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诗中所描写的焦仲卿与刘兰芝凄美缠绵的爱情故事,让后世无数人感伤泪目,感叹礼教之残酷,人情之冷淡。

​《孔雀东南飞》作者无处可考,通常认为是东汉时期的作品,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在《孔雀东南飞》篇首的序中,对这首诗的创作过程,有这样一翻介绍:“汉末建安中,庐江2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是写谁的(与木兰诗齐名的孔雀东南飞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作品)(1)

也就是说,《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年间的庐江郡。但是诗中所反映的庐江当地的社会生活面貌,以及书中主角之一刘兰芝家的生活情况,又和东汉献帝年间的社会大背景有明显的不同。

孔雀东南飞是写谁的(与木兰诗齐名的孔雀东南飞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作品)(2)

汉献帝建安年间,正是中国历史上进入魏晋南北朝四百年大分裂时期的开始,在农民起义、宦官专权、外戚专权三大顽疾的轮番冲击下,东汉王朝走向覆灭,中国开始进入前“三国”时代:这个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各地割据势力纷纷崛起,国家四分五裂,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而具体到庐江郡而言,这一地区在汉末三国时期是北方的曹魏政权和南方的东吴政权的交界地带,双方在这一地区交战频繁,庐江郡的治所皖城的归属权在战争过程中几次易手。

从《孔雀东南飞》里的描写看,这时候的“庐江郡”看起来非常的和平、宁静。

像刘兰芝这种普通人家的女孩,能过着““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闲适充实的生活,而当地人也过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比较安定的生活。

孔雀东南飞是写谁的(与木兰诗齐名的孔雀东南飞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作品)(3)

从诗中的描写看,刘兰芝家不但生活在一个安宁、平和的时代,而且她家还相当的富裕。

虽然刘兰芝需要“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劳作,但是她的家产却十分丰殷。“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虽然刘兰芝自己自谦的说:“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但从诗中所给的信息看,刘兰芝家并不是当地的贵族或者财主,只是比较普通的人家,这样的人家在汉末天下大乱,魏吴频繁交战的庐江郡能过这样的安宁、富足的生活,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此外,诗中还描写了当地太守迎娶刘兰芝所给出的彩礼以及迎亲仪仗的情况。“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孔雀东南飞是写谁的(与木兰诗齐名的孔雀东南飞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作品)(4)

汉灵帝时期,东汉朝廷曾经公开的向社会上的豪门富户明码标价,卖官鬻爵,其中九卿级别的官爵也只需要五百万就可以买到,处于战火纷飞。

民不聊生年代和地区的太守何以拿出的出三百万只为娶刘兰芝这样一个普通的女子呢?

此前有观点认为,诗中对当地长官郡守“府君”的称谓,是东汉时期特有的。而实际上,一直到距离东汉数百年后的南北朝时期,当时的人们依然称郡守为“府君”,这种记载在《晋书》、《魏书》、《北齐书》、《北周书》等史料中均有记载。

对《孔雀东南飞》成作于汉末之后的南北朝时期的观点早已有之,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他曾经说过叙事诗:“起于六朝,前此却无有”的看法,但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证据支撑《孔雀东南飞》成作于汉末的立论。

这些学者认为诗中有关庐江社会风貌和刘家生活水平的描写,不过是文学性的修辞手法而已,并不一定是社会真实原貌的呈现。

孔雀东南飞是写谁的(与木兰诗齐名的孔雀东南飞究竟是什么时候的作品)(5)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史记·荆轲传》的注解中找到了关键证据,司马贞《索隐》注解《荆轲传》称:“韦昭云:‘古者名男子为丈夫,尊妇妪为丈人。故《汉书·宣元六王传》所云丈人,谓淮阳宪王外王母,即母也。故《古诗》曰:三日断五疋,丈人故言迟。’

这里提到的写有“三日断五疋,丈人故言迟”的“古诗”就是《孔雀东南飞》,而韦昭为三国吴孙皓时人,他称之为“古诗”,说明《孔雀东南飞》三国以前就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