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Hi-Fi大约从2005年开始兴起,那时有人尝试用解码器接声卡的同轴输出,发现效果不错,结果PC Hi-Fi渐渐流行起来。起初,传统发烧友还是不太愿接受PC Hi-Fi的,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PC由于先天不足,作为Hi-Fi音源是不合格的:第一,网络音源的质量参差不齐,让“老烧”对PC Hi-Fi不屑一顾,认为听PC Hi-Fi浪费耳朵;第二,PC Hi-Fi基本是用普通光驱做转盘,利用eac软件提取wav文件镜像,再压缩成APE,最后用播放软件来进行声音回放,这种特殊的音源方式也让发烧友争论不已。

为什么要开启hi-fi模式(科普浅谈PCHi-Fi系统的概念和优势)(1)

不过,随着电脑硬件技术的升级,以前遏制PC向Hi-Fi领域发展的瓶颈已经不在了。当然,音源的多样性也是促进PC Hi-Fi兴起的重要因素,随着唱片公司对网络租赁歌曲的认可,目前已经涌现出了大量流媒体音乐服务。在线流媒体服务让发烧友们可以轻松在网络上获取到比CD更高规格的海量音乐。

在我们了解PC Hi-Fi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如果是用电脑自身附带的声卡(即所谓“集成声卡”或叫“板载声卡”),那么是很难取得好音质的。不要说音质良好,就连“过得去”三个字,也很难达到。同时,PC Hi-Fi系统对机箱的环境、电源的质量等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机箱环境、电源品质对PC Hi-Fi系统的影响

一台电脑机箱中,通常能发出噪音的部分很多,比如硬盘、CPU风扇、显卡风扇、电源风扇、甚至还有机箱风扇。这些噪音源加起来,产生的噪音也是不容小窥的。不过,噪音问题只要舍得稍微投资,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比如使用无风扇的CPU散热器、无风扇的电源,要求高的甚至可以用固态硬盘。我们下面主要说下,电源的质量对PCHi-Fi系统的影响。

为什么要开启hi-fi模式(科普浅谈PCHi-Fi系统的概念和优势)(2)

大家知道,现今电脑使用的电源几乎都是开关电源,由此电源为主板上的元件、内存、CPU及硬盘、光驱、显卡、声卡等供电。首先,开关电源输出的直流中本身就带有大量的高频杂波,其次,其他各个电脑部件也会影响电源的整体质量。而声卡使用这样的电源,自然会影响音频的质量,这不只是主观听感上,而且也是客观仪器测试能明显体现出正常音频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这样的供电环境,与传统HI-FI系统中的CD机的供电完全没法相比。除了开关电源的电磁辐射,硬盘、光驱、风扇等含有电动机的部件,都有可能在机箱中产生电磁辐射,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声卡受到的干扰在所难免。

为什么要开启hi-fi模式(科普浅谈PCHi-Fi系统的概念和优势)(3)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脑开关电源本身就是一个电源污染发生器,所以不用试图在开关电源前加传统的滤波器,那是没用的。必须在最直接影响声卡供电的地方改善,比如可以加PCI或PCIE电源净化卡等,甚至可以通过DIY手段让声卡外接电源,再或者,使用火线接口的声卡等方法,都可以改善音质。但是,这样的改善变化比较小,因为始终摆脱不了使用声卡上的DAC部分。所以,使用声卡的数字输出,外接DAC使用比较好。

集成声卡的信号极易受到干扰

几乎所有PC Hi-Fi的用户都知道,单纯使用集成声卡是无法得到好声音的。这是由于数字音频里面,往往电路的设计、布局比用料的影响还大,而大多数中低端声卡在这方面都做得不太理想。在用料上,最影响音质的部分就是时钟。我们知道,在数字音频里,时钟这个概念的一直伴随从ADC开始的每一个与数字相关的设备。在录音棚里,基本使用的设备中的时钟质量都不会差,甚至还使用到专门的时钟提供给其他数字音频设备,比如44,1K的采样率,就是每秒钟在模拟信号上采样44,1K次,也就是说,从录音棚里产生的音乐文件,里面是包含着时钟信息的。

为什么要开启hi-fi模式(科普浅谈PCHi-Fi系统的概念和优势)(4)

