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8月15日,一位年仅22岁的士兵因公殉职了。那时谁没有料到,这位平凡的士兵从此能和共和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不过是一位普通的公民,一位普通的战士,但几十年间,有众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甚至是几代领导人都为他挥笔题词,号召亿万人民向他学习。在共和国历史上有如此殊荣的,只有他。没错,他就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1)

雷锋,生活在和平时期,没有令人艳羡的业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所做的,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事,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然而一般人难以做到的是,数年如一日的自觉和坚持。不是有个说法嘛: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2)

可以说,雷锋用他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筑起了一座伟大的精神宝塔——“雷锋精神”。它的内涵有:忠于党、忠于人民、为共产主义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

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3)

关心同志、助人为乐、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忘我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

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4)

艰苦朴素、克勤克俭、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牺牲精神;

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5)

坚持又红又专、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专业技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奉献精神。归根起来,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6)

雷锋生于湖南乡间的贫苦家庭,在旧社会,一家人缺衣少吃,过着被奴役、被欺凌的日子。一年内相继失去三位亲人,年仅7岁的他便成为孤儿。

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7)

解放后,是党和政府给了他温暖,给了他关怀,给了他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希望。他先后成为乡镇府通讯员,县委公务员、鞍山钢铁厂工人、沈阳军区工程兵部队的汽车驾驶员。在党的培养下,他不断成长,加入少先队、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立功受奖。他爱党,把党看作母亲;他爱祖国,把战友和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他爱社会主义,愿把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他曾在沈阳军区《前进报》上发表《在毛主席的哺育下成长》、 《我是怎样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 《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等文章,表达了他对党、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和感激。这大概是他能够自觉的、无私的、持之以恒的奉献自己的根源。

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8)

雷锋的优秀品德和崇高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契合,又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面貌和时代特征。所以,当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关于雷锋事迹和雷锋日记的书籍大量出版,各种宣传画、年画、标语口号到处张贴,印有毛主席题词或雷锋名言的各种印刷品铺天盖地,歌颂雷锋的歌曲响彻寰宇。

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9)

这是笔者收藏的部分不同时期不同版本关于雷锋故事的书籍

从城市到乡村,从内地到边陲,无不传颂雷锋的事迹,无不会背诵雷锋日记里的名言警句,无不以雷锋为榜样,做好事不留名。人们的思想面貌和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10)

几十年来,在雷锋精神的哺育下,一大批雷锋式的英模人物成长起来,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强大动力。雷锋精神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的同义词,成为我国精神文明的象征。

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11)

不过,近年来学习雷锋的空气不像以前那么浓厚了。只有到了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才想起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有些年轻人怕是连3月5日是个什么日子,都不知道了。这是令人忧虑的。

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12)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独立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让人世代景仰的英雄。学习雷锋,不应当只是一个时期的活动,雷锋精神不应当只是某一代人的的精神寄托。

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13)

雷锋是不朽的。他的生命定格在22岁,他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形象,注定是年轻、充满阳光、充满活力的。雷锋的精神是永存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学习雷锋一个永远的话题)(14)

雷锋精神的光辉,能够永远照亮人们前行的路。让我们继续大张旗鼓地宣传雷锋,持之不懈地弘扬“雷锋精神”,并且代代相传,永远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