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在长春道台衙门史迹探微——以《盛京时报》为中心

郑文龙

内容摘要:1932年初日本关东军将伪满首都定在长春后,驻长春的吉黑榷运局被选定为伪执政府,在未修缮完毕前暂以道台衙门过渡,并定在道台衙门举行溥仪就任伪执政典礼仪式。文章力图通过对《盛京时报》涉及溥仪在道台衙门就任伪执政典礼及居住期间布政、出巡等历史活动的梳理,揭示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占东北,扶植溥仪拼凑伪满傀儡政权的军国主义行径,阐释道台衙门作为伪满洲国历史起点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国家主权意义。

关键词:长春道台衙门;《盛京时报》;溥仪;伪执政府

《盛京时报》由日本人中岛真雄于1906年10月18日在沈阳创办,至1944年9月14日终刊,历时38年。该报收罗泛博,对当时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均有详略不等的报道,是研究近现代史等极为珍贵的资料。本文就其于1932年3、4月间涉及溥仪在长春道台衙门期间相关记载梳理探寻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一、溥仪就任伪执政典礼前期筹备工作

图1.《执政府筹备办事处成立》配图

“满洲新国家成立在即,关于执政府一切事项,现业已在长春市政府内成立市政府筹备办事处,由金璧东担任督办,王大中副之,常尧臣为帮办。共设有委员若干名,东北行政委员会派二名,吉林省政府派十二名,及长春方面数名,分担筹备一切事项云……上图即长春市政府。”

3月3日第五版载《满洲国景象渐开展:执政府筹备处已成立 奉江各省及特区均派员》:“长春:三月一日于长春市政府内设立执政府筹备办事处内容部位,督办金璧东、总办王大中、帮办常尧臣。奉天省长公署派有筹备委员于文萃、魏象贤。黑龙江省长公署派有筹备委员焦鳞甲、唐明顺。东省特别区行政官公署派有筹备委员杨文绪。执政府内筹备办事处,共设六科:(一)总务科,(二)秘书科,(三)会计科,(四)庶务科,(五)工程科,(六)材料科。”

二、溥仪就任伪执政典礼礼场布置考

关于溥仪就任伪执政典礼仪式流程,已有不少论著述及。本文拟就执政典礼礼场布置一节加以考证、图示。其材料有三:

3月9日第二版载《就职大典之秩序 执政前控广播台》:“满洲国元首溥仪决于今日(九日)午后三时吉刻在首都执政府中就任执政。先是筹备处已将府中点缀装饰,应有尽有,大典礼堂尤极华丽,北侧中间置有宝座,即我元首践祚之所。座前有广播台,元首主宰满洲之初,必藉此台昭告中外。台右台左均有侍从一席,由遗老重臣侍立之地。再前,其右方为满洲国本国来宾席,左方为外国人来宾席,二者之间少前为行政委员席(四人),又前为蒙古王公代表席(四人)。此席前,右方为武官席,左方为文官席,最前为二十名之民众代表席,执政之后,有满外记者席各一。盖以场址较小,故不能容多数民众之入贺也。惟首都各地患遽人满,足徵赞兹新基,万方瞻依,洵开国建业之盛观云。”

溥仪进故宫专家画像 溥仪在长春道台衙门史迹探微(1)

图2.就任礼场之布置(中央即正位)

3月11日头版载《执政就任大典盛况续志:穆穆棣棣崇呼万岁 国玺恭呈外宾外祝》:“执政就任大典经过已志昨报,兹接专员详细续报如下。……各新闻记者通信社特派员亦于午后三时前先后入府,至三时由张燕卿、王大中引导各员入班。第一排行政委员会委员,以次为现职文武官,三排为各地代表,最后为来宾席。”

结合图2照片及相应描述可知,典礼会场设在道台衙门内的一座大堂内,背北面南,颇形隆重。

综合此节文字及照片资料,溥仪就任伪执政典礼礼场布置如下图所示:

溥仪进故宫专家画像 溥仪在长春道台衙门史迹探微(2)

