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西梅的介绍:智利西梅为何未能续写车厘子神话(1)

导语:智利车厘子,去年春节销量同比暴涨32倍!而智利西梅,从果农、包装厂、进口商到零售商,几乎全部没有赚到钱。进口水果搞不定中国市场,对中国农产品有何启示?

来源:天下网商(id: txws_txws)

作者:倪轶容、编辑:神农岛

智利西梅的介绍:智利西梅为何未能续写车厘子神话(2)

在水果行业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苏峰本,还从未在中国境内,看到过如此之多焦虑的智利人。

这些智利人大多是西梅的出口商家。今年2月起,他们就频频出现在上海、广州等地的大型水果批发市场、超市,打听西梅的销售情况。而他们的脸上,几乎无一例外,挂着凝重的神情。

苏峰本是台湾金果集团的总经理,今年智利西梅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亏惨了”。因为出口数量巨大,市场难以消化,今年智利西梅的价格,只有去年的50%-60%。“从果农、包装厂、进口商到零售商,几乎全部没有赚到钱。”苏峰本说。

智利西梅的介绍:智利西梅为何未能续写车厘子神话(3)

一位智利车厘子种植园主的六个女儿,在他的包装厂里帮忙

2018年,智利打败了包括泰国、菲律宾等在内的强劲对手,成了中国最大的进口水果供应国。这其中,车厘子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尝到甜头的智利,希望在西梅、牛油果、蓝莓等水果上,续写“车厘子神话”。然而,西梅“大败局”,却给了智利当头一棒。

智利西梅的介绍:智利西梅为何未能续写车厘子神话(4)

从云端跌落的智利西梅

西梅原产欧洲,又被称为“欧洲李”,在我国新疆、河北等地都有种植。对中国吃货来说,新疆西梅完成了最初的“启蒙”。

2016年起,在中国和智利经历数次谈判之后,智利西梅入华途径更为便捷。此后,其出口中国的数量直线上升。2018年,智利鲜食西梅的对华出口大约在1.1万吨,今年,该数字已蹿升至超过4.4万吨。

然而,大量涌入的西梅,却在中国意外遇冷。

智利西梅的介绍:智利西梅为何未能续写车厘子神话(5)

一位智利车厘子种植园主,在自己的直升飞机里

走访几家线下超市和生鲜电商平台都表示,今年的西梅有“价格倒挂”的现象,即销售的价格低于进货成本价。天猫上,最便宜的卖家,2斤智利西梅卖27.9元,平均下来不到14元一斤。上海的一家永辉超市,一斤西梅的售价是13.9元;而不少水果摊上散称的西梅,一斤价格不到10块钱,几乎只有去年的一半。

智利人赫南(Hernan Garces)对今年智利西梅在中国市场上的整体表现感到担忧。

赫南的家族,是智利最大的车厘子出口品牌San Francisco Lo Garces(SFG)的拥有者,除了车厘子,SFG还往中国出口西梅、葡萄、猕猴桃等水果。他指出,今年产季,2100个货柜(合约4.4万吨)的西梅,在4周的时间里陆续抵达中国。这意味着,每天,市场上必须要消化掉60个货柜(合约1260吨)的西梅。

但很显然,中国市场上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虽然智利出口商和相关行业协会卯足了劲儿,在线上线下卖力吆喝,但许多西梅依然愁销路,价格一跌再跌。

西梅和车厘子,冰火两重天

作为全球第一大西梅出口国,智利有超过70年的西梅种植历史。不过,一直以来,绝大部分西梅被出口到美国、俄罗斯等地,用来做干果,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进口鲜食西梅的国家。

智利鲜食西梅主要出口公司Giddings Fruit的中国业务开发经理Hermann Mecklenburg认为,和西方人偏好更大果型的李子类水果不同,西梅的尺寸和口感,在中国都很讨巧。此外,中国并没有“西梅适合脱水做西梅干”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

智利西梅的介绍:智利西梅为何未能续写车厘子神话(6)

智利种植园

2018年,整体品质较高的智利鲜食西梅,在中国大卖。和运往美国、俄罗斯等地做干果的西梅相比,当时中国市场上的鲜食西梅,价格是前者的4-5倍。

赚到钱的智利西梅种植园,于是开始了大量的扩张。然而,今年国际干果市场对西梅的需求量没有那么大,因而中国成了智利的“救命稻草”。

正在智利进行采购的苏峰本表示,当下,智利已经没有西梅了,它们全部被运到了中国,或者在驶往中国的船上。但不论对智利种植园,还是中国商家来说,西梅都成了亏本买卖。

同样来自智利,西梅和车厘子在中国市场上的境遇,可谓“冰火两重天”。

智利西梅的介绍:智利西梅为何未能续写车厘子神话(7)

