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入静很难,有过打坐经历的人都有体会,你越想静,好像心越乱,甚至几年前几十年前的事情也忽然跳出来了,思绪万千,心乱如麻的感觉。
俗话说,大道至简,找对了方法,入静并不难。我们从两个方面就可以说明白。
一、信念
打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信念,你坚定不移地相信,信念越强,越有利于入静。
相信是有原因的,打坐修炼,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一个有几千年生命力的养生方法,一定是值得信赖的。
有了信念,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方法。
二、方法
方法分内外。
1,先说外,就是形体姿势。
道家讲安炉立鼎,什么是炉,什么是鼎? 说明白了,一点儿也不神秘。
你的身体就是鼎,体内就是炉。
当你垂坐时,头为天,臀为地,顶天立地。这就是天地,乾坤。这就是安炉立鼎。
打坐要盘腿打坐,散盘,单盘,双盘都可以。循序渐进,从散盘开始。
含胸拔背,下颌微收,双手心朝下,自然放在两个膝盖上,或双手相握,垂于身前。打坐有
很多手印,各种手印各有讲究,初期其实自然最好。
双盘打坐姿势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是老子第六章说的。
为什么打坐要含胸拔背,不能佝偻着背呢,老子已给出了答案。佝偻着背,上下气血不通畅,气就无法天地相通。
橐龠就是风箱和笛子,你看见过拐弯的风箱和笛子吗?没有吧?
虚中有物,静极而动。这一动,就如道生一,有开天辟地之力,造化万物之功。
守中,心之下,肾之上为中。
老子《道德经》,每一篇每一章都在讲修炼。所以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尊老子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道教本经。
2,再说内。
最难的是内。上面说外的时候也说了一些内。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有一句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需要认真琢磨领会。
恬为静,《说文解字》,恬,安也。淡,《说文解字》,薄味也。
恬,由心与舌组成,也比喻自己舔自己的伤口,怎么能安呢?就是去奢,去欲,去智,去巧,复归于朴。做到这些,自然就心安了。淡,清心寡欲,恬淡之意同。
老子三十八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这就是恬淡无欲,郅治无为。
舜无为而治,天下自定,西汉几代君王,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也是无为而治,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是老子第五十八章讲的。
讲打坐,为什么上面讲了很多无为呢?
从打坐修炼角度来讲,我无为而民自化,民是什么?民就是你身体内的细胞,就是你的气,就是你身体的四肢百骸。
打坐为什们强调无为呢?
你自己无为了,那谁来为呢?答案是,道来为。这个是核心,是秘笈。
为什么说无为而无不为呢?无为是不自为,自为,往往是违背客观世界规律的,因为我们常人无法把握阴阳,往往是恣意而为,反倒不美,反倒是违背规律的行为。
无为,就是一切交给自然,自然之道,有其内在规律,就是创造世界、创造万事万物的那个主宰,你说它是神也好,总之是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原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气尾。
其实就是老子说的道。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举个简单例子,上厕所,感觉来了,你就去,你说我要有所作为,我就是不去,那会是什么结果呢?如果是大便,最终你会拉裤裆里,如果是小便,最后膀胱爆炸或尿裤子。
所以庄子说,道在瓦璧,道在尿溺。道,无所不在。
这就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自然的力量,人是无法违背的。
老子称之为道,我们姑且把这个自然力量称之为神,人是神造的,你违背不了神的意志。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可以说是打坐者必读的经,纲领性的指引之圣经。可以说贯穿于八十一章。充分领悟了老子的道,不但打坐几秒入静,更能逐渐进入到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老子第十六章说: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静,静,是谓复命。
第四十八章说: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这两段也是打坐修炼要好好悟的,大家可以先自己体味一下,悟一悟。
悟到了真谛,打坐入静就很简单了,姿势摆好,一次调息,几秒就入静了。逐渐进入高层次,高境界。复归于婴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