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现在好多父母不给孩子制定家规,觉得孩子只要快乐成长、走有发展就好。

殊不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孩子没有规矩的约束,会很难管,有时甚至闹到无法无天的地步。

父母不给孩子制定家规,也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一、不懂得尊重他人,更不懂得长幼有序。不开心的时候甚至对长辈又打又骂。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从小没有规矩的约束,会让他不懂得尊重他人,长大后再纠正就会非常困难。

二、影响孩子的性格。孩子会过于在意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他人的感受,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变得自私霸道、小气狭隘。

三、自律能力差。由于没有任何规矩的约束,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会比较弱,自律能力差也会比较差。

育儿专家李玫瑾曾在一档节目说过:良好的家规要从饭桌上做起,孩子在饭桌上可以学到很多让他受益颇多的规则。

让孩子学到餐桌上的礼仪,这样家长不仅能教育好孩子,也能制定良好的家规。

为什么良好的家规要从饭桌上的做起?

1、饭桌礼仪可以教会孩子学会尊重长辈

在一些家教良好的家庭里,我们总能这样的现象:吃饭的时候,长辈没入座前,孩子

不会事先入座;长辈没动筷子之前,孩子不会事先动筷子吃东西等等。

这样的行为也是在教育孩子要懂得尊重长辈,明白长幼有序。因此,饭桌礼仪可以教会孩子学会尊重长辈,并懂得尊重他人。

2、饭桌礼仪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有家规的家庭里,父母在忙着做饭,孩子会自觉地为父母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把桌子收拾干净、摆好碗筷、自己吃饭等等,这样也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而没有家规的家庭里,都是父母把所有事情都忙好,再把孩子请到饭桌上喂孩子吃饭,这样的孩子自理能力也会比较弱,孩子长大后会难有成就。

因此,饭桌礼仪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3、饭桌礼仪可以教会孩子文明礼貌

我们经常能在餐厅上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吃饭的时候大声喧哗、用筷子敲打碗盘或者桌子、夹菜的时候在盘子里面翻来找去等等行为。

这样的行为也能看出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制定好家规,孩子的行为没有得到约束,也不懂得辨别是非对错。

而拥有良好家规的孩子,他们吃饭的时候不会大声喧哗、更不会在吃饭的时候发出声响、更不会在吃饭的时候用筷子翻找自己喜欢的食物,他们会懂得文明礼貌,这样的孩子会更招人喜欢。

家长如何做才能制定好家规

1、从餐桌的礼仪做起

孩子良好的家教可以从餐桌的礼仪做起,让孩子懂得餐桌的礼仪,明白在餐桌上要怎么做,哪些事情不能怎么做,让孩子的行为得到约束,才能教育好孩子。

比如:父母在做饭菜的时候,要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吃饭的时候,要等长辈先入座、等长辈拿起筷子吃饭自己才可以拿起筷子吃饭等等。这样才能教育出有素质的好孩子。

2、把家规都写出来,贴在显眼的地方

父母要把家规都写出来,并且念给孩子听,并且把它贴在显眼的地方。家规里要明显地写着家里的一些规定,比如:哪些事情孩子不能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哪些事情要多做,为什么要多做这些事情等等,后果与原因都要写出来,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制定的家规心服口服,并且遵守。

3、家长与孩子一起遵守

家规不能是只有孩子一人遵守里面的规则,因为家规是为家庭每个成员制定的规则,家长要与孩子一起遵守里面的规则,才能让家规顺利进行。

规则里面必须奖罚分明,家长做错了,也要按里面的规定做惩罚,这样孩子才会严格遵守家规的规则,约束好自己,懂得自律。

良好的家规可以让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有规矩的人,也会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懂得文明礼貌,这样长大的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同样也会受人尊重。

因此,父母制定良好的家规,才能教育好孩子,良好的家规可以从饭桌上开始。

怎么制定严格的家规(好的家规要从饭桌礼仪开始)(1)

怎么制定严格的家规(好的家规要从饭桌礼仪开始)(2)

怎么制定严格的家规(好的家规要从饭桌礼仪开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