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正月,盲人坠子名家郑玉荣像往常一样,在平顶山市鲁山县进行一场演出。

原以为这次演出依然毫无波澜,只是她众多演出经历中微不足道的一段。可是她不知道的是,这次演出改变了她的余生。

演出结束后,她竟然遇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弟弟。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1)

盲人女孩遭遗弃,长大方知非亲生

这一切,都要从1985年的那个冬天的早晨说起……

那年冬天,天气特别冷,大雪后的田野显得格外寂静。当时十分年轻的郑学忠出门办事,独自一人走在寂静的小路上。

突然,一阵婴儿哭声打破了晨曦静谧。郑学忠吓了一跳,待他走近一看,只见路边有一个襁褓。襁褓里,一个小女婴在雪地里冻得鼻尖发红,正在哇哇大哭。

小婴儿看起来是刚出生不久,满身燎泡。郑学忠翻遍了整个襁褓,也没找到任何信物。为了不让这个婴孩继续受冻,这个善良的男人最终把她抱回了家。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2)

郑学忠抱回家的这个婴儿,就是长大后的坠子名家郑玉荣。其养父郑学忠和养母武秀琴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家境并不富裕。

抚养了一段时间,夫妻俩才发现女童天生双目失明,无法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但两人非常善良,也十分用心照顾她,所以郑玉荣经历了幸福的童年时光。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一位知名专家在洛阳免费给人看眼睛。郑玉荣从养父母口中得知此事后,多处打听,最终找到了这个专家。

可很遗憾,专家对于郑玉荣的失明病症也束手无策。得知自己的眼睛治不好,郑玉荣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3)

但是她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在她八岁时的某一天,母亲武秀琴把她叫到身边,告诉她,其实她是捡来的。

从养父郑学忠的口中,郑玉荣得知自己被遗弃时眼睛就是有毛病的。想来自己的亲生父母,也是嫌弃自己的眼睛有问题,所以才选择了遗弃。知道真相后,她心里不免感到一丝悲凉。

为了安慰郑玉荣,养母武秀琴告诉她无论未来怎样,都不要记恨亲生父母。将来若是有机会,她也可以去寻找她亲生父母。

从这一天起,懵懂天真的郑玉荣好像一下子就变得成熟了。因为她知道,养父母的身体不好,不可能一辈子养着自己。而自己眼睛看不见,如果没有一技傍身,未来不仅不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甚至连自食其力都无法做到。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4)

所以从12岁开始,她正式开始了学艺生涯。她学过豫剧、曲剧、越调,后来专攻河南坠子。没有老师教,她就主要靠听录音带自学。

她学习非常刻苦,经常独自一人在屋里关着门从后半夜一直练习到天亮。但是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她也常常会想:我的亲生父母是谁,现在又在何方呢?

精彩演出获粉丝,聊唱戏一见如故

不过更多的时候,郑玉荣都是在刻苦学习坠子唱法。

坠子是由流行在河南和皖北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形成的传统曲艺形式。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且用河南方言演唱,所以叫做河南坠子。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5)

河南坠子的演唱者需要一个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因此,河南坠子是比较难的一个剧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学会了唱传统大本书,包括《大明英雄会》《宋王私访》《包公访太康》《蹊跷案》《高梦鸾征北》等。

传统大本书一套几十集,每集都在一个小时左右,健全人看着唱本记上一套就非常难,她却都记在脑子里。

同时,她还学着揣摩人物感情,并学会将主人公的感情融入其中。所以她的演出常常一亮相就获得了满堂喝彩。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6)

2011年正月里,平顶山鲁山县举行了一场庆新春“说书一条街”的民间文艺活动。

这场演出本是郑玉荣众多演出中非常微不足道的一场,但是因为一个粉丝,变成了她演出生涯中记忆最为深刻的一场。

当时的主办方邀请了二三十家戏曲艺术表演班子在鲁山县文化广场演出,郑玉荣夫妇也受邀在列。

偌大的广场上,别的摊子前观众寥寥无几,只有郑玉荣所在的摊子前驻足的观众最多,围得水泄不通。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7)

