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男童被虐打身份(被虐男童获9万补偿)(1)

新京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包括被打者和施暴者在内,涉事的5名孩子中有4人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并曾就读于同一所务工人员子弟小学。这些孩子有着相似的情况:家长疏于监管,缺乏家庭关爱。

在庆元县,像这样的随迁子女超过4600名,他们家庭教育却“远不达标”。庆元县教育局副局长姚敏荣认为,缺乏关爱的随迁子女习惯自我保护,习惯于通过暴力进行自我保护。

另据了解,经初步协商,小毛将得到另外4个孩子家庭的补偿9万元,对于这些经济窘迫的打工家庭来说,这笔钱几乎无疑是沉重的复担。这一事件伤害的不仅是小毛的身心,还有那些施暴孩子们各自的家庭。

儿童自护自救的十种方法

一、 注意获取感觉

在紧要关头,应该相信直觉。家长不仅要告诫孩子留神从接触的人或事中获取不安的感觉,还要注意倾听,鼓励孩子讲出他感觉不安的人和事。

二、 学会识别诱惑

平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对于陌生人问路或请求协助寻找丢失的宠物之类的事应保持警惕,这是犯罪分子诱拐儿童的两种普遍策略。

三、 不要只关注陌生人

家长常会这样叮嘱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什麽是陌生人?孩子并不一定真正懂得,若让孩子画出陌生人的面孔,一般他都会画出一个可怕的面孔。其实,那些想侵犯孩子的人一般都会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孔。

四、 要学会大声呼叫

小孩子身单力薄是打不败侵犯者的,因此不用教一个小孩子如何用拳脚打败侵犯者,但是孩子却能做许多吸引周围人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大声呼喊:“救命!他不是我的爸爸!”骑自行车的孩子可以利用自行车为掩护物,让罪犯难以将你劫持走,同时大声呼救,这样会引起围观者的注意和警惕,争取得到救助的可能。

五、 要勇敢地说:“不!”

每位父母都想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但也应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打破常规。比如,假如有人威逼孩子做无礼或危险的事时,要勇于说“不!”

六、 让孩子尽情倾诉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要经常进行交流。如果孩子对某人有所不满,家长不要简单地说,不许说某人坏话,而要和孩子一起予以分析,这样孩子才能畅所欲言。

七、明确不可触摸的地方

孩子到了四五岁,家长就应向孩子说明泳衣遮盖的部位是个人隐私区,任何人都无权接触。即使是医生作检查,也应要求监护人在场监督。这是儿童的正当权利。

八、 能帮你的人很多

遇到麻烦找警察,是最基本的常识,但仅此还不够。假如警察不在附近,孩子就不会求助于任何人。还应让孩子知道,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求助,多一个机遇就多了一个生存的希望。

九、 警惕电子领域

无论家里有没有计算机,家长告诉孩子注意电子领域的安全事项也非常重要。 十、在游戏、演练中增强自护自救本领

仅跟孩子讲述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说了当时可能记住了过后一会儿就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