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假”就是“借”的意思)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例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字,本义为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声音相同,被假借为“早”,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又如“张良出,要项伯”中的“要”,代替了邀请的“邀”,应读作yāo,“要”就是“邀”的假借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语文通假字标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通假字标准(语言基础常识通假字)

语文通假字标准

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假”就是“借”的意思)。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例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字,本义为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声音相同,被假借为“早”,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又如“张良出,要项伯”中的“要”,代替了邀请的“邀”,应读作yāo,“要”就是“邀”的假借字。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通假的原则是两个字的语音相同或相近。这里简单提一下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异同。

通假字与“六书”中提到的假借字,都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所以从性质来说,并无不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也就是说某个意义有音无字,只好借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例如虚词“而”有音无字,只好借本义为“颊毛(胡须)”的“而”来表示。而“通假”则是本有其字,而在写文章时又借用某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前一种情况,一般称为“造字假借”,后一种情况,一般称为“用字假借”。

我们将常见的通假字加以分析,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系向牛头充炭直。(直——值)

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

3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例:将军身被坚执锐。(被——披)

4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替代。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座)

语文教材涉及到的通假字简录

1“说”通“悦”:高兴。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还”通“旋”:回转、掉转。例: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汤”通“烫”:用热水焐。例:汤熨之所及也。

4“齐”通“剂”:制剂。例: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5“直”通“值”:价钱。例:系向牛头充炭直。

6“止”通“只”:仅。例: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7“要”通“邀”:邀请。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8“帖”通“贴”:粘附。例:对镜帖花黄。

9“火”通“伙”:同伴。例: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10“见”通“现”:呈现。例:胡不见我于王?

11“坐”通“座”:座位。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2“板”通“版”:铸字的模型。例如: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13“诎”通“屈”:弯曲。例: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14“衡”通“横”:与“竖”相对。例:左手倚一衡木。

15“简”通“拣”:挑选。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6“祇”通“只”:仅。例: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17“食”通“饲”:喂养。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8“材”通“才”:才能。例:食之不能尽其材。

19“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吗”。例:其真无马邪?

20“蕃”通“繁”:多。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1“扳”通“攀”:牵、引。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2“反”通“返”:往返。例:及反,市罢。

23“亡”通“无”:没有。例:河曲智叟亡以应。

24“厝”通“措”:放置。例: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25“惠”通“慧”:聪明。例:甚矣,汝之不惠。

26“指”通“直”:一直。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7“畔”通“叛”:背叛。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8“曾”通“增”:增加。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9“无”通“毋”:不要。例:苟富贵,无相忘。

30“拂”通“弼”:辅助。例:入则无法家拂士。

31“具”通“俱”:全、皆。例:百废具兴。

32“属”通“嘱”:嘱托。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33“徧”通“遍”:遍及。例: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34“適”通“谪”:把有罪的人迁调到条件较差的地方。例: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35“唱”通“倡”:倡导。例: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6“以”通“已”:已经。例: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37“被”通“披”:穿。例:将军身被坚执锐。

38“曷”通“何”:什么。例: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39“知”通“智”:智慧。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0“女”通“汝”:你。例:诲女知之乎?

41“屏”通“摒”:摒弃。例:屏弃而不用,其昏与庸无以异也。

42“昳”通“逸”:气度不凡。例: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43“诎”通“屈”:理屈;“距”通“拒”:抵御。例: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之矣,吾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