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农村俗语:“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败儿”,有道理吗?

其实这句话放到今天,可能很多小孩子是经历不到的了,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会对孩子进行打骂,就算是孩子犯错,也会进行口头教育,很少再对孩子进行批评,因此很多孩子对其可能不是太能理解,但这样一来很多孩子反而不成器。

看似棍棒教育比较粗暴、野蛮,但却是古人常用的一种方式,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比如说60后、70后,这些人也可能有过棍棒教育的经历。一旦孩子不听父母的劝导,那就会被父母拿着棍棒教育,还别说,这种方式确实让很多孩子长了记性,能及时的改正自己。

民间家训家贫出孝子(农村俗语棍棒之下出孝子)(1)

尽管父母对孩子棍棒教育,但这些孩子长大后反而不记恨,认为正是父母的管教,才能让自己更好的成长,走上更正确的人生之路上,如此一来生活品质也就会变得更好。在农村人的眼里,依靠棍棒教育会让孩子不走弯路、错路,能够将身上的顽劣恶习改正,这样离成功更近一步,这些人也显得更优秀一些。

民间家训家贫出孝子(农村俗语棍棒之下出孝子)(2)

长大后,他们懂得父母的恩情,知道父母的不易,自然是会孝顺父母,不会对父母有任何意见。而棍棒,说到底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得以改正自己的缺点罢了,并不是以惩罚为目的。

反而,如果母亲对孩子多有溺爱,不去指证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什么事情都惯着孩子,那显然是不正确的。这样的话,只会让子女没有什么顾忌,对父母也不会太有爱。

民间家训家贫出孝子(农村俗语棍棒之下出孝子)(3)

当然慈母底下多败儿,意思只是大部分孩子会学坏,还是有一些孩子能够懂得如何去让自己更出类拔萃。这还源于一个家庭的家风,那些家风好的家庭,孩子会自觉的约束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出色,因此这句俗语,还需放在不同的家庭中去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