用自行车驮来麦子,在学校换成饭票,有时候从家里带来馒头或者窝窝头,用网兜装上,早饭后放在伙房里的大篦子上去熥热。上千学生每天的一日三餐,都是出自这里。每到吃饭时,成群结队的学生都涌向伙房去拿自己熥的干粮,好多人围着硕大的蒸笼在那翻找,拿错的时候也经常有,那壮观的场面至今还非常清晰。那时没有学生餐厅,都是同学们轮班打饭,回到教室去吃,教室就变成了餐厅,早饭和晚饭都是玉米粥或者小米饭,中午则是几种炒菜,肉菜也有,但素菜偏多。我记得我经常和陈祖丽、许宗贵同学一起吃饭,我们几个不买同样的菜,买来之后我们一同分享,虽然那时的生活条件很差,但是我们吃的很是香甜,丝毫没有感到生活的艰苦。吃过饭后,大家都去伙房西边洗碗,那儿有一个长约三十多米,宽一米的石槽池,几十人围着洗碗池,一边聊天,一边刷刷碗,洗洗勺子,然后一起走向教室或者宿舍,那个场面就像发生在昨天。岁月匆匆,好多年都没去过母校了,也不知道那个洗碗池还在吗?

感恩母校有你真好(镌刻在心底深处的母校情)(5)

春秋两季运动会

在二中的几年时间里,还有一件让我难以忘怀的事情,那就是春秋两季的运动会。

学校的运动会,在我眼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有趣。每年的春天或者秋天,学校都会举行规模非常宏大的运动会,时间是三天。记得入场仪式就像现在的奥运会一样,非常隆重。那几天,大家都非常放松,老师不上课,没有参加项目的学生随意安排自己的时间,有项目的同学则全力以赴地准备参加比赛。在高一一班时,同学们鼓动我参加了学校的铅球比赛。那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没经验,也很紧张,记得乔昆、刘霞和江红亭同学多次鼓励我。比赛时,我拼尽全力,获得了年级第三名的成绩,为班级争了光。班主任杨老师还给获奖的同学颁发了日记本作为奖品。 后来又参加了女子3000米长跑,当我们在跑道上奔跑时,总能听到班级的同学大声呼喊“加油……加油……”的声音,听到同学们的鼓励,浑身又充满了力量。虽然这次长跑没拿到名次,但是锻炼了我的耐力,我坚持跑完了全程。当我和另外两名同学疲惫地跑到终点时,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热烈地给我们鼓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蜿蜒曲折的大堤

学校东侧的围墙外边是一条卫运河大堤,大堤很长很长,不知道通向哪里,似乎没有尽头。大堤两边种有很多树,夏日时节绿荫满地。

早晨的时候,我和吕淑英同学曾在这里跑步锻炼身体,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两个有时候向南跑,有时候向北跑,每次大约一千多米的样子。大堤很高,从大堤向西望去,就能看到学校里的一切,教室和操场都尽收眼底。下午课外活动时,我经常和玉芳同学喜欢来河堤背诵历史或地理。我们找个幽静的地方坐下来,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背诵的内容。累了我们就凑在一起说说悄悄话或者心中的小秘密,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我们的话题还没聊完,就听到校园里悠扬的钟声响起,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我们牵起手依依不舍地走向学校的怀抱。

感恩母校有你真好(镌刻在心底深处的母校情)(6)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晃三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令人难忘的人和事,变成了历史长河中的朵朵浪花,虽是光阴如梭,却依然镌刻在我们脑海的记忆深处,偶尔想起来还会荡起层层涟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