智利水果出口协会在中国商场里做核果推广

车厘子的成功,不仅仅因为它本身是一种色泽诱人、酸甜可口的水果,更因为它赶上了中国消费需求最为旺盛的春节。相比之下,2月到4月上市的西梅,就有点尴尬。

一方面,国人在春节期间,已经极大地释放了消费欲;另一方面,西梅的上市季,和智利油桃,国产草莓等水果重叠,竞争更为激烈。

苏峰本表示,西梅是种易损耗的水果,需要在0℃的环境下保存。一旦在常温下久置,其颜色就会由紫变红,口感也会变差。不过,目前市场上的西梅,包装多为简单的塑料盒,以及散称。相比之下,商家智利车厘子的保鲜技术上投入更大。近年来,随着保鲜膜等新产品的问世,同样是易损耗水果的智利车厘子,保鲜期得到了延长,价格也一路看涨。

智利是中国水果市场最大的赢家吗?

受车厘子等“网红水果”的拉动,2018年,智利已成为中国的最大的进口水果供应国。其表现,甚至已经引发了老牌水果出口国澳大利亚的担忧。

今年3月,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科学部(ABARES)发布报告称,智利向中国大量出口蓝莓、车厘子、核果和葡萄,直接碾压了澳大利亚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从中长期来看,智利在中国市场上对澳大利亚造成的威胁,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严重。”报告称。

对中国农产品三大启示

1、品质一致

不过,以西梅为例,虽然出货量大,但参差不齐的品质,还是让智利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水果连锁零售品牌百果园表示,今年西梅因为增产过快,整体口感比去年有所下降,这也是价格整体走低的重要原因。不过,百果园相关负责人指出,和新疆西梅相比,智利西梅在价格上较有优势,如果在种植上改进,确保口感和品质,还是有市场潜力的。今年2月-3月期间,百果园门店销售了2000多吨智利西梅。

智利西梅的介绍:智利西梅为何未能续写车厘子神话(8)

赫南,父亲(中间)和兄弟一起在车厘子种植园里

赫南觉得非常幸运,自己的家族和中国市场打了多年交道,深知中国人对水果品质日益增长的要求。“中国市场早已过了盲目追逐进口水果的阶段,如今,品质才是王道。”今年,SFG旗下的西梅,因为品质出众,在中国卖出了市场上最高的价格。

2、长期市场推广

除了品质,市场的推广,也颇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推广包括西梅在内的智利核果,今年,智利水果出口协会(ASOEX),在沈阳、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超过60家商场,进行了超过700次试吃活动。不过,这还仅仅是个开始——智利车厘子,花费整整15年时间,耗费巨资,才“搞定”了中国消费者,对智利西梅来说,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牢记消费者认知

西梅虽然叫“欧洲李”,其形状、味道和我国的李子还是有所不同,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有一定的认知障碍,这是一种新的不认识的水果,这与车厘子(中国人把车厘子直接称为大樱桃)和国产樱桃的关系不可相比拟。

其次,李子在我国产量小、消费量小,消费习惯弱,与苹果、梨、香蕉、柑橘等相比,差着好几个数量级。因此,西梅即使带着智利进口的标签,也不会一下热销。

智利西梅的介绍:智利西梅为何未能续写车厘子神话(9)

李子

消费者脑子里原有的认知比产品是从哪里来的,更能影响消费者购买。这是我们做进口水果和区域公用品牌时都应该铭记在心的。

智利西梅的介绍:智利西梅为何未能续写车厘子神话(10)

更多学习,可关注神农岛首席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品牌农业课题组组长、福来战略品牌咨询机构董事长娄向鹏老师的《品牌农业》《大特产》《农产品区域品牌》三部曲专著。

点击阅读神农岛最受欢迎文章

1、月薪10000吃不起的车厘子,是怎么在中国红起来的?

2、马云:如果创建新公司,我会选农业

3、年销100亿袋的胡萝卜证明:沿着旧卖法,一定找不到新市场

4、来自日本,红在中国,日本品种正在危及中国农业?!

5、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品类模式,是否陷入误区?

智利西梅的介绍:智利西梅为何未能续写车厘子神话(11)

不够尽兴?猛戳↓↓“阅读原文”↓↓查看所有历史文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