图3.溥仪就任伪执政典礼礼场布置示意图

三、《盛京时报》所载溥仪在道台衙门期间的主要政务史迹

(一)伪满建国政务

从1932年3月8日到1932年4月3日,溥仪在吉长道尹衙门改装的伪临时执政府待了26天[1]。3月8日,签发了“特任状”和伪满“执政府内设机构及任命令”等。伪满执政府则发布了《教令》第一号:《政府组织法》,俨然一个新成立的傀儡政权开始运作了。3月9日,伪满政府宣布1932年3月10日至12日为“建国庆祝日”。东北各城市都扎了花牌楼,开了提灯会,以此庆祝“建国”(载于3月12日《满洲国家成立典礼声中各地庆祝形形色色》)。上午9时,溥仪就任伪满执政后第一次任命“执政府”大员,主要人物是如下15人:伪满“国务院总理”郑孝胥、“参议府议长”张景惠、“民政部总长兼吉林省长”臧式毅、“参议府参议”罗振玉、“外交部总长”谢介石、“财政部总长兼吉林省长”熙洽等伪满高官,在“参议府”举行了就任仪式(任命名单载于3月11日)。3月11日溥仪颁布了《政府组织法》(载于3月12日第三版《满洲国法令辑览》)、《政府组织表》(载于3月12日四版),《参议院官制》、《国务院官制》、《监察院法》、《保障人权法》、《国务院各部官制》、《省公署官制》(载于3月13日《满洲国法令辑览(续)》)等一系列的法律。11日夜溥仪召见了“执政秘书”陈曾寿,在卧室(原清朝吉长道尹衙门起居室)谈话。溥仪说:“我现在有三个誓愿:第一,我要改掉过去的一切毛病。陈宝琛在十多年前就说过我懒惰轻佻,我发誓从今永不再犯;第二,我将忍耐一切困苦,兢兢业业,发誓恢复祖业,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第三,求上天降一皇子,以继承大清基业。此三愿实现,我死亦瞑目。”[2]12日,伪满执政府以谢介石“外交部总长”的名义,向日、英、美、法、德等12国家发出《独立宣言》,要求各国对伪满给予外交承认(参照3月15日第四版《满洲国独立对外宣言今明日正式发表》)。

(二)伪执政府、国务院政务

3月11日第二版载《各院部长已正式任命 十日午前九时均就任矣》:“执政业已就任,各院部长亟应任定,乃于十日午前九时以执政令正式任命,即在首都参议府隽星就任式,计各院部长如下:执政府侍从武官长张海鹏、侍从武官金卓、侍从武官艾迺芳、侍从武官德楞额、文官长宝熙……”3月12日第四版载:“执政于十一日任命如下:京师警察总监修长余,陆军少将宪兵司令德楞额,京师特别市市长金璧东”。3月15日第四版《执政府之内部组织草定》载:“长春特讯:满洲国执政就任后,执政府内部之组织积极筹备、节节进行,探闻府址设在吉黑榷运局旧址(俟重修毕迁入)。现假设市政府旧址内秘书处、内务处、军咨处、警备处。以上除军咨、警备两处之组织大致如下:秘书处分设三科:(一)总务科,(二)通译科,(三)庶务科。内务处分设六科一厅:(一)总务科,(二)典礼科,(三)会计科,(四)库藏科,(五)私产科,(六)庶务科,(七)承宣厅。闻秘书、内务两处处长,已内定有人,微闻为荣、宝两氏云。”3月15日第四版载《新国家国务院临时之组织》:“满洲国国务院业已开始办公,其院址现假设执政府内前大厅南室,将来俟执政府迁移后,院址即设于现在之执政府内,目前院内仅置秘书处,分设六股办事。兹将各股股长位访录如左:总务股长辜守庸、收发股长许露厚、文书股长顾禔旺、电报股长赵重熙、庶务股长杨桂滋、外交股长王庆三。以上系临时办事之分配,俟院组织法完成,另行规定。此外各部院址组织条例,均在起草中。”1932年3月16日,伪满执政府把作为“国都”的长春,改名为“新京”,并对外公布(参照3月10日第二版《长春已奠首都应改“京师”》)。

