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云飞扬,家住六朝烟水间。这里是胖一和雪酱的探游日记,跟您分享诗词旅游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其实,南京乌龙潭的话题,还有太多太多要将。诗词与人文故事,最近会带着胖一再去一次乌龙潭附近。这一次,我们计划打卡乌龙潭旁边的龙蟠里。
龙蟠里素有诗巷的美誉。从这个美称,就能看出,龙蟠里的人文底蕴有多么深厚。
如今,我们先从龙蟠里的惜阴书院讲起。
清道光十八年,时任两江总督陶澍,在清凉山支脉盋山南面的龙墦里为自己家眷盖了房舍,取名为“盋山园”。
同时,陶澍奏请朝廷在自己的园内四松庵的旧址上辟建书院。
书院取名“惜阴书舍”,出自东晋陶侃的“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诗文中的“惜阴”
北宋刘攽诗云,惜阴犹宿露,照影独衰翁。
宋晁公溯诗云,山高去天咫,日永惜阴分。
南宋陈造诗云,立志忌作辍,惜阴计寸分。
元末明初杨维桢诗云,庭前大树风不停,孝子惜阴寸寸勤。
明黎贞诗云,忆彼陶长沙,惜阴得英称。
明谢迁诗云,惜阴驹过隙,养和玉生烟。
明严嵩诗云,茹翁读书处,高楼名惜阴。
清汪楫诗云,前期杳难穷,惜阴慎所适。
清张英诗云,潮落寒江昨夜风,惜阴亭畔送征鸿。
清弘历诗云,珍重惜阴客,芸编好待摩。
陶澍为何人?
惜阴书院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由两江总督陶澍所置。
陶澍,字子霖,号云汀、髯樵,湖南安化人,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湖湘经世派第一人、道光朝重臣。
道光十年,任两江总督,后加太子少保,任内督办海运,剔除盐政积弊,兴修水利,并设义仓以救荒年。
道光十九年,病逝于两江督署,赠太子太保衔,谥号“文毅”,入祀贤良祠。有《印心石屋诗抄》《蜀輶日记》《陶文毅公全集》等。
陶澍为南京栖霞山写过一首诗《舟中望栖霞山》
栖霞如丽人,秀质何葱茜。
掩袂大江隈,可望不可见。
飘飘云气深,暧暧树阴转。
舟行烟望遥,时复露一面。
上有最高峰,矗起旁无援。
慨想登峰人,俯视浮云变。
何当御天风,从之泠然善。
惜阴书院肇始于惜阴书舍
清道光十八年,陶澍在龙婚里西侧的盋山创建了惜阴书舍,提供一个让读书人“用经史古文相磨砺”的场所。
据甘熙《白下琐言》卷八中记载,龙蟠里旧有四松庵,亦名盋山园。
陶澍喜爱其地“冈峦秀物,群山环绕”,治山在前如书案,牛首山、献花岩峙其南,李白吟咏的“三山二水”环其西,钟山、青龙山障其东,石头城、鸡笼山、雨花台与清溪、秦淮诸水前后盘护映带,俨如图画,遥对天印山,极登眺之胜,所以在此建印心石屋,匾额为清宣宗所赐御笔,勒石成碑,改名盋山园。
同时,陶澍建祠立像,奉祀陶氏先祖东晋名将陶侃。
因陶侃曾在这里击破苏峻叛军,也意在倡导陶侃“珍惜分阴”的精神。
另一厢,陶澍仿阮元在西湖创立站经精舍的制度,设立惜阴书舍,选择钟山、尊经两书院的高材生到此深造,延请著名学者为山长和讲师,讲授经、史、文三课,“使日讲求有用之学,无仅耗心力于时艺”,让学生能致力于经世致用的学问,而不要把太多的心力耗费于应付科举考试的八股文。
书舍所需要的经费、讲师的报酬及对优秀学生的奖赏,都取自陶澍捐出俸禄银一万两作为本金寄放在典当铺中所得的利息,相当于一种基金制度。
#创作挑战赛##南京##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