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梅和大庄的爱情故事(不愿屈服权力不能置身世外)(1)

金庸大侠妙笔无方,《笑傲》一部,可说的人物实在太多。正派十大高手,风清扬、方证大师、冲虚道长、令狐冲等等。邪派诸如任我行、东方不败、向问天等等。这些人物耳熟能详,如数家珍。

其实,《笑傲》中藏龙卧虎净是高人,稍不留心就会从字里行间错过。今天要说的,是一位见识高远、低调谦和的隐者,他的武功、眼界,实力稳超五岳掌门,甚至隐隐追比向问天,具有跻身超一流境界的潜力。

今天来说说,隐居西湖的黄钟公,还有他的江南队友们。

梅梅和大庄的爱情故事(不愿屈服权力不能置身世外)(2)

归隐高泉林下,心灰意冷的遁世安闲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高官得作大富大贵,没有人不喜欢大权在握功成名就。但是在中国历史上,确实还有一些人,视功名利禄如粪土,弃权力富贵如弊履。有些人甘愿退位让贤,有些人更是高官厚禄不屑一顾。

江南四友也属于这类隐士,他们眼中的最高境界是艺术追求,世间爵禄尽可抛却,甚至可以闲居终老,这种心境是非常了不起的。只是他们作为隐士并非天性使然,实在是任我行的刚愎暴虐,东方不败的宠佞嗜杀,让他们心灰意冷。

除了教中艰难的大环境,更难接受的,则是教中排挤异己、拉帮结派,搞圈子主义和山头主义,所以四人才有了急流勇退的颓废念头,"讨此差事,一来得以远离黑木崖,不必与人勾心斗角,二来闲居西湖琴书遣怀。"可见,四友所追求的,简而言之就是文人的隐逸情怀。

有此想法的隐士,无过于两种思维:

曲避全道者。比如田园诗人陶渊明,"草盛豆苗稀","带月荷锄归"。用主动行为回避世俗污染,通过平淡的生活方式,寻求心中安宁,寄托傲世情怀。正是曾经的不如意,才造就了现在的心态。从追求豪情转为沉浸嗜好,正是晋代"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逍遥风骨所至。

去危图安者。四友隐居梅庄,并非主动争取,而是被动接受,是被迫寻求安全的一种无奈之举。无论怎样,他们毕竟享有了十二年之久的安闲生活。中国文人,性情中都有十分细腻敏锐的内心,这种细腻和敏感,成为他们更加努力达到回避世俗的动力,九死南荒吾不恨,此心安处是吾乡。

梅梅和大庄的爱情故事(不愿屈服权力不能置身世外)(3)

"无欲则刚",西湖狱卒的最佳人选

任我行的马失前蹄,始自传授东方不败《葵花宝典》,惨遭特殊照顾,被安排到了西湖湖底颐养天年。东方不败心思缜密,他深知任我行的综合实力,也知道一旦"虎兕出于狎"的后果,恐怕无人可以承担。于是,特别在西湖岸边建造梅庄,用于掩藏地底囚牢。

在典狱人员的选择上,东方不败也是竭尽脑汁、多方考量,才选中了江南四友,丹青生、秃笔翁、黑白子,以及他们的老大黄钟公。自古行使监管职责,首要便是稳妥可靠。东方不败看中他们四兄弟的,恰恰是这一点。

如果把日月神教看作是一个体制,无论是忠诚勇猛的童百熊、审时务实的上官云、精干市侩的鲍大楚、桑三娘之流,都有不可免俗的需求,对名利地位的渴望,虽然采用手段不同,但是理想却殊途同归。对这样的人,在东方不败、任我行面前,都有明显弱点,利用得当,即可很好控制。对于江南四友,尽管他们有文人固执的操守,但是只要给予合适的环境,他们也会乖乖听话。

典狱一职,在体制内属于典型的边缘化岗位,就像库管、史官之流,立功晋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样的岗位,既要踏踏实实的去做,又要不计自身前途,说起来,并不好找。可是,偏偏就让东方不败找到了,而且一下子就是四位。

《礼记·乐记第十九》有云,"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东方不败是人中龙凤,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作为一个无欲无求的人,是没有缺点的,一个没有缺点的人,才是不可被战胜的。

江南四友恰好是这样"无欲无求"的人,虽然不能达到"无欲则刚"的更高境界,但是他们的欲求,却也不是那种世俗物质随随便便就可以满足的,因此相对而言,已经是绝佳人选。不管是玩艺术的时候顺便做狱卒,还是做狱卒的时候顺便搞艺术,总之两厢其便互不耽误就好。

