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的来临,我们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他们有的是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有的只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那么,什么是房颤?房颤的症状和危害是什么呢?房颤应该如何预防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问题。

心房颤动(AF)简称房颤,它是老年人以及心脏病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正常人的心跳频率是 60~100 次/分,这是由心脏的“司令部”——窦房结控制的,所以节律体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但是当某些因素使心房跳动的频率达到 350~600 次/分,而且极不规则时,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就不能顺序的收缩,而是在极不协调地乱颤,心房便失去了整体有效的机械收缩,从而不能够帮助心脏内的血液泵到全身,就是房颤。

慢性心房颤动并发症动脉栓塞(关注心房颤动谨防栓塞危害)(1)

房颤的临床表现

房颤的临床表现为头晕,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轻则会使人呼吸困难,重则可能会直接晕厥,昏倒。

房颤的危害

1、导致心力衰竭

房颤患者远期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率风险增加,特别是女性患者。与窦性心律者相比,房颤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一倍。心力衰竭患者中房颤发生率增加,房颤使心功能严重恶化。

慢性心房颤动并发症动脉栓塞(关注心房颤动谨防栓塞危害)(2)

2、导致栓塞

房颤易在心脏内发生血栓,主要在心房的心耳内形成。心耳是最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地方。只要房颤持续48小时,心耳内血栓的发生率就大幅增加。新鲜血栓十分松脆,随时可能脱落而“扶摇直上”,经主动脉到颈动脉再到脑动脉而发生栓塞。

3、引发脑梗塞

房颤患者的心脏内容易形成血栓,而房颤又容易使血栓脱落,脱落的血栓随血管运行到脑部,容易引起脑梗塞。所以,房颤患者患脑梗塞大约是心律正常人的4~7倍。

慢性心房颤动并发症动脉栓塞(关注心房颤动谨防栓塞危害)(3)

4、心脏性猝死

快速房颤时,心室率加快,有效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可导致心脏骤停。

5、增加死亡风险

从年龄上看本来可以活80岁,有了房颤后可能只活70岁,甚至60岁;从男女差别上看如果得了房颤,未来5-10年的死亡率,男增加1.5倍,女增加1.9倍。

2月底,我们曾转运一起因房颤形成血栓导致脑梗塞的案件:

2019年1月,陈先生(化名)和李女士(化名)从武汉来三亚度假。1月25日下午,出行一天的陈先生回家后便到小区泳池游泳,没想到,准备冲澡的陈先生晕倒在浴室的门口,怎么叫都叫不醒。

李女士赶紧拨打120急救热线将陈先生送往医院,经过初步检查后,陈先生被诊断为大面积脑梗合并脑出血。

慢性心房颤动并发症动脉栓塞(关注心房颤动谨防栓塞危害)(4)

原来,三个月前陈先生在武汉做体检时被检查出房颤,但他并没有过多去在意,然后不久后便来三亚旅游了。房颤加上旅途劳累从而导致血栓引发脑梗。

随后医院立即给陈先生做了去骨瓣减压手术以及气管切开手术,术后陈先生各项身体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但仍处于昏迷状态。

慢性心房颤动并发症动脉栓塞(关注心房颤动谨防栓塞危害)(5)

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后,陈先生还是没有苏醒的迹象,此时,焦急的李女士只想尽快将陈先生转运回武汉做后续的康复和促醒。于是,在海南人生地不熟的李女士找到经纬航空医疗(OAMA)。

做好这7件事,预防房颤

1、少喝咖啡

房颤患者应避免咖啡因等刺激物,咖啡因摄入过量会导致心跳加快。

慢性心房颤动并发症动脉栓塞(关注心房颤动谨防栓塞危害)(6)

2、保持健康体重

超重会增加心脏负荷,进而增加房颤危险。

3、压力最小化

即使是身体一向健康而且没有心脏问题的人,遭遇巨大压力也会发生房颤。

4、少量饮酒

醉酒损害心脏健康,导致身体脱水、提高应激激素水平,增加房颤危险。

5、戒烟

尼古丁是心血管刺激物,会短时加快心跳,加重房颤危险。

6、控制胆固醇水平

动脉硬化等心脏问题以及高胆固醇都会加重房颤,增加心脏病和中风发作危险。应保持低脂肪、低热量的健康饮食,每天坚持锻炼以控制胆固醇水平。

慢性心房颤动并发症动脉栓塞(关注心房颤动谨防栓塞危害)(7)

7、治疗潜在慢性疾病

睡眠呼吸暂停和甲亢就是两大潜在慢性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房颤。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丁香医生、生命时报

慢性心房颤动并发症动脉栓塞(关注心房颤动谨防栓塞危害)(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