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开始静下心来认真看书时,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是压抑的,内心感受是不舒服的。书中的案例及主人公的感受,与我近期的状态很相似,从标题不难看出,我的状态不太好。个人情绪无法得以很好的控制,在学校还好,性格使然,不会发泄;而当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时,不自觉、不可控地将负面情绪全部发泄在他们身上。在这段时间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不太好。但是,当我静下心来,完全走进书中时,我发现慢慢的,我的心境越来越宽广,心情跟着也舒畅起来。

身心灵 张德芬(浅读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心灵修行)(1)

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生而为人,必须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正向的意图,要让我们都能够过得更自在、淡定,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如今的我,为人师、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子,我要如何去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如何去平衡其关系,这将会是我一生所需要学的本领。

书中亦谈及了教育,看及此,我不禁想到班级中的孩子们。家庭环境的不同、父母教育理念的不同,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截然不同的。“Yes父母”会教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不予评判这样的孩子好与不好。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教导孩子如何务实地去面对现实,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要脚踏实地地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我们有的父母,为了童年匮乏的自己,毫无原则地弥补孩子,这对孩子未必就是好事,对孩子的执着,在孩子身上寻求价值感,最后会变得让孩子更加的依赖。我想,生活中所谓的妈宝男、霸道女或许在孩子童年时,父母无形中就给予了最大的“帮助”。还有些父母,没头没脑的天天给孩子当加油队,“孩子,你是最棒的、是最好的!”其实,这也是在残害孩子。在班级中,就有这样的父母,容不得任何人说孩子的丁点儿缺点,在他们眼中,他们的孩子就是最棒的,就应该被评为“三好学生”,当孩子身上出现问题时,也从不会在孩子身上寻找问题,只会一味地去责怪他人。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会特别讨厌挫败、挫折、打击,容易罹患抑郁症。而别人还会不理解,还会觉得:你父母对你都这么好、这么支持你了,你怎么还会得抑郁症呢?

那我们又该如何去教导孩子务实地面对现实呢?怎样去适度地赞美孩子呢?我们可以和他一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和优秀的成果,但是,要赞美的是他努力付出的过程,而不是赞美他的天赋、表现。让他的认知焦点放在“我是有不错的天赋,但是练习、努力和机遇更重要”上,让孩子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不会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幻想。当然,也并非所有都是一样的家庭环境,一样的物质、精神的提供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一样的。就拿班级中的双胞胎而言,同处在一样的家庭生活环境中,成长道路中父母所给予到的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是一样的,他们的起点、过程相同,但因性格、情商、接受能力的不同,故此,目前而言,他们所呈现的状态和结果也是不同的。

书中在谈及情绪时,我不禁开始反思。现代人生活步调快速而紧张,很多人压力大,于是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而往往坏脾气都是留给了最亲近、最重要的人,对越不熟悉的人反而越有礼貌。而我们怎么样才可以不生气呢?

在社会中,作为一名社会人,有公德心做要求,暴躁时,不可随意;作为一名教师,有师德师风管控,情绪管理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即使面对的是最不能接受的状况,也得要学会控制。而作为人妻和人母,不自觉、不可控地会将负面情绪发泄在他们身上,他们成为了“无辜者”。一次、两次、无数次的恶性循环,致使家庭环境不和谐,个人幸福感跌落。在已经开始意识到这样的不合适时,我就在开始反思,也一直在寻求方法来调整现状。但收效甚微。但从认真读完这本书后,我懂了,我们需要的是,时时刻刻觉察自己的言语、行为,有没有徒劳无功地抗拒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否有浪费自己的能量和时间在无可挽回的事情上,这一切都是非常不明智的。我的错误处理方式就是纠结于当下的事情,过分地在于别人的感受或看法。而我需要做的第一个重点就是学会臣服,学会不和事实抗争,要安静下来化解自己心头的不甘、遗憾、痛苦、悲伤,这是基本功夫。我明白,基础功夫做不好,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麻烦。

在面对我可爱的孩子时,我常常忘记了自己“行程的目的地”,太过于执着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最后又导致了我们最不想要的情况发生。而每次的身不由己,其实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已经有了一个既定的脚本,希望事情能够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和时间进行,好完成我们的心愿。就如我现在对于我孩子的管理,实际就是以爱为名的控制,而这样的控制是最为恐怖的!这一切都是出于恐惧!我想要通过我的控制,来达成自己的愿望。总觉得自己有资格管孩子、自己都是为了孩子好、自己知道的比孩子多。殊不知,这样变相的控制,为我们的亲子关系带来无比的伤害和痛苦。所以,意识到这点之后,我需要做的就是学会优雅转身、得体放手。我知道,这将会是一门需要经过不断挑战、修正、练习,然后才能实践的功课;也是一门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功课。但是,我相信,经过学习、经过思考、经过摸索,定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以最舒适的一种状态来呈现在我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