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

文玩手串用手怎么玩(最全手串文玩术语集锦)(1)

油梨:也有叫油格或者油料,是海南岛西部山上长的树,因为土地贫瘠,生长速度很慢,但质地坚硬、细腻。颜色较深、比重大,密度好,油性强,但纹理一般。产于海南的西部,比如昌江,乐东,白沙一带。

糠梨:也叫黄梨或糠格,是长在东部的丘陵地带、接近平原地方的树,因为土地肥沃、生长速度较快,但质地偏软。颜色较浅,比重和密度稍差,油性也稍差,但纹理好。产于海南的东部和东北部,比如三亚,海口一带。

老料:有三个定义,一是砍伐后存放时间较长,表皮已基本被腐蚀氧化的木料,内部几乎不含水分。二是指在恶劣的环境中天然野生的木料;三是指生长年头至少达到(或趋近)百年以上的木料。

新料:同样有三个定义,一是是刚刚砍伐下来的木料,因其还没有风干,内部水分含量大,所以重量多大于老料。二是指经过人工干预的海黄人工林。三是指生长年头仅几十年的。

鬼脸纹:所谓“鬼脸”,就是黄花梨树长了一个树杈后,留在树上的纹理看上去像一张脸,或者能让人联想到像脸,这样的纹理被称为“鬼脸纹”,也称“鬼脸儿”、“娃娃脸”。

鬼眼纹:鬼眼也是黄花梨的一个显著特征,但也不是黄花梨所特有。鬼眼是由鬼脸纹集合形成的,犹如眼睛一般,通常会有一只或多只。鬼眼的相像、神似、生动、诡异往往决定着鬼眼的品质,也就决定着这块材质的价值。

山水纹:顾名思义纹理如同高山流水,动如波涛汹涌,静如止水,大多在大件物品上能体现得淋漓尽致,手串这些小件上难以较好体现,如能很好表现山水纹的手串,肯定价值也不菲了。

