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喜欢美国作家丹·布朗的悬疑小说系列,在世界各地旅行时也经常前往他的作品真实取景地打卡,诸如《达芬奇密码》中所提及的卢浮宫油画《岩间圣母》,《天使与魔鬼》中的罗马万神殿等。在他的小说《地狱》中,主人公哈佛大学符号学教授兰登辗转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寻找神秘病毒的藏身之处。而破案线索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波提切利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所绘制的一副油画《地狱图》。
《地狱》的封面就是但丁的侧脸
九重地狱
不知道是不是中外文化互通交流的结果,中国传说天有九霄,外国传说地有九重。根据但丁的描写,地狱形如漏斗,共分九层,死去的罪人们在这里接受各种酷刑的折磨,最底下是魔鬼撒旦,卖国卖主者都在最底层。
波提切利最著名的一幅画作,就是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里的《维纳斯诞生》了。
在《地狱》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兰登将思绪拉回到那首诗上,大声将它念完。下到水下宫殿的深处…… 因为在这里,冥府怪物就在黑暗中等待,淹没在血红的水下…… 那里的泻湖不会倒映群星。”这个画面让兰登深感不安,“我们显然必须顺着小溪的流水声……一路跟踪到某个水下宫殿。”
丹·布朗的小说最吸引人的一点就在于书中所有的场景在现实中都能找到,这个水下宫殿既不在佛罗伦萨也不在威尼斯,而在千里之外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地下水宫的发现纯属偶然,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居民们总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地下潺潺的流水声,却一直找不到水源。直到上世纪60年代,荷兰考古学家无意中在蓝色清真寺附近发现了这座水下宫殿,才让这座千年奇观重现人间。
水下宫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拜占庭帝国时代,在冷兵器为主的战争时期,水源是维持一个城市生存的重中之重。今天的伊斯坦布尔那时候叫君士坦丁堡,地处东西方交汇的十字路口,各方强敌虎视眈眈,公元542年,查士丁尼大帝(Justinian the Great,公元527-565年)动用了7000名奴隶,在当时一座教堂的废墟上修建了这座地下水宫,一方面保证宫廷用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敌人围城。一旦战争爆发,这座可以储存10万吨水的水宫可以供全城区民喝上一个月,还可以像“防空洞”一样作为战时防御。
它的学名叫“耶莱巴坦地下水宫(Basilica Cistern)”,土耳其语意为“沉入地底的水箱”。
要说这查士丁尼大帝真是造福于民,不仅建造了圣索菲亚大教堂,还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即《民法大全》),它是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对欧洲后来大陆法系的形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位期间东讨波斯、西征东哥特(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占领了当时的意大利)。拜占庭帝国在他的带领下逐渐强大起来,他被称为“罗马最后一位伟大的皇帝”。
意大利纳文塔圣维托教堂中的马赛克镶嵌画,查士丁尼大帝与群臣
公元1453年,年仅21岁的默罕默德二世率军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屠城数日,有些居民就藏身于地下水宫中,顺利躲过了杀戮。后来,奥斯曼帝国请来的法国建筑师无意中发现不少当地居民经常从地下运水,顺藤摸瓜才发现了神奇的水宫。遗憾的是,数百年间地下水宫又被废弃,直到上世纪中叶才重见天日,成了伊斯坦布尔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伊斯坦布尔Sultanahmet是最古老的城区,大部分景点集中于此。蓝色清真寺与圣索菲亚大教堂隔苏丹艾哈迈德广场(Sultanahmet Square)遥遥对望。
