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红楼梦》中这几个性情刚烈的丫鬟,你最喜欢哪一个?

文/郑剑

林徽因最痛苦的一次(林徽因一生的疼痛竟是一位女性)(1)

【作者简介】郑剑,笔名寒冰,中学语文教师,白水县作家协会会员。喜欢在书斋中安静地读书,喜欢在阳光下自由地行走,更喜欢把自己的思考点化成芬芳的文字,分享给我的学生,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是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的真实写照。

林徽因是诗人,美丽,多情,浪漫,热烈,是爱与美的化身。林徽因是学者,聪慧,睿智,执著,坚韧,是智慧和坚强的别称。人们仰望她,敬慕她。她拥有徐志摩热烈的爱恋,拥有梁思成温柔的呵护,拥有金岳霖默默地守望。

她的幸福,像一树一树的花开,灿烂明亮;她的生命,如六月盛开的莲花,洁净清雅。但是,有谁会懂得她心中的疼痛,像一根刺,让她的心时时流血流泪。这份痛就是她的母亲何雪媛。

林徽因最痛苦的一次(林徽因一生的疼痛竟是一位女性)(2)

(四岁的林徽因)

(一)因为母亲,林微因失去了完整的童年

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来自浙江嘉兴的一个小镇,然而,江南轻柔的绿水并不曾带给这个女子一点点的温婉和柔媚。她的父亲是一个小作坊主,家庭还算殷实,何雪媛是家里的小女儿。

她沒有上过学读过书,不会吟诗作画,也不会弹琴下棋。因为是家里的小女儿,又不免被骄惯,而多了一些骄横。既不温顺乖巧,又不知书达礼,何雪媛很难讨得丈夫的欢心。而她又不善女红,不擅理家。婆母游氏却是大家闺秀,擅长女红,喜欢读书,又工于书法,所以,何雪媛又很难讨得婆母的欢心。她虽生过一男两女,但只有一个女儿活了下来,在重男轻女的时代,何雪媛又因此招来公公的不满。

林徽因最痛苦的一次(林徽因一生的疼痛竟是一位女性)(3)

旧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何雪媛传嫡无望,结婚十年,林长民迎娶了上海女子程桂林。程桂林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温良柔顺,乖巧伶俐,又一连生了几个儿子,使林家上下都很满意,林长民也自称“桂林一支室主人”。林长民独宠程桂林,几乎忘记了何雪媛。

林徽因和母亲何雪媛被撵到了后院,住着小房子。

林长民很少到后院来,偶然一至,听到的是何雪媛的埋怨,两人又不免吵架。在林徽因童年的记忆里,父母在一起,没有恩爱,沒有温情,只有无休至的吵架。后来,林长民几乎不再踏入后院,后院只剩下母亲的怨恨和诅咒。

林徽因最痛苦的一次(林徽因一生的疼痛竟是一位女性)(4)

(1916年,12岁的林徽因和同学的经典合照。右一为林徽因)

孤单清冷的生活使母亲的脾气越来越坏,常常让林徽因悲伤和困惑。所幸林徽因聪明伶俐,乖巧懂事,得到祖母和父亲的喜爱和悉心教导。但是,当年幼的林徽因每天从热闹的前院回到清冷的后院,看到郁郁寡欢的母亲,她的心情就异常沉重。

她心疼母亲,却恨母亲的不争气;她爱父亲,却恨父亲对母亲的无情。她一面要宽慰母亲,一面又担心失去父亲的宠爱,她夹在父母之间,承受着无尽的苦痛。这一切使她失去了孩子的天真烂漫。

童年生活对于林徽因来说,阴郁多于晴朗。

父亲和母亲在她的生命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父亲那边,是明朗的、热烈的、崭新的;母亲这边,是阴郁的、沉寂的、守旧的。两个迥异的世界,在林徽因的生活里交替上演着人生悲喜剧,它让林徽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母亲怀里撒娇,也不能承欢于父亲膝前,更不能牵着父母亲的手享受天伦之乐。而她的聪慧与敏感使她早早封闭了她的烂漫童心,早慧的她更加早熟。

林徽因最痛苦的一次(林徽因一生的疼痛竟是一位女性)(5)

