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越剧的听后感(赏越剧红楼梦及一点新体会)(1)

电视剧中黛玉的标准形象

伟大的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而天才的越剧作家将《红楼梦》的情感渲染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近日,再听越剧版《红楼梦》,感慨颇多,深受感染,取几处美句,与大家共飨。

宝玉见黛玉葬花,心疼其日夜悲伤,“不放心的缘故”,唱到“问姑娘眼中能有多少泪,怎经得住东流到春,夏流到秋”,既道出了“还泪”的渊源,又唱出了作为知己的情感。

红楼梦越剧的听后感(赏越剧红楼梦及一点新体会)(2)

越剧中黛玉葬花

后来宝玉知黛玉已死,悲痛的在其灵前追忆黛玉初来贾府的情景“只想是暖巢可栖孤零雁”,说得多么形象生动!再来看一段宝玉在物是人非的潇湘馆与紫鹃的一段柔肠寸断的唱词:

悲痛中的宝玉转身离开了这“黑蚁争穴富贵窠”

比起高鹗续本拖拖拉拉的结局,我更欣赏越剧《红楼梦》凄美的绝唱。

再来看看原著中的核心诗《葬花词》。通读诗词,我们找不出一句积极向上的诗句,哀婉绝望的葬花词早在二十七回就注定了黛玉一生的悲剧结果。但是,问题是,我们通读全本,却没有发现有谁在针对甚至迫害黛玉,至少在贾母去世前是这样的,那么,黛玉又怎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如此严峻的词语呢?

红楼梦越剧的听后感(赏越剧红楼梦及一点新体会)(3)

满腹心事更与谁人说......

我认为,黛玉悲剧的结果,与其悲剧的性格是紧密相连的。痛苦的原因是假的,而痛苦却是真的,这就是黛玉的生活:假作真时真亦假!我们从这个角度看,竟又回到了作者开篇的警语,读红楼,的确其乐无穷。

由黛玉的诗词与结局,我不禁想到了列宁的一句话:“我们的精神不但可以反映一个物质世界,我们的精神还可以创造一个物质世界”。这和我们说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有几分相似,但寓意更加深刻。

你过的生活,就是你想要过的生活,这就是又读《红楼梦》得到的一点新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