虎皮纹:所谓“虎皮纹”,就是其纹理犹如猛虎身上色彩斑斓、美丽漂亮的花纹,一般虎皮纹在金黄色的黄花梨或黄色的黄花梨多见。

蜘蛛纹:好理解,就是其纹理形似蜘蛛,尤其是纹理如同蜘蛛脚一般。

闪电纹:多出现于树木结疤处,其纹理形同闪电,多不规则。

X形纹:所谓“X形纹”,就是其纹理图案以字母X形状出现。

小叶紫檀 棕眼:紫檀树传输水分和营养的传输通道的横切面。即树干内筛管横切面所形成的孔眼。 棕线:紫檀树传输水分和营养的传输通道的纵切面。即树干内筛管纵切面所形成的线条。牛毛纹(S纹、蟹爪纹、豆瓣纹):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外在或内在的条件改变(如筛管堵塞,或生长在阴阳坡地受光照程度改变)所形成的形变的棕线。 (有上述纹路的紫檀,一般密度都不错。)金星:紫檀树筛管中存积的大量矿物质,经过数百年的存积所形成。 白皮:即紫檀树的外层树皮。 (注:白皮在盘玩的过程中是不会变色的,我们挑选珠子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免。但工厂做珠子时肯定会把一些稍有瑕疵的珠子用来做三通,瑕疵部分盖在佛塔下的。)黑斑、黑筋:黑筋是紫檀生长过程中的腐朽部分,或是木材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裂缝并渗入了水分(木材弦切面呈现出的多为直纹)。但其纤维组织已经坏死,所以没有棕眼,密度大。同时有黑筋的部分也是易裂的。 水波纹:紫檀的水波纹跟金丝楠的水波纹类似,有人说水波纹在氧化包浆后就完全看不见了,凭本人经验来看,水波纹在氧化变黑后,在强光下是若隐若现的感觉。并不是完全看不见。瘤疤、廮子:树瘤,科学一点讲叫“愈伤组织”,在树木受伤后,细胞无性繁殖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古代称之为瘿。有瘤才有疤,有疤就有黑,有黑会有裂。所以瘤疤是小众的玩物,但它的存世量稀少以及几乎所有木质类文玩都追求瘤廮,所以决定了其在小叶中最贵的售价。 鱼鳞纹:此类纹路一般出现于红料内,有此纹路一般密度都很不错。火焰纹:(注:所谓火焰纹是指紫檀的纹路,而非后期形成的黑筋类黑色素)星月菩提珠子表面布有均匀的黑点,中间有一个凹的圆圈,状如繁星托月,成周天星斗,众星捧月之势,故名星月菩提子。被称为菩提“四大名珠”之一。 星:指菩提子上小的黑色或者棕色的小点。月:菩提子正中带有胚芽或者没有的最大的半球形的坑。 干磨:菩提子加工过程中完全用机器磨制,没有用水 水磨:磨制过程机器上加过水 漂白:水磨过程中,水里加入了漂白剂 元宝籽:红藤子开出的星月菩提,多为白色,或者接近白色,星眼小金蟾籽:金蟾籽开出的星月菩提,密度认为低于元宝籽,星眼较元宝籽大且密冰花籽:摩尼籽开,一般制作的佛珠体积很大,比元宝籽星要密集,呈冰花状 正月:月在珠子的正中 上弦月:月与中轴成45度角阴皮:阴皮包括两种,一个是表皮是大面积绿色,甚至全是淡绿色,另一个是返青,小面积的星星周围的淡青色陈籽:陈籽是原籽在没破皮,没加工之前,自然放置几年,十几年的籽神器:搓澡巾,一般是用搓澡巾粗糙面,再用柔软面,起到抛光作用 挂瓷:一般认为认为的摸索或者用布盘玩形成的类似于抛光的表面,只是更具灵性,不像机器抛光那么生硬 高抛:一般是用400-2000目左右的砂纸及布片进行抛光,表面出现镜面光包浆:由人体分泌的汗液、油脂与珠子分泌的物质以及氧气作用在珠子表面形成的一层物质,最好看的包浆会让珠子发出玻璃光 上色:珠子经过人的长期盘完会由原色逐渐变成枣红色 花皮:阴皮、色差形成的各种颜色都有的珠子,一般以绿、白、深黄为主 倒角:桶珠打磨成鼓珠那样,边角由直角变成弧形 开片:这个词源自于瓷器,就是表面形成裂纹,类似于哥窑瓷的表面 原籽:未经人工打磨雕琢过的籽 喇叭孔:打孔口做成喇叭状,一般为减小线的磨损做旧:指不法商贩把菩提子经过一些特殊手段做出老籽样子 供:如朱砂供等,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盘捻供奉方式后产生的与常态把玩佛珠形态不同的一些特殊类的把玩效果。 顺白:整条佛珠一样的白色,颜色非常的顺 瓷白:白瓷一样的白色,同时具有陶瓷表面的光泽金刚菩提与凤眼菩提、星月菩提并称三大传统菩提,又因为金刚菩提子纯粹天然,纹理遒劲,故最受欢迎。盘:即把玩。放在手中揉搓或者抚摸。 刷:俗话说“三分盘,七分刷”,在盘玩过程中,需要用刷子刷金刚,需要小心细致,不能伤害齿。且大小金刚选择刷子是有区别的。 返碱:这个名词是一些玩家用来称呼金刚自然析出的白色粉状物质现象,有人认为是金刚下水后沉淀下来的水碱。 齿:金刚表面的突起。金刚天然而成掉齿现象比较普遍,所以无掉齿的金刚价格比较高。只要不影响把玩一般没什么问题。 裂:金刚表面的裂纹,多出现在大金刚身上。 桩:指金刚的高度。 边:指金刚的宽度。 矮桩:指金刚的桩比边短。瓣:金刚表面被自然划分为几个区,每个区称为瓣。因此有五个区的金刚,我们称之为“五瓣金刚”“五花金刚”或者“五面金刚” 瓣线:金刚表面瓣与瓣之间的线条。是区别尼泊尔金刚和印尼金刚最重要的标志。异型金刚:指金刚生长过程中发生突变,变成各种各样的性状。通常用来指称象鼻金刚、联体金刚等。象鼻金刚:指天然的金刚长出如象鼻般的突起,这一类金刚,常常被人们用来喻示有财运、有运气或者成功。其价值取决于瓣线多少,以及形状的规整。 联体金刚:指两枚或者多枚天然的金刚联生的情况,如同双胞胎或者三胞胎联体而生。二联金刚比较少见,三联金刚就是极品了。其价值取决于瓣线多少,及形状的规整。因为难得所以很多人造假,大家都要认真仔细的辨认。