(二)因为母亲,林徽因放弃了自己的爱情

1920年,林微因随同父亲林长民来到英国,结识了诗人徐志摩,两个人在温暖的壁炉前,谈诗歌,说戏剧。在碧波荡漾金柳依依的康河里,他们泛舟歌吟,徐志摩情浓情蜜意,林徽因情窦初开,他们沉溺在爱河里,享受着爱情的甜蜜。

但是,在他们之间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徐志摩是有妇之夫。他的妻子是张幼仪,并有一个两岁的孩子。林徽因是独立的现代女性,不愿做别人的小妾。所以,她要求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只有自由的徐志摩才能得到她完整的爱。

林徽因最痛苦的一次(林徽因一生的疼痛竟是一位女性)(6)

但是,当她见到怀有身孕的张幼仪,她犹豫了,她动摇了,她看到孤独无助柔弱无力的张幼仪,好像看到自己的母亲。孤独怨艾的母亲让她心疼,而另一个女子又将重复母亲的悲剧,这是她的罪过,而且,还有一个年幼的孩子和一个未出世的孩子,将要失去父亲,失去父亲的关心与爱护,这也是因为自己。

一个女子和两个孩子的命运,与母亲和自己,何其相似?当年,二娘夺走了父亲所有的宠爱,母亲独守空房,在怨艾和忧郁中捱过一个个孤寂的白天和黑夜。母亲有什么罪过,张幼仪有什么罪过,她却要承受无边无际的痛苦;孩子有什么罪,却要失去父亲,失去父亲的爱。林徽因记得自己小小的心灵,承受了怎样的苦痛。那时候,她不能怨恨二娘,还要小心的照顾二娘和她的孩子,她希望自己的忍耐能为母亲争得一点点家人的体谅和关爱。

林徽因最痛苦的一次(林徽因一生的疼痛竟是一位女性)(7)

而今,自己却无情地夺去了一个女子的丈夫,两个孩子的父亲。也许,真的是自己错了。林徽因突然醒悟了,她毅然决然地离开徐志摩,离开英国,跟随父亲回到国內。但是,徐志摩终究离婚了。后来,对张幼仪的愧疚伴随林徽因的一生,在她生命的最后的日子里,她特意让人找来张幼仪,也许,她是想表达自己的愧疚和歉意,那时,她已不能说话,张幼仪沒有听到她的表白,但她原谅了林徽因,她说过,她不恨林徽因。

母亲的遭遇影响着林徵因,让林徽因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从某种层面上,母亲何雪媛也是林徽因最终选择嫁入梁家的催化剂。1925年,林长民不幸死于战乱。通知林徽因这个坏消息的人是梁启超。当时,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美国留学,经过了一段性格上的碰撞和磨合,但在精神层面,梁思成未必能充分满足林徽因的需求。她内心深处,一直为徐志摩的事纠结着。

林徽因最痛苦的一次(林徽因一生的疼痛竟是一位女性)(8)

(林徽因与泰戈尔)

可父亲去世,林徽因失去了经济依靠,几乎变得毫无选择。梁启超在给梁思成的去信中这样写:“万一不行,消息若确,我也无法用别的话劝解她,但你可以将我的话告诉她:我和林叔的关系,她是知道的,林叔的女儿,就是我的女儿,何况更加以你们两个的关系。我从今以后,把她和思庄一样看待,在无可慰藉之中,我愿意她领受我这种十二分的同情,度过她目前的苦境。”

梁启超的保证,是帮忙,也是束缚。梁家的帮助,除了以身相许,林徽因似乎无以为报。更何况,林徽因经济上尚未独立,她还有母亲需要赡养。

对于突如其来的打击,何雪媛手足无措,她一辈子靠别人吃饭,在儿女婚事上,也便丧失了发言权。梁启超问她有什么话需要转告林徽因,她只说:“没有,只有盼望徽因安命,自己保养身体,此时不必回国。”安命,何雪媛一辈子做得最多的,也只是安命而已。

因为生计,因为母亲,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再无回旋的余地。

林徽因最痛苦的一次(林徽因一生的疼痛竟是一位女性)(9)

(三)因为母亲,林徽因常常陷入烦恼之中

林徽因结婚之后,母亲就随自己一同生活。母亲在林家是孤独的,寂寞的,她埋怨发牢骚,或者发脾气,从来沒有人理会她,甚至佣人都离她远远的,她只能自怨自艾。但在女儿的家里,她似乎找到一些主人的感觉,面对女儿,面对佣人,面对寄住在女儿家里的程桂林的儿子,她常常发脾气,以表达她的不满。