梅梅和大庄的爱情故事(不愿屈服权力不能置身世外)(4)

玩转领导艺术,日月神教的驭下术

任我行统御属下,简单粗暴,除了三尸脑神丹,其实他的方式很直接,好则万事如意,坏则脑袋落地。所有的东西,都是明面上,而且他对下属都说的很透,跟着我如何,背叛我如何,完全由你定。选择权在你,决定权在我。

东方不败则不同,从书中的侧面描写,可见一二。童百熊是跟他拜把子的过命交情,而且力挺他教主上位,始终忠心不改。即便是东方不败最后因为男朋友杨莲亭要杀他,童百熊愤怒不已,但是言语中依然对东方不败充满忠诚。这可不是一般的驭人之术,比起三尸脑神丹高明得多。秘诀就在"情义"二字上。

在任我行时代入教的江南四友,却甘心情愿为东方不败看守自己的老主子,恐怕也是中了东方不败的"情义"毒,这在高高在上的东方眼中,自然看得清清楚楚。不是有句话,叫做"领导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东方不败,他对手下的大小人物,品质秉性都了然于胸,谁适合做什么,心知肚明。

既然需要"无欲则刚"的艺术家去做狱卒,教中的艺术家还有很多,除了任大小姐不能被安排去做狱卒,那为什么不是曲洋或者绿竹翁?他们也有同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想来,他二人在东方看来还有缺憾。

前者如曲洋,对艺术的追求极尽癫狂,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心一意跟着正派高手刘正风搞创作,缺少基本的"职业操守",如果被委以重任,哪天扔下地牢钥匙,跟着刘正风跑了,岂不是糟糕大吉。

后者如绿竹翁,他的武功自不必说,弱点在一个"忠"字上。忠心还不好吗,有时候确实不好。绿竹翁称任盈盈为"姑姑",只因他的师父叫任我行"师叔",能够放弃魔教地位,专心侍奉任盈盈身旁,可见其与任我行关系匪浅,这样的人岂能用他看守西湖,最后必然变成监守自盗。

思来想去,教中能够安分担任狱卒,也只有江南四友可以勉为其难。当然天下哪有绝对"无弱点",只是这四个人相对来说,嗜好比较高明,喜好的东西又是天下少有,比较难以被打动罢了。

梅梅和大庄的爱情故事(不愿屈服权力不能置身世外)(5)

不可小觑的江南四友,黄钟公独占鳌头

即使如此,西湖梅庄仍然不是什么轻易来去的所在。江南四友武功高强,黄钟公更有其他过人之能,使得自诩为"天王老子"的向问天,也要忌惮三分,不然何苦要挖空心思计谋取胜,去找什么溪山行旅图、呕血谱、率意贴、广陵散,直接硬闯梅庄救人不是更方便。

且不说江南四友的老三、老四,单说老二"黑白子",任我行的评价是"老二玄铁棋盘上的功夫,那可是真材实料",当听说令狐冲能够连续攻击四十多招,而逼他无法还击,也要吃惊不小,虽说是为了凸显独孤九剑,但也反映出黑白子在任我行心中至少不算庸手。然而黄钟公作为团队老大,其武功如何,书中采取隐写的方式,通过黑白子的感受,表现出实力的确不凡。

在黄钟公将高深内力灌注琴音,催动"七弦无形剑"时,黑白子早已熟知大哥的武功路数,仍是无法抵抗。事实上,三位庄主的武功内力之深厚,以令狐冲的眼界看去,"似乎不在桃谷六仙和不戒大师之下",可是他们根本跟黄钟公根本没法比。

面对黄钟公的琴音绝技,书中写到,"黑白子深知黄钟公这门功夫非同小可,生怕自己内力受损,便退到琴堂之外。……,琴音经过两道门的阻隔,已几不可闻,但偶尔琴音高亢,透了几声出来,仍令他心跳加剧"。到了后来,三位庄主面对琴音威力,"琴音铮铮大响,琴音响一声,三个人便退出一步,琴音连响五下,三个人不由自主的退了五步。"丹青生想要进去求情,黑白子直说"进去不得",话语中含义"太危险,去不得",可见黄钟公招数发动之后,真有"生人勿近"的威力。

由此可见黄钟公实力之一斑,所以他得到任我行"内力不错"的肯定,须知即使一派掌门余沧海之流,任我行都看不在眼,更别说得一句好评。而东方安排黄钟公看守任我行,是否也有考虑黄钟公的实力,能够克制任我行雄厚内力的因素呢?