小金刚:即小金刚菩提子,一般小于12MM。小金刚基本产于印尼,与尼泊尔的大金刚完全不同。但是如尼泊尔印度等国,也能见到这样的小金刚,不过,原产地也都是印尼的,因此即便从尼泊尔买回的小金刚也是印尼的。这是很多玩家都不清楚的事情。多数小金刚的瓣线看不清楚,所以谨防上当。大金刚:一般指22MM-40MM之间的金刚(当然也有大于40MM的)。大金刚多产于尼泊尔。外形略扁的圆形。是收藏家和玩家的最爱。 通货:金刚是天然物品,长相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有选和不选的区别,通货用来指不经过筛选或者简单筛选过的金刚菩提子。通常价格比较低,可能具备大量废品籽。 精品:就是经过挑选的籽,色差小、裂小整体协调性较好的籽。南红 九口料:九口料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九口乡出产的南红,简称九口料,九口料分为柿子红,玫瑰红,火焰纹,冰飘,红白料,缠丝料等6大类。柿子红:九口料得一种比较上品得材料,特点是细腻,瓷实,打强光不透光,整体颜色变红,颜色比较均匀!玫瑰红:九口料的一种,颜色是紫红色,顺光的时候不透光,但是看着比较水透的质感,用强光手电打光,珠子呈现出半透明的粉紫色的质感。 柿子冻肉:九口料的一种,颜色是柿子红颜色,顺光的时候不透光,看着比较水,用强光手电打,颜色变淡。冰飘料:九口料的一种,颜色是透明色或者灰紫色得水晶肉带深红或者柿子红的飘花。好品质的水头极好,粉红透明,里面飘花,打不打光都很透! 红白料:一块料子上有红肉,有白肉,打光基本不怎么透明(有的料子也不是绝对只有红白肉,里面局部也有夹冰的水头,那样的部分还是透的,但是这样的材料除非巧雕用的好才有价值)。 缠丝料:就是红色的底色上面有白色的花纹,类似蚕丝玛瑙的赶脚!满肉:就是100%得都是肉, 所谓肉,就是不透明的柿子红。 但是一般珠子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比如柿子红和柿子冻肉,或者柿子红和玫 瑰红:只要打光有90%不透明,都可以视为满肉。 满色:这个好理解,就是颜色完全一致,一颗珠子是一种颜色,比如柿子红和柿子红冻肉混合在一起的,颜色均匀一致,就可以叫做满色。 若是珠子上有透明冻肉部分,或者白线部分,都不能叫做满色。 肉越满,色彩饱和度越高,颜色色越均匀价格越好,反之越水,颜色越淡,花纹越难看则越便宜。 绿松石 原矿:原矿是指天然开采出来的、未经过任何人为注胶、染色等加工处理的矿石。因此,原矿一词是相对加工和优化处理来说的。原矿绿松石则是指纯天然原矿打磨加工而来,未经过后期加工和优化的绿松石。 高瓷:顾名思义,是指绿松石瓷度高,呈现出一种光滑的釉面。而瓷松则是具备这一高瓷特点的高品质的绿松石矿石,在经过打磨加工抛光后的光泽质感与瓷器无异,故称之为瓷松。 高蓝:绿松石以蓝色为尊,色泽等级由天蓝色、淡蓝色、蓝绿、绿色等,逐级而降。那么,从我们传统的审美角度来说,绿松石蓝度越高则越好。蓝度高的绿松石则被称之为高蓝绿松。而通常高瓷、高蓝两词常被组合用来描述品质和蓝度最好的绿松石。铁线:绿松石中有黑色褐铁矿细脉呈网状分布,使绿松石呈现有黑色龟背纹、网纹、脉状纹等多种天然纹路。这种黑色褐铁矿细脉称为铁线,铁线质地坚硬,和绿松石结合牢固。天然的铁线纹路彰显大自然的鬼斧天工,其美观独具一格。乌兰花:特指一种高瓷高蓝而且铁线纹路独特的高品质绿松石,铁线与绿松石底色互相交织、渗透,外观上犹如网状的小碎花,酷似瓷器中的哥窖纹。 菜籽黄:大家都知道绿松石的颜色主要靠内含的金属元素决定,菜籽黄是绿松石中非常独特而且稀有的颜色,色如油菜籽一样的黄绿色,是由于这种绿松石内含锌元素。白脑:指在天蓝或蓝绿底色上存在会大大降低绿松石的质量。 石筋:筋,指具有细脉白脑的绿松石,这样的石筋看上去很好看。糠心:指绿松石的外层为瓷松。而内心为灰褐色,灰褐色为绿松石的一大忌,严重影响其质量。 炸性:炸性的绿松石在加工的过程就能看到,成品后依然能看到,这就完全靠经验了。有时候,一块好好的绿松石,莫名其妙地自然裂开了,给商家和消费者带来损失。 蘸蜡:也叫注胶,是在绿松石加工完成后在表面附着一层蜡,可以改善表面的孔洞的缺陷,并使颜色更加亮丽。这一层薄薄的蜡会保护绿松石内部结构不被其他液体侵蚀。不光是绿松石,也是宝石类饰品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同时还可以保持自身所含水分,不会改变绿松石的内部结构和损坏绿松石。注塑:也称注胶,这种加工工艺主要是为了提高绿松石的硬度,同时也提高绿松石加工过程中的成品率。有时也可以在注胶的过程中添加着色剂,可以改善孔洞的缺陷,而且可以减少表面光的散射,使绿松石显示柔和的蓝色调,还可以提高硬度。绿松石注胶处理,也称为绿松石稳定化处理。稳定化处理过的绿松石有较好的色泽和较小的密度。不过经过热针测试会使胶析出而导致毁坏。 玉器 沁色:是指玉器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 质相接触,这些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常见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铁沁-暗红色,铜沁-绿色。 鸡骨白:一种沁色,因像鸡骨头的颜色而得名。鸡骨白的成因有三种,一种是天然的玉料就是这种颜色;一种是玉器入土后受沁造成的;还有一种是火烧形成的。 水银沁:黑色沁,古人称为水银沁。