但是,44,1K是理想值,实际上再高档的时钟,也是有频率误差的,只是误差不太大,假设是每秒的采样次数在44099-44101之间变动,并由此套设备制作成音乐文件。当发烧友把这个音乐文件拿到自己的声卡上播放时,由于声卡上的芯片本身也需要时钟,通常低端的卡,都是使用廉价的有源晶震,或者使用无源晶震来产生时钟的,稳定度相对较差,假设在44050-44150之间变化,那么音乐文件在使用这个声卡播放、解码等动作时,都会由于两者时钟偏差过大,造成jitter过大,导致音质不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声场明显缩小,解析度减小,音乐细节受到损失。

为什么要开启hi-fi模式(科普浅谈PCHi-Fi系统的概念和优势)(5)

因此,无论你怎么优化CPU、主板、电源、硬盘、系统、软件,不加高级声卡或外置PC解码器的话,PC集成声卡或加装低端声卡的声音肯定连入门级CD机都比不过!那么,什么是解码器?解码器和电脑的声卡有什么区别?且待小编娓娓道来……

在PC Hi-Fi系统中,解码器的作用至关重要

“解码器”这个词,其实意义可以是很宽泛的,各种设备上有各种不同的解码器,但HI-FI发烧友最经常说起的解码器,一般是指“数字模拟转换器”,即D/A Converter,简称DAC。它的唯一功能,是把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我们目前处在彻底的数字时代。数码相机是数字化的、摄象机是数字化的,音乐也是数字化的。除了极少数玩黑胶唱片和磁带的人外,绝大多数人听的音乐源,都是数字音频(Digital Audio)。不过请记住,这个概念仅限于“音乐源”。放大器和喇叭仍是模拟式的,只工作于模拟电流下。虽然已有一些能直接处理数字信号的“数字放大器”,但仍未成为主流。主流的放大器仍是只接受模拟信号,只放大模拟信号,你把数字信号塞给放大器,放大器是拒绝接受的。

为什么要开启hi-fi模式(科普浅谈PCHi-Fi系统的概念和优势)(6)

所以,不论是CD唱片,还是电脑上的音频文件,它们都是数字化的音乐源,但在播放时,都必须转换为模拟信号,才能输入放大器,然后通过喇叭或者耳机播放出来。在这个播放流程中,数字模拟转换,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实现这个环节的设备,就是“解码器”(DAC)。

当然,在很多播放设备里是找不到一件单独的名叫“解码器”的东西的。因为它已被集成在机器内部。所有的CD机、DVD机、VCD机、SACD机,简而言之所有的碟机里都已包含了解码电路,负责把光盘上的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同时,所有的电脑内部也已包含了这个电路。它就是由上面说到的“电脑声卡”(Soundcard)来完成的。电脑离开了声卡,就只能是哑巴。

PC Hi-Fi中“解码器”最为简单的定义便是:独立的、能高质量地完成D/A转换的设备。它不是一个功能丰富多彩的设备,它几乎唯一的功能,就是接受数字信号,高质量地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输出去。一部解码器的背后,通常可分为两部分:输入端子、输出端子。数字信号从输入端子接进去,然后模拟信号从输出端子出来,就这么简单。也正是由于用电脑作为播放音源的人越来越多,解码器除了常规的光纤、同轴之外,必须有“电脑接口”(USB或火线)成为一个强大的需求。

为什么要开启hi-fi模式(科普浅谈PCHi-Fi系统的概念和优势)(7)

而电脑声卡的功能可以很简单,也可以丰富,但它100%具备的一项最基本功能,就是“解码”,这点和Hi-Fi解码器是完全一样的。电脑内部的音频全部是数字化的,而要使这些数字化音频发出声音来,就必须有一个设备先把它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再进行放大,直至扬声器输出。声卡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在电脑内部实现“DA转换”。

同时,很多声卡是具有音效功能的,能结合控制软件对声音进行处理、编辑,甚至还有录音功能,可用于音乐制作(能录音的声卡内部除了DA转换还有AD转换)。相比之下,Hi-Fi解码器则是一个单一功能的东西,除了DA转换,别的几乎什么也不干。而评价一部Hi-Fi解码器的唯一标准,就是音质!所以Hi-Fi解码器是一件音质至上,而且不讲功能,只讲音质的东西。当一部HI-FI解码器被接入电脑时,电脑内部的数字音频由这台解码器来实现“DA转换”,而不再由电脑内部的声卡来完成,这样,就是一个最基本的PC Hi-Fi的概念。