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一街之隔的街心花园旁,一座极不起眼的小房子常被人误认为是旅游咨询中心,其实,它正是地下水宫的入口。
土耳其极其看重这座水宫的“摇钱树”效应,还得“高姿态”地收门票,伊斯坦布尔博物馆通卡,土耳其博物馆通卡一律不管用,20里拉门票不讲价。
从售票处的小门进入,沿一段幽暗的台阶下行。刚开始视线还无法适应突然变黑的环境,走到楼梯尽头,眼前豁然开朗,一排排巨大的石柱,幽暗的灯光,潺潺的流水声,就是我对于地下水宫的第一印象。
其实,伊斯坦布尔修建了数座地下水宫用于储水,但耶莱巴坦地下水宫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好莱坞的电影《007在伊斯坦布尔》和成龙的《特务迷城》也都曾在此取景。
《地狱》中对它有这样一段描述:"这个蓄水池太大了。"极目望去,兰登看到这个地下世界的地面其实是如玻璃一般的水,漆黑、静止、平稳,就像新英格兰某个冰冻池塘上的黑冰。那里的泻湖不会倒映群星。
水宫长143米,宽65米,336根高9米的来自土耳其安塔利亚地区的粗大石柱支撑起巨大的砖石拱顶,柱底用聚光灯自下向上照耀着,营造出一座巨大的超现实主义森林。站在木板搭起的通道上向远望去,产生的如同镜子反射般的幻觉逐渐消失在黑暗之中。
看见这些立柱的第一眼恍若隔世,毕竟,它们已经在这里静静地矗立了1500余年。还记得我在希腊系列中对三种柱头的解读吗?顶部带有美丽忍冬草叶片的就是科林斯式立柱。
看到有些去过地下水宫的人说参观后很失望,因为水宫也不怎么大,基本干涸了,参观后很失望。我不知道这些人是要显示自己见多识广呢,还是真的无知。1500年前的古罗马人能够建造起如此庞大的建筑,这需要有多强大的建筑能力?当然了,对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来说,这里根本不值一提。
水宫一角有个沙盘,讲述了曾经的历史
仔细看,水中还有鱼儿游来游去。在常年不见阳光的地下生活,或许它们的视力早已退化了,它们才是这里的真正主人吧。
地下水宫很潮,漫步其中,偶尔听到水珠掉落,叮咚作响。,昏黄的灯光,映衬着根根斑驳的石柱,仿佛身处一个虚幻的暗夜空间,亦真亦幻,神秘而朦胧。
《地狱》中把水宫称为“冥府”,兰登是这样解读的:冥府怪物指一整类神话中的神和怪物——比如厄里尼厄斯、赫卡特和美杜莎。
在欧洲旅行,不少地方都见到过美杜莎的身影,最著名的就是佛罗伦萨市政厅广场上的那尊雕像——珀耳修斯与美杜莎(Perseus & Medusa)。在希腊神话中,蛇女美杜莎是海神波塞冬之女,因其美貌被雅典娜所妒忌,将其变成了蛇发女人,并且下了诅咒:只要有人与其对视,便会变成石像。
佛罗伦萨市政厅广场雕像
有人说,地下水宫之所以神秘,就是因为这里囚禁着女妖美杜莎。
顺着石柱走到尽头,不少游客聚集之处,有两根立柱下面压着两个巨大的头颅石雕,仔细看头发上的蛇栩栩如生。这是1984年修缮时,人们从厚达2米的淤泥中发掘出来的。地下水宫将其的头像侧放和倒置,就是为了避免让人和其对视,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为了镇魔驱邪。
《地狱》里制造病毒的佐布里斯特模仿但丁的诗里有一句: “冥府怪物就在黑暗中等待……”这个怪物就是指的美杜莎。我还真挺同情她的,就是说了一句自己比雅典娜还美,就被弄成了这幅样子。
即便是没有冥府的传说,走进这幽暗的水宫,冷不丁再看见这么个巨大的倒置头像,也会心惊胆战吧?
三百多根石柱中有一根“眼泪柱”显得格外神秘,柱身上有树纹及孔雀眼的雕刻。关于这根石柱有两种说法:一是立柱都是从别的宫殿运来的,所以这根立柱的雕刻原来就有,应该来自古罗马帝国一个集会广场;二是为了纪念建造水宫死去的奴隶和工人,代表他们的眼泪。
日久天长,这根石柱背后的故事已经不得而知,只留给游人们无尽的猜测。
千百年后,尘世间没有了你我,只留下这一根根屹立不倒的石柱,似乎每一根都藏着一段传说,任凭后人遐想。
Tips:
1、 交通:电车Tram至Sultanahmet站,圣索非亚大教堂出门斜对面
2、 开放时间:4月到9月 9:00-18:30;10月到3月9:00-17:30
3、门票:20里拉,不能用任何通票,只能付现金,入内需要安检。
=====================
【作者:沙漠玫瑰】
环球旅游达人,旅行体验师、自由撰稿人、嘉宾主持、旅行分享师、跨界自媒体人。已只身旅行过五大洲近50个国家,200余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