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合肥在众多徒弟的怂恿之下开了一个渔具店,毕竟自封了“大师“”称号,所以开这个渔具店规格就必须比别人的高一点,崔合肥在渔具店密集的花市上租了一个150平米的铺面,市场上最高档次的渔具店在崔合肥的精心雕琢下开业了。

渔具实体店在网络销售的冲击下本来就生存困难,在一个本来就有几十家渔具店的市场上在开一家渔具店本来就很困难,但崔合肥以及众多的徒弟任务按照自己的影响力应该客户经营的很好。


合肥有没有24小时渔具店(崔合肥这次栽了个大跟头)(1)

错误的定位就注定的未来的困境

渔具店选择的市口在市场上可以说算最好的位置了,也是面积最大的渔具店之一,店里的装修也相对考究,把家里的红木茶几都搬来了,搞了一个钓友交流的区域,说白了就是徒弟们来喝茶的地方。

按照我对市场的了解,这个铺面租金不会低于80元每平米,也就是说每个月租金超过12000元,店里还顾了两个营业员,估计工资不低于7000元每月,这样一算渔具店每月开支不低于20000元。不知道崔合肥是怎么想的,20000元开支对一个渔具店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高成本的经营模式也为未来倒闭埋下了祸根。当然也有可能是崔合肥在众多徒弟簇拥下已经产生了虚幻,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

都这么熟了,人家开业我总是要去捧个场啥的,开业第三天我路过崔合肥的渔具店,好奇心驱使我一定要进去看看,装修的档次确实不错,销售的渔具品牌也很高端,有高端的日本货专区,有国产的高档杆区,还有就是崔合肥定制专区,给人的感觉就是高档。中间摆放的浮漂和鱼线专区也是目前我知道的最好的品牌了,鱼线就没有低于60元每盘的,总之就是高档大气。进门了总要捧个场的,买点蚯蚓总是不合适的,算了来十包老坛吧。

合肥有没有24小时渔具店(崔合肥这次栽了个大跟头)(2)

对市场的竞争认识的不充分,让熟客产生了抵触

崔合肥见我来了到是客气,“兄弟刚开业就来捧场,今天我不赚你钱,搞一支黑杰克吧。别人拿至少2500,给你2100吧”。我心里本想着前两天隔壁渔具店给我报价是1900,难道是还为了“樟脑丸打窝”的事情耿耿于怀?我也礼貌的感谢了一下,回绝了。最后买了20包老坛,花了我200元。想想隔壁的渔具店其实我只有花160元就能搞定,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估计下次我是再也不会进这个店了。

其实我能理解崔合肥,他确实不容易,因为每天需要赚700元才能维持生存。也就是说每天营业额必须达到1500元以上才能勉强的活着,其实对一个实体店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这本来就是一个矛盾,赚钱是必须的,但是赚钱的时候也必须要考虑到实际的市场的情况,跟随着市场的脚步并且坚持差异化经营才有出路。崔合肥这种脱离了市场的销售行为确实在伤害着客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客户的复购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回头客。


合肥有没有24小时渔具店(崔合肥这次栽了个大跟头)(3)

积累的粉丝群体不够庞大,人设不够稳重

公正的说崔合肥钓鱼水平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库钓功底还是很稳重的。虽然我经常调侃他,但是在水库我确定他的基础能力还是在我之上的,最起码他钓鱼次数是我的数倍,实战经验比一般钓友丰富。正是因为有这个能力,崔合肥才有了众多徒弟。也不知道是崔合肥自己主动包装的还是被徒弟们主动帮他包装成了“大师”。既然是大师就得装,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另外这帮徒弟也是个肯,每次嘚瑟嘲讽别人的总是少不了他这帮徒弟,大师的口碑并不好,用时髦的话就是人设并不行。崔合肥始终被徒弟们捧着,可能也是一叶障目,错误的认识了自己的粉丝群体足够庞大。这次开渔具店了,估计他会有切身体会。

合肥有没有24小时渔具店(崔合肥这次栽了个大跟头)(4)

崔合肥的渔具店在开业没有满周岁的时候夭折了,预料之中的事情。别人开店能赚钱,是因为别人从业多年,有合适的渠道和客户基础。花市上还有一家规模比他还大的店,老板和我说他的零售只有能保证正常房租和人员工资就知足了,他经营这么多年代理了很多品牌产品,主要盈利点还是批发业务。实体店只是为了展示而已。另外他们在渔具市场摸爬滚打多年,并长期和客户直接接触,对客户的需求了解的更透彻,有针对性的选择经营的产品。

合肥有没有24小时渔具店(崔合肥这次栽了个大跟头)(5)

总结:渔具店经营看上去无门槛,但是真的经营起来有很多细节需要去斟酌。这年头实体店真的不容易,大家还是要理性的支持一下实体店当然实体店更要理性的对待一下您的客户。

关注浩哥说鱼,下一篇《高毛利是渔具实体店的无奈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