为什么要开启hi-fi模式(科普浅谈PCHi-Fi系统的概念和优势)(8)

weiss DAC2 火线解码器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的是,有些声卡的音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在许多PC Hi-Fi系统中比较常见的高端声卡有RME、LYNX等,价格在数千元,音质都比“集成声卡”好得多。甚至有一些价格数万的“极品声卡”,如瑞士Weiss、英国Prism Sound的产品。但是,不同于解码器这种已经发展了十几年的高度成熟的产品,它的选择性还是太少!反之,目前市场上至少有几十个Hi-Fi厂家生产和曾经生产过的数百种不同解码器产品。使它的品牌、产品、声音风格选择,都相对丰富不少。

为什么要开启hi-fi模式(科普浅谈PCHi-Fi系统的概念和优势)(9)

那么,发烧友热衷PC Hi-Fi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PC Hi-Fi系统上能播放更多格式、更高规格的音频文件

这里要指出的是,将PC作为音源的一个突出优势在于,它可以播放高规格录制的音乐,如96K取样,甚至192K取样的音乐,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非常惊人的效果,明显胜出普通CD的44.1K的规格。

我们都知道,CD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明的,当时由于技术限制,而且CD在重放方面,基本能覆盖了人耳的听觉范围,因此两大发明者把CD的规格定在了16bit 44.1k。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音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于原始模拟信号而言,每秒44100的采样还是太少,直接表现就是数码味重,细节丢失多。

为什么要开启hi-fi模式(科普浅谈PCHi-Fi系统的概念和优势)(10)

虽然在CD发明以后,很多厂家不断找寻方法,试图把CD唱片的音质提高,比如HDCD,XRCD等等,虽然说这些东西确实比普通CD碟音质好了一些,但是还是没法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从90年代至今,人们就开始在音乐制作中使用高比特和高采样率的格式来制作,而新一代的编码解码芯片也纷纷诞生了,但是CD的规格已经定死了,不管原始是什么格式的音源,都得压缩成16bit44.1k后才能刻碟,这就是说,CD上存储的信息量本来就这么多,不管现代的高级CD机用了什么升频技术,或者24bit192k的解码芯片,都是噱头大于实用性。好在几大音频巨头看到了CD的不足,从90年代末就开始推出了DVD-Audio和SACD,不可否认,这两种唱片的信息量已经达到现代音频的极限,但是唱片太贵,素质高的唱机太贵,使得10年后的今天,仍然未见DVD-AUDIO和SACD普及。

而PC Hi-Fi,只要加上合适的声卡和解码器,就可以轻松播放24bit192k的PCM格式音频文件,如果硬件支持,播放DSD格式的音频也不是难事。至于播放CD,那就更不用说了,一切向下兼容。

PC Hi-Fi比传统数字音源系统更能接近原始音乐成品的表现效果

为什么要开启hi-fi模式(科普浅谈PCHi-Fi系统的概念和优势)(11)

我们常说的高保真,就是要尽量把唱片中的信息还原出来。如果我们的播放设备能还原出母带处理师最后做成确定音乐成品处理完全结束时所得到效果,那就是完全的保真了。这对发烧友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设备不同,环境不同。但PC Hi-Fi至少更有条件去接近,1、现在的中高档声卡,本身就是设计给音乐制作用的,几乎有个共同点就是音染少、解析度高。我们用相同或者相近的设备去回放,显然更能还原原本音乐作品生成的面貌。2、音乐作品本身在制作时就是以高比特、高采样制作的,PCHi-Fi可以直接播放这个母带WAV文件,而CD必须要先压缩、刻碟才能播放。因此,我们说PC Hi-Fi比传统数字音源系统更能接近原始音乐成品的表现效果。

同时,在PC Hi-Fi系统上使用播放器播放音乐,选曲十分方便,而且存储、管理、分类都很方便。

为什么要开启hi-fi模式(科普浅谈PCHi-Fi系统的概念和优势)(12)

结语:PC Hi-Fi的功放与音箱以及线材电源,防震措施与传统Hi-Fi一致,看个人口味,这一点就不再进行详细介绍。不过,电脑作为音源,声音可以达到的水平,还是有个上限的。目前看来,它还达不到顶级CD机/SACD机的水平。

当然,我们对PC Hi-Fi的未来发展还是有理由持乐观态度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新产品、新技术都会涌现出来。“影音新生活”也同样期待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