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古诗前,先阅读古诗↓↓↓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发:启程。白帝城:地名,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2、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3、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4、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5、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小学语文绝句杜甫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早发白帝城教案(1)

古诗翻译: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古诗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被贬流放夜郎,从四川去贬的地方。走到白帝城,忽然听见赦免他的文书,非常惊喜,马上乘船东下江陵,故诗题一作“下江陵”。此诗抒写了当时喜悦畅快的心情。

这首诗写的是从白帝城到江陵一天之内的行程情况,主要突出轻快,这也反映了李白心情的轻快。李白以58岁的年龄,被流放夜郎,抛妻别子,走向长途,忽然遇赦,得以归家,心里自然十分高兴。在诗中李白没有直接抒情,但是读了他对行程的描写,自然感受到他的心情和兴奋的情绪。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不写白帝城之极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听猿声,目看万重山,美景很多,来不及欣赏,“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冥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小学语文绝句杜甫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早发白帝城教案(2)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处却在那个“还”字上,—“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俨如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听到两岸猿声的啼声,李白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是何等畅快而又何等兴奋啊!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代表诗人的心情愉快。

  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其快速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小学语文绝句杜甫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早发白帝城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读懂古诗,默写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多方式朗读,合作探究,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培养学生爱上古诗的兴趣,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特别高兴地时候会做什么事情呢?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这是李白特别高兴的情况下写的一首诗,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板书:早发白帝城

学生:读课题

小学语文绝句杜甫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早发白帝城教案(4)

二、解释课题:

教师:“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

早:是早晨的意思。

发:是出发、启程的意思

诗题解释就是: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同学们做笔记。

教师:一大早,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一路上,他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三、学生朗读古诗,做标注

1.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阅字典,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用自己喜欢方式诵读古诗,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诗句指导:

朗读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教师:这首诗的诗句是什么意思?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

邀请学生作答

教师总结: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小学语文绝句杜甫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早发白帝城教案(5)

朗读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同学们看到画面有什么感受?

邀请学生作答

教师总结:诗人站在船头,耳边响起猿猴的啼叫,这一处的叫声还没有停,由于小船飞速而下,诗人又听到另一处猿猴的叫声,两岸猿声连成一片,可见船行的速度真快。

在这一行诗里,诗人间接地用“啼不住”突出船快。同学们能体会到这一点,真不简单!船真的像诗中描述的那么快吗?

引导学生:是诗人的感觉,诗人觉得船走得很快。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老师给同学讲个故事吧:公元759年3月,诗人因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夔州白帝城时,传来皇帝赦天下的消息,所有的罪人都免罪。诗人欣喜若狂,拨转船头,放舟东下江陵,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丽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

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学生:轻松、愉快

指导朗读,学生试读。弄懂诗句的意思后,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流利地朗读全诗。

学生朗读古诗

小学语文绝句杜甫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早发白帝城教案(6)

同学们读得这么有感情,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学生1:从“彩云间”我体会到,诗人得到免罪的消息后,十分兴奋,因此觉得环绕在彩云之间的白帝城特别漂亮。

学生2:猿声悲啼本来是使人很不舒服的,但是此时诗人却觉得猿猴的啼叫是在为他欢呼,向他辞行,可见诗人多么高兴。诗人此时的心情,不但兴奋、激动,而且舒坦,他乘坐在轻快的小船上,欣赏着祖国美丽的山河,想到就要回到家乡,见到亲人,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真是妙极了。

教师:重获自由的诗人心情无比愉快,他已顾不得描写两岸的山光水色了。在这愉快心情的映衬下,江水流得特别快,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到达了;小船也显得特别轻快,在猿猴的叫声中,越过了万重高山。这首诗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感情丰富。来,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试着体会一下诗人当时的愉快心情。

学生齐读

总结: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轻松喜悦的心情。整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作业

背诵古诗。

给《早发白帝城》这首诗画一幅画,以古诗为背景。

文章底部有惊喜,感谢您看到最后,让我的每一个文字都充满意义,请动动您的手指头,在文章右下角给我点个“赞”,这个“赞”对我非常的重要,谢谢您的支持。

记得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