那天,郑玉荣演唱的曲目叫做《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是水浒传中的一段故事,但是由河南坠子演绎出来,也显得十分慷慨激昂。

在这场戏中,郑玉荣吸引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观众。这个观众和她一样,也是天生双目失明。他听说郑玉荣的眼睛看不到,觉得十分有缘,非要认识一下她。

这个观众叫做杨明明,也是一名河南坠子的演唱家。当时,他刚从洛阳演出回来,看到广场上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好多人,就想着去凑凑热闹,于是就遇见了郑玉荣。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8)

在郑玉荣演出结束后,杨明明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她。两个人“一见如故”,从探讨河南坠子的演唱技巧聊到两个人的人生经历,好似多年未见的老友般,忘记了时间。

搭班唱戏结师徒,因相像做DNA

因着这河南坠子和双目失明的共同话题,杨明明和郑玉荣越聊越觉得两个人非常有缘。因此两个人互相留下了对方的联系方式,成为了朋友。

由于两个人都是河南坠子演唱的个中好手,经常会有人邀请他们去各个地方演唱。后来遇见得多了,两个人就一起合班子唱戏。

在相处过程中,杨明明了解到郑玉荣大自己十多岁,就拜了郑玉荣为师,希望她能够教自己唱戏。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9)

搭班时间长了,郑玉荣渐渐听到有人打趣说杨明明跟她是不是姐弟俩,怎么长得这么像。

旁人可能只当这是一句玩笑话,毕竟郑玉荣跟杨明明连姓都不一样,怎么可能是亲人。

但是这些打趣话,却在郑玉荣心里荡起了涟漪:因为她知道,自己是养父母捡来的,并不姓郑。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10)

在遗弃自己之后,自己的亲生父母,很有可能再生一胎。而自己的眼疾是天生的,很可能带有遗传性。那么亲生父母再生的孩子,也有可能患有先天性眼疾。

被说与自己相像的杨明明,一来年纪比自己小,二来也跟自己一样患有先天性眼疾。这么多巧合之下,说不定杨明明真的与自己有血缘关系?

这么一阵推测之后,郑玉荣萌生了带杨明明做DNA检测的念头。郑玉荣希望,生物学检测可以带给自己答案。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11)

DNA检测的结果出来后,意料之中又情理之外的是,两个人竟然真的是亲姐弟!知道这个结果后,两个人长舒了一口气,禁不住抱头痛哭。

失明男童被收留,治眼睛散尽家财

随着DNA检验结果出来的,还有杨明明的身世。

农历1996年的腊月十四,平顶山鲁山县的一名男子在宝丰县火车站的雪地上捡到了一名男婴。

这个男子就是杨文定。他捡到的这个男婴,就是杨明明。据杨文定所说,他在一个寒冷的火车站里捡到的杨明明。在捡到时,杨明明仅仅裹着一个薄薄的包被,又冷又饿,正张着嘴巴哇哇大哭。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12)

在养父杨文定眼中,幼小的杨明明在寒冷的火车站哇哇大哭得可怜样儿勾起了自己的恻隐之心。

当时的自己已经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是杨文定想着,添一个小孩子,也就是家里添一双筷子的事情,自己也不忍心看这个孩子冻死在这里。

把杨明明抱回家中的这个举动,杨文定的家人们也十分支持。他们对于这个新来的小婴儿十分喜欢,把他当做自家的孩子疼爱。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13)

从小到大,养父母对杨明明都十分关爱,哥哥姐姐也让着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从来没有让他受过什么委屈。

