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爸爸,这个题目不会,帮我查一下呗”

几秒钟后,他要的答案便通过检索呈现出来。然后就很欢喜地把答案抄到他自己的作业本上。

朋友们,知识的查找和获取真的好方便。尤其对于中小学生的知识点更是唾手可得。

然而我希望他有些联想,这如同蜘蛛结网一样,多一些线索,多一些方向,这样是不是可以把知识点编织得更牢靠?

今天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做一个简单的演示:演示怎么去探讨一个知识点。因为9岁的孩子真不知道什么叫知识关联也不知道怎么去“打破沙锅问到底”。

最近,我在《资治通鉴》中看到一则关于"董宣强项”的故事。

儿童真正掌握词是在什么时候(带领孩子探索强项)(1)

故事大意:

汉光武帝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董宣(陈留人)担任洛阳县令。皇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事情败露之后便藏匿到了公主家里,官吏们都不敢到那里去逮捕他。后来以为没事了,有一次公主出行就让这个奴仆陪乘。董宣便在公主居住的夏门亭等候,等公主的车驾一出来便立马叫车停下,上前拉住了马缰绳,并用刀画着地,大声地数落公主藏匿凶手的过错,怒声呵斥那个奴仆下车,等到奴仆一出来便杀死了他。公主立即回到宫中向刘秀哭诉。刘秀听后勃然大怒,即刻召董宣前来,准备用刑杖将他打死。

董宣便叩头说道:“我请求陛下让我把话说完再处死我。"刘秀说:“你想说什么?”董宣说道:“陛下圣德,才使汉室得以中兴,而今却要放纵奴仆随便杀人,将来还怎么治理天下呢?我用不着被杖死,还是请让我自杀吧!"说完就用头去撞楹柱,结果血流满面。刘秀急忙让太监拦住董宣,让他当面向公主叩头道歉,董宣宁死不从,刘秀只好叫人强行按着他的脑袋。可是董宣却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赔礼。

公主于是对刘秀说:“你当初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曾经藏匿逃犯,官吏都不敢找上门来;如今做了帝,威权竟然还不能在一个县令的身上行使吗?”刘秀苦笑道:“天子跟平民是有很大区别的啊!”接着便赦免了董宣,说道:硬脖令还不出去!”刘秀特地赏赐董宣三十万两银子,董宣把它们悉数分给了手下的官吏。从此他经常打击豪强恶霸,京城的恶人,没有谁不被董宣震慑的。

儿童真正掌握词是在什么时候(带领孩子探索强项)(2)

原文部分摘录:

宣叩头日:“愿乞一言而死。"帝日:“欲何言?”宣日:“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篓,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日:“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大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日:“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史。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慓。

溯源过程

心想这难道就是“强项”一词的出处和本意吗?出于好奇,在《百度百科》上看到的解释:

儿童真正掌握词是在什么时候(带领孩子探索强项)(3)

从解释中可以看出这更多是“硬”“刚”的含义,跟上文“强项董宣 ”的故事内容基本一致。但我们知道强项更常用来形容实力强或者擅长的方面。这百度百科的解释中怎么没有这个含义,却有“指有竞争力的项目”?因此又翻阅《现代汉语词典》。

《词典》中对强项的解释是:

【强项】①(名)实力强的项目或方面:跳舞是她的~。②(形)项:脖子后部。形容刚强正直,不屈服。

儿童真正掌握词是在什么时候(带领孩子探索强项)(4)

这个解释表达的更准确,也是我们平常理解的词义了。值得注意的是此条中有个语源。而语源恰好就是我看到的《资治通鉴》中的这则《强项董宣 》的故事。只是出处不同罢了。

这时是不是有朋友在纳闷:一则故事不应该出处是一个吗?那到底是《资治通鉴》还是《后汉书》呢?从时间和编录上来看,可以判断出处是《后汉书》。因为《后汉书》,是南朝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史类文学作品,而《资治通鉴》是宋朝司马光编撰的摘录性并创作的作品。时间上前后相差了5百年左右。

《资治通鉴》的写作就是为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其指导思想虽是为帝王政治需要而提供历史参考,但司马光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正史、稗官野史、奏议、笔记、文集、谱录、墓志、碑传、行状等资料三百余种,记载史事翔实、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洗练、故事饶富趣味、场景恢宏、情直意切,被推崇为“前古之所未有”的辉煌巨著,是以“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

儿童真正掌握词是在什么时候(带领孩子探索强项)(5)

结语

至此,也算是对“强项”一词做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了,这里需要提一点,我们经常为了方便,就直接在网上去查询相关解释,但网上的解释又常常解释不够全面或表达不够精炼,因此有条件的话,还是希望家长朋友们多去查阅经过历史检验过的工具书或经典读物。

这篇文章仅仅是一个展示查阅知识,探究知识的过程。要是可以跟孩子这么去探究知识,也许更能体会到知识的乐趣,因为这个探究过程本身就充满好奇和乐趣。

希望友友们可以很好地体会这种探索知识的乐趣。

儿童真正掌握词是在什么时候(带领孩子探索强项)(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