梅梅和大庄的爱情故事(不愿屈服权力不能置身世外)(6)

琴棋书画,隐士自有其品性高洁

与其他三友相比,黄钟公又不止武功强悍,他的眼界也是超一流。当他为令狐冲诊脉分析病症时,虽然对这种莫名其妙的伤情也无可奈何,但是他的经验见闻却非常人可比,给令狐冲指点了一条正确的明路,"我修一通书信,你持去见少林寺掌门方证大师,如他能以少林派内功绝技《易筋经》相授,你内力便有恢复之望"。不得不说,《笑傲》全书中,直接点明易筋经能够挽救令狐冲性命的,实在没有几个人。方证大师算一位,冲虚道长算一位,再有就是这位黄钟公了,这番见识就足以令人钦服。

然而这位隐居太久,已经忘却"姓名"的老人,他的人脉却又是非常人所及。黄钟公对令狐冲说明易筋经妙用,然后娓娓道来,"这《易筋经》本是他少林派不传之秘,但方证大师昔年曾欠了我一些情,说不定能卖我的老面子",平常一句话,真有十足的份量,以少林方丈大师的尊位,天下第一门派的威望,居然也欠了黄钟公一些人情。这份关系,比起秃笔翁和平一指的交情,单以江湖价值看,不知高出多少倍。

即使黄钟公自知"对方肯不肯答允,却是难言",但这人情,居然存在换来少林不传之秘诀的可能性,可算得上《笑傲》一书中神来之笔。所以,黄钟公的考虑,即便不能成行,也应当不是人情不到,而是门户规则不予,这却是他不能左右的了。

江南四友中,黄钟公的心性以及骨气也是第一。黄钟公能与少林方丈方证大师存在交情,甚至能一纸书信索要少林绝学易筋经,可见其在江湖中声名极好,为人友善,才能得到方证大师垂青。

任我行以三尸脑神丹要挟众人时,黑白子最先屈服,随即秃笔翁和丹青生也屈服淫威,只有黄钟公宁死不屈,不想以高洁之躯再受制于人,遂以匕首自尽,将广陵散琴谱还给令狐冲,足见其临终之际傲骨犹存。

梅梅和大庄的爱情故事(不愿屈服权力不能置身世外)(7)

江湖政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金庸在1980年《笑傲江湖·后记》中写道,"不顾一切的夺取权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况"。他是把它当做政治小说来创作的,其中五岳剑派是一党,日月神教又是一党。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中写道,"参与政治活动,意志和尊严不得不有所舍弃。事实上,以道德标准衡量政治人物是欠妥的,因其必然以本派利益为重。"政治,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人生中不可回避的大事。把江湖帮派作为一个党团组织,这足以解释江南四友的幻灭。

如此高手,为什么会被鲍大楚一击而溃呢,这并不是单纯的个人实力所决定的。书中写到,"那老者这三下出手,实是不折不扣的偷袭,脸上笑吟吟的甚是和蔼,竟连黄钟公这等江湖大行家也没提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只因为鲍大楚代表的是日月神教,江南四友无法抗衡,也没想到要反抗,这就是组织的力量。

但凡蓄谋要针对某人发动攻击,都是谋定而后动的针对性打击,是精心策划的结果,务求一击成功。当四友面临鲍大楚质问的时候,面对的不仅是教中派来的人,而是神教针对四友的组织行为,直接面对着来自组织的强大威慑力。作为江南四友,在气势上,已经未战先败,屈居劣势。

东方不败安排鲍大楚去对付江南四友,原本就不是给他们解释的机会,恐怕已经面授机宜,如果四友反抗,更有许多应对,有了东方不败的指点,鲍大楚岂能不手到擒来。从这一点上看,江南四友的"一招败",实际上不是败给了魔教长老鲍大楚,而是败给了他所代表的幕后组织"日月神教",更是败给了这个组织的最高统率东方不败。

所以黄钟公在留下"十二年来,清福也已享得够了。人生于世,忧多乐少,本就如此……"的遗言后,坦然而去,"既无门人,亦无子女"。金庸在构思《笑傲江湖》的时候,想必也把这种人类社会独有的因素都考虑在内了。

梅梅和大庄的爱情故事(不愿屈服权力不能置身世外)(8)

(原创作品,版权属于头条号"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欢迎转发,不接受搬运式抄袭转载。文章相关图文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公共资源,侵权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