在杨明明小时候,为了给他治眼睛,养父母卖掉了两头牛。在那个时候,牛羊都是农村家庭非常重要的财产。除了卖牛,家里还借了一大笔钱,欠了许多债。

养父母一直对杨明明的眼睛抱着康复的希望,从始至终把杨明明当做亲生的孩子,期盼着他能重见光明,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但是因为杨明明先天性眼疾,情况十分复杂,治愈的期望微乎其微。并且由于做过手术的原因,杨明明的眼眶现在还有些塌陷。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14)

不过双目失明并没有影响杨明明的心态,家人对他的照顾和支持,使杨明明非常乐观坚强地继续生活着。

从小,杨明明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天赋。那个时候,家里老人都非常喜欢听戏、唱戏,《梨园春》是家家户户的晚间必备节目。

某一天,杨明明的家里人发现他喜欢学唱越调的旦角,并且唱得惟妙惟肖。因为家里穷请不起专门的老师,杨明明的养父就给他买了很多磁带给他听,每学完一盘就接着买下一盘。

但是由于缺乏正规的培训和练习,杨明明在十八岁时声带受损,无法再继续唱高音。由于对戏曲的天赋和热爱,杨明明转而继续专攻河南坠子。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15)

坠子也促成了杨明明和姐姐郑玉荣的相认。

姐弟俩坎坷相认,完心愿郑州寻亲

找到弟弟之后,郑玉荣非常开心,觉得自己终于有了亲人。但是她还有一个心愿尚未完成,那就是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16)

与姐姐郑玉荣相比,杨明明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幸运了。他被善良的养父母收养,有哥哥疼姐姐爱,家庭的温暖激励他不断前进。

但谈起亲生父母,一直淡然自若的杨明明也陡然蹙眉。他也一直不明白,亲生父母为什么会抛弃他。虽然现在已经看淡了,但是小时候的他也偷偷恨过亲生父母。

所以,两个人都没有放弃他们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17)

而能帮他们实现寻亲心愿单的,是一档电视节目。

因为唱河南坠子出了名,郑玉荣和她的丈夫冯国营在马街书会上的表演被人录了下来,并且放到了网上。此事引起了郑州电台工作人员连晓东的注意。

连晓东是“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节目的负责人,他非常重视河南坠子的传承。郑玉荣所唱的大本书,现在能唱出来的人寥寥无几,这是一项亟待保留和传承的戏剧曲目。于是,他把夫妻两人从鲁山请到了郑州来录制大本书的演唱。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18)

在录制河南坠子演唱的同时,郑玉荣表示希望节目组可以利用媒体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寻亲。连晓东也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郑玉荣和杨明明姐弟俩完成心愿。

如今亲生父母仍未找到,但生活还要继续下去。这些年来,郑玉荣夫妻俩都有在进行一些活动表演。

2018年9月7日上午,市红鹰党建宣讲团在北京正式亮相,应邀参加演艺博览会。其中,盲人夫妇冯国营、郑玉荣表演了河南坠子《神圣的一票》,深受群众欢迎和业界好评。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19)

2020年10月17日,平顶山市举行“全国扶贫日暨第37个国际盲人节公益活动”,冯国营、郑玉荣夫妇,带来河南坠子书《脱贫致富看巨变》进行表演。

2021年,滨河苑社区挂上了下汤滨河村民委员会的牌子,冯国营、郑玉荣夫妇也搬下了山,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俺原来住的地方离这儿有30多里,孩子上学、大人看病找村里盖个章,俺得坐班车回去。

现在这土地托管了,盖章这种事儿不出社区就能办了,党委、政府真是不断为老百姓的幸福加码。”两人齐夸党的政策好。

1994浙江被遗弃的孩子(两盲童出生先后被遗弃)(20)

盲人姐弟俩从小接触戏曲,在坠子书中知善恶,明是非。

姐弟俩虽然是盲人,但是他们内心是通透的,并通过戏曲劝世人向善、免仇怨。

愿内心善良的他们,早日寻得亲生父母。

参考资料:

[1] 范双燕. 河南坠子演唱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 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