程桂林的儿子林恒从福建北上,准备考清华学校,那段时间,他住在姐姐家里。林徽因和弟弟感情很好,生活上对他也非常照顾。母亲就很不高兴,母亲觉得,林恒的母亲夺走了自己的丈夫,夺走了自己的幸福,现在她的儿子又来占自己女儿的便宜。

林徽因最痛苦的一次(林徽因一生的疼痛竟是一位女性)(10)

所以,她时常找林恒的麻烦,闹得很不愉快。

林徽因在给费慰梅的信中说:“最近三天,我自己的妈妈把我赶进了人间地狱。我并没有夸大其词。头一天我就发现我的妈妈有些精神不振。家里弥漫着不祥的气氛,我不得不跟我同父异母的弟弟讲述过去的事,试图维持现有的亲密接触。晚上就寝的时候已精疲力竭,差不多希望我自己死掉或者根本没有降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那早年的争斗对我的伤害是如此持久,它的任何部分只要重现,我就只能沉溺在过去的不幸之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林徽因和梁思成,带着孩子,还有何雪媛这位老母亲,辗转南下。苦日子接踵而来,林徽因忍受着,抗争着。

林徽因最痛苦的一次(林徽因一生的疼痛竟是一位女性)(11)

(在李庄)

在四川李庄,林徽因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她几乎被熬干了。可即便如此,何雪媛与林徽因的摩擦,也没有因为苦难而减少。

林徽因说:“我自己的母亲碰巧是个极其无能又爱管闲事的女人,而且她还是天下最没有耐性的人。”

母亲何雪媛的一生,是“近乎无事的悲哀”,她总是默默的,躲在别人背后,却时不时的,闹出一些脾气,制造一些不愉快,她也许只是缺少爱,或许是想通过训斥佣人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和尊严,或许想通过吵架来获得亲人对她的关注和安慰。

但是,母亲的吵闹除了给自己带来烦恼和痛苦,也给女儿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据说林徽因吵起架很厉害很特别,跟梁思成用英语吵,跟保姆用普通话说,跟母亲何雪媛,则一律用福州话,只有母女两人听得懂。说福州话的老妈妈何雪媛,代表林徽因痛苦的过去,母亲的吵架让林徽因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

林徽因最痛苦的一次(林徽因一生的疼痛竟是一位女性)(12)

(歌剧《 林徽因》)

(四)因为母亲,林徽因临终也不能轻松

1955年,林徽因的身体每况愈下,她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此时,母亲何雪媛身体尚好,但已在古稀之年。病床上的林徽因想到母亲就夜不能寐,自己不久于人世,又能将母亲托付于谁。两个孩子尚在求学,不能照顾年迈的外祖母;母亲与弟弟们无血缘亲情,相处又极不和谐,即使弟弟们的愿意照顾,母亲又怎能安然接受他们的照顾;只有丈夫可以托付。

林徵因知道,梁思成宽厚隐忍,一定会照顾好母亲。只是,照顾把自己的女儿都折磨得无法忍受的母亲,思成要受苦了,她只希望,失去女儿的母亲能安静一点,不会给家里制造太多的不快。

林徽因最痛苦的一次(林徽因一生的疼痛竟是一位女性)(13)

(歌剧《 林徽因》)

这年暮春,同仁医院的玉兰花已经凋落,林徽因的生命也随花而逝,带着为生命的留恋,带着对亲人的不舍,更带着对母亲深深的担忧。

此后,何雪媛随梁思成生活,七十年代初,女婿梁思成又先她而离世,八十多岁的何氏老态龙钟,她不知道女婿已经病故,她的日常生活依赖梁思成续弦林洙女士照料。

九十岁那年,她孤寂地走完她的人生。

林徽因的母亲悲剧地度过了她漫长的一生。她把林徽因带到这个世界,给过她爱,给过她温暖,但也带给她无穷无尽的烦恼,在林微因优雅而高贵的人生里,母亲是她心中最深的疼痛,无以言说。

林徽因最痛苦的一次(林徽因一生的疼痛竟是一位女性)(14)

(话剧《 再见徽因》)

相关阅读:

林徽因怎么看待几个追求者?

民国往事:有一个比张爱玲、陆小曼、林徽因还出名的女子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