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惜吾
孟子对孔子的评价极高,他称孔子为"圣之时者",就是能够与时俱进,根据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的圣人。孔子懂得变通,但又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原则和信仰,孟子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孟子把孔子称为"集大成者",就是集各种优点于一身的人。他认为孔子知识丰富,谈吐不凡,说话如同金声玉振。孟子对孔子崇拜不已,说他出类拔萃,甚至说从人类诞生以来,没有像孔子这样的圣德之人。
孟子对孔子的历史贡献也非常肯定,他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便惊惧不已,不敢以下犯上、以臣弑君。在这里,孟子除了崇拜孔子的巨大功绩,也感慨着自己生不逢时,诸侯争霸,却没有圣人改变这个局面。对孔子的声誉,孟子也尽心维护。曾有人说孔子在卫国和齐国时,依附于宦官,孟子坚决否定这个谣传。他说孔子一生坚持仁义,遵循礼制,不会为了谋求官职而依附宦官,如果真那样做了,就不是孔子了。
颜回是孔子最为爱惜的弟子,被历代儒家学者奉为"复圣"。孟子曾叙述颜回的生平经历,他说颜子生当乱世,在陋巷中居住,一箪食一瓢饮,大家都承受不了这样的艰苦生活,但颜回却安贫乐道,怡然自若。所以孔子称赞他。孟子认为,颜回和大禹处世之道是一样的。不论外界环境是怎样的,颜回都保持内心的仁义之道,坚持自己崇高的道德,一般人断不能如此坚毅。
曾子和子思都是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曾将两个人的事迹并举,并做出评价。曾子在武城居住,越国军队进犯。有人劝曾子暂避,曾子嘱咐人不要让别人寄住在自己的房屋里,不要破坏那些树木。当敌军退去后,曾子又立刻回来了。曾子当时在武城,是长者、老师,他不能让自己的学生身陷危险,更不能让他们失去老师。而在敌人退却后第一时间就他回到武城,这样就可以继续教授弟子。
子思曾在卫国居住,齐国军队进犯,有人对子思说:"敌人来了,为什么不快走呢?"子思说:"如果我离开了,谁帮助卫国君主抵御敌人的进攻呢?"子思在当时是卫国的臣子,所以他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与君国共存亡。
孟子评价,曾子和子思,面对相似的环境,但做出不同的选择,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不同。曾子当时是师长,子思是臣子,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符合礼制的,符合儒家要求的,就算他们易地而处,也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公明仪是曾子的弟子,儒家学派的后学之一。孟子在与当时还是世子(王位继承人)的滕文公交谈时,曾提到了他。孟子引用了公明仪的一句话:"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会欺骗我吗?"意思是说公明仪把文王和周公作为自己的老师。文王和周公都是孟子尊崇的圣王,是道统中的古代先贤,可见公明仪选对了老师,得到孟子的认可。
孟子品评各派思想家
杨朱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他重视人本身,轻视外物,强调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不要管过多的事。只要人人做好自己,世界自然太平。墨翟就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孟子对杨朱和墨翟的学说很不满。
孟子说,自从圣王相继去世不复出现,诸侯放肆不羁,不做官的人恣意评论政治,发表见解,杨朱和墨翟的学说横行天下,学者不是追随杨朱,就是追随墨翟。杨朱只重视利己,眼中没有国家和君主,墨翟主张兼爱,是不分父子兄弟。无父无君,那简直是禽兽。孟子对杨朱和墨子的抨击非常激烈,近乎咒骂。这是因为他们的学说违背儒家的礼制和仁义之道,更不符合孟子的大丈夫精神。
许行是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重视农业生产,并且身体力行,过着自力更生的简朴生活。不少人觉得许行这一套生活方式很伟大,纷纷抛弃自己原有的学说,追随许行。有个叫陈相的人,学了许行的学说,来向孟子推销。他认为,再贤能的君主也不能像许行这样,与人民一起耕作、做饭、吃饭,所以许行实在是太伟大了。孟子对此很不以为然,他问陈相,许行用来耕田的器械是不是自己打造的。陈相说,是用种的粮食换的。孟子说,既然许行连耕作也要亲力亲为,那何不自己打铁锻造器械,什么都自己动手呢?话里尽是讽刺。其实孟子这里秉承的,是孔子"君子不器"的思想。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作为有知识有学问的士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们要努力实行仁政,治理国家,教化人民,而不能每天拘泥在农耕的生活里。当年尧舜这样的圣人,也都是依靠仁政,让天下万民安居乐业的,而不是靠与民众一起种田。
公孙衍和张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纵横家与其他学术流派不同,主要从事实际的政治活动。纵横家主要分两派,一是合纵,一是连横。合纵,就是联合诸多弱国共同对抗一个强国;连横,则是联合远方强国,而攻打眼前的诸多弱国。有一次,学习纵横学说的景春,对孟子说,像公孙衍和张仪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大丈夫吧。他们一生气,诸侯都害怕,安居的时候,天下就跟着安宁。孟子却对此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公孙衍、张仪这类人不守礼法,不行仁义,不为天下万民谋福利,而只是追求个人的富贵功名,这是不可取的。
由此可见,孟子认为士人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应该把自己的精神和学问用在传播仁义,造福天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