实际上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水银能沁蚀玉体,但古玩圈把黑色沁称为水银沁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朱砂红:玉器表面有朱砂附着物。铁沁:铁氧化生锈后对玉器造成的沁色,多呈褐红色。 灰皮:玉器入土后受沁呈灰白色,有深有浅,浅的就像一层皮。 土咬:玉器表面遭到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侵蚀形成的凹坑,又称土吃、土蚀。 生坑:指的是玉器出土以后基本保持出土的原始状态。 熟坑:指的是玉器出土后经过清洗盘玩的状态。 提油:一种人工染色的方法。 绺裂:玉料里面的裂纹称绺,表面的裂痕称裂,和起来为绺裂,泛指玉料上的裂纹。 玩:内行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意思是收藏什么。 古玩行黑话绷价:在市场上坚持要高价,从字面上即可理解;一般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想卖个好价钱,二是也可能是想吓走顾客。新货:不管什么藏品,总有好赖,甚至有赝品。这时候,内行人会说“这个东西有点新”,给摊主留点面子。 俏货:物美价廉的藏品,购买俏货须凭自己的眼力。品相:就真品而言,品相越好,价格相对就高。虫儿:通俗地说,就是压箱子底的藏品,能够让观者眼睛一亮的东西,甚至一屋子藏品也抵不过这一件。 走宝:针对卖主而言,一件好东西很便宜地出手了;此时,收藏爱好者便是“拣漏”了。搬砖头:不花本钱搬弄别人的物品,依仗自己信息灵通渠道广泛做生意,类似于上海话“掮客”。埋地雷: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伪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的。 看不好:倘若卖家说货绝对到代,而买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就只能说:“看不好”。 铲地皮: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一枪打:将这批货物好的带坏的一起卖称作“一脚踢”。 留下吧:以前拎包裹的送货上门,买家决定购买他的东西,让送货人将货留下。 吃仙丹:买了便宜喜欢的藏品叫“吃仙丹”。拦一道:抬高竞买者的价钱抢先买来,对手就说他被拦一道。包袱斋: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但没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出。这种经营古玩的现象被称之为“包袱斋”。 收起来:买家不要某件藏品了,而请卖家将藏品收回去,就说收起来吧。天价:漫天要价,价格高出市场价很多。 行价: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上货:古玩商从农村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货。 压堂:是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镇店之宝。 砸浆: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没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请行内公会帮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行内话称之为“砸浆”。 旧仿:明清时期的仿旧叫“旧仿”,而现在仿旧就是“新仿”。到代:收藏品达到相应的年代。贼光:新瓷器釉面刺眼的光叫“贼光”或“火光”。 拿了:投资者决定将藏品买下。这件藏品我拿了。 绷价:坚持要高价,想卖个好价钱。拉纤:就是中间人,介绍人。中间人收取佣金,一般是卖方出3%,买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看新:这个东西有点看新,东西不到代,现代仿的。包上:买家决定将藏品买下,请卖主将藏品包起来,这件东西我要了请您包上。要了:买家决定购买某件藏品。 没用:买家不要这个藏品觉得没多大意思,一般说没用。伙货:二人或以上合伙买卖古玩。售价早已商定,卖时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须将实售价格公开,平均分配利润。棒槌:就是看不懂东西新与老,好与坏的人。老是被骗的人,行内人就说他是棒槌。卖家卖新货给他,背后还称呼他“棒槌”。 杀猪:就是经营新仿瓷器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新仿的东西拿到和顾客约好的地方卖给顾客,他们称杀猪。 抓:到市场去购买古玩说抓货。 吃:我是吃玉器的。意思就是,我是买玉器的。纳:买进藏品,叫纳入。较早的古玩术语。 匀:有的在古玩行买藏品不叫买而叫匀。这块玉您能匀给我吗?让:有的古玩商买东西不叫买而叫让。这件玉器让给我吧。 “粗大明”:许多收藏者认为明代的玉器制作粗糙,故得其名。事实不然,就像“汉八刀”并不代表汉代玉器只用八刀一样,“粗大明”特指明代玉器的粗犷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