(三)安抚满蒙地方

3月18日第四版载《执政饬查各盟蒙王公爵》:“新国家执政溥仪顷因蒙古各盟族王公,世守藩封,竭诚翊戴,值兹就任伊始,自应酌予恩施。现经谕饬国务院转饬各省省长均鉴,顷准执政府秘书处函开。本日频奉执政谕:蒙古各盟旗王公世守藩封,竭诚翊戴。本执政现经就任,自应量予恩施,着交国务院迅即电行各省,立饬蒙旗办事处,将各该盟蒙古王公爵号、姓名、籍贯呈送,勿任漏延为要等因。相应函达贵院查照,迅即办理见覆等因。非此,除函复外,相应电请贵省长查照,转饬蒙旗办事处迅速造册送院,以便转呈勿延为盼,国务院制(十五日)。”3月21日第二版载《执政关心陵寝,将拟派员祭祀》:“长春专讯:前奉天皇宫西院清室办公处处长文启(宗室)于十六日由沈抵长,为谒见执政报告今年永福昭三陵陵寝等事宜,业于十八日上午得晤执政。文氏报告后,执政以事关宗祀,欣悦非常,谓尔等自民国以来待遇甚微,虽由前奉天省政府发给祭祀费,究系无几,竟能苦心照理,并祭祀无缺,诚属关心祖陵,殊属可嘉。当时谕其赶紧回省,速拟祭礼预算书等。俟报到后,即可亲派大员代赴各陵典祭,且谕该氏谓此后仍委其办理,此后该项经费不必求自政府方面,此系个人私务,理应自出可也。……”

(四)首次出巡与建立伪满警察制度

3月25日第二版载《执政出巡城内外视察民情直至旁晚回府》:“长春专讯:溥仪就任以来,锐意刷新政治,就中对于民众之福利特别注意。廿四日为视察民情计,自午后二时半,由执政府乘车出街,先视察附属地,旋观察城里方面西四道街、南北大街、榷运局等,直至旁晚始回执政府云。”3月27日第四版载《溥执政出巡感想:庶民安堵固所不胜欣快,亟改良者亦不少》[3]:“……兹者执政于廿六日发表其巡视后之感想,大略如下:余(执政自称)此番初次巡视国都,实反余豫想。盖民心略呈安定,商民安于其业,目睹此情,甚觉愉快……为安定民心计,有首先完备警察等维持治安机关之必要……”3月29日,伪满“国务院总理”郑孝胥遂即签署《国务院院令》第三号,内容为“新国家成立以后,所有警察管辖权限亟应明令区划俾兹遵守”(参照3月31日第二版《满洲国警察制度已经国务会议可决通过》)。

(五)伪执政府迁移与旧址职能转换

1932年4月3日,伪满执政府迁入新修缮的原吉黑榷运局大院办公。相应的报道载于4月3日第二版《写真说明:执政府竣工迁移》:

溥仪进故宫专家画像 溥仪在长春道台衙门史迹探微(3)

图4.执政府竣工迁移

“旧榷运局内部改造工作,至近顷完竣,国务院乃于一日迁移,执政溥仪及执政府于二日迁移,此图即榷运局内置执政府建筑物。”

4月7日《中央各机关地址确定》:“执政府日前迁移于新址,已志本报,兹据续讯,各机关厅舍,亦业经决定各院部各迁移新址办公,各院厅府部地址如下:……国务院、参议府、总务厅、法制局(位于)商埠地七马路旧市政府”。

综上,参照《盛京时报》相关记载,溥仪在道台衙门的26天基本奠定了伪满洲国的执政体系,溥仪的傀儡生涯及东北三省十四年沦陷史由此开启。

结语

长春道台衙门作为吉林省现存重要的涉日历史遗存之一,由道台衙门——长春市政筹备处——伪满临时执政府——伪满初期国务院、参议府、外交部、法制局——长春解放后的工厂——长春市方志馆(道台衙门博物馆),记录着自20世纪以来我国发生的诸多历史事件[4]。其中,道台衙门作为伪满洲国的起点,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承载了近代长春的社会变迁与治乱沧桑,彰显了独特的文物价值与深刻的警示意义。长春道台衙门除去文物本体内生性的历史、建筑、文化价值外,更重要的便是其拥有的国家主权意义。如果从东北亚以及国际化的视野出发,多向度地评估和发掘涉日遗存所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深入认识和揭露历史上日本侵华的反人类本质,对于捍卫二战的胜利果实,维护正常的国际秩序,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从而提升长春市文物保护的国家层级与政治品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本文以下凡未注明引文出处者,皆引自影印版《盛京时报》。

作者简介:郑文龙,长春市方志馆(长春道台衙门博物馆),吉林长 春 130041

参考文献:

[1]于泾.长春史话(增订本)[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2]韩忠宝.志说长春[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3]李茂杰,张世杰.伪满宫廷秘录[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4]郑文龙.吉长道尹公署旧址建筑风格浅析[J].文学教育(下),201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