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很多影视作品,童话故事,不断地向我们描绘主人公小时候经历一些逆境后努力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的圆满结局。

但事实上,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童年逆境对于那些经历过创伤的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一项长达20年的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就算我们花费一辈子的时间去战胜童年阴影,即使你的精神获得了解放,你的身体仍然会记得当年所承受的伤害,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只要孩子足够聪明坚强,依靠自己的意志便可以走向成功。

童年的创伤如何影响成年人(童年的伤身体会记得)(1)

有一个词叫毒性应激反应,它会发生在儿童经历了不幸之后,比如遭受了身体上或精神上的虐待、忽视或暴力,甚至过度控制和过多压力等,导致其很容易的就患上精神及身体疾病。没有成年人足够的支持,应激反应系统的长期性激活,会破坏大脑结构和其他生理系统的发育,并随着孩子进入成年期,罹患应激相关疾病和认知障碍的风险。(心理上如抑郁、躁郁、精神分裂、双相情感等等)

童年的创伤如何影响成年人(童年的伤身体会记得)(2)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或预防呢?

1、减缓儿童毒性应急反应不良影响,父母是关键

童年不良经历有些会“多代遗传”,因为父母的性格与行为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受上一辈的影响。如果你希望孩子不再经历你曾经历过的童年不良经历,请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选择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育儿方式。以身作则,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察觉自己的应激反应,照顾好自己,才能保护孩子。

2、如果父母不曾有过童年创伤或已无碍,父母应注意孩子的应激反应,对其在学校与社会中的表现要保持警惕。

童年的创伤如何影响成年人(童年的伤身体会记得)(3)

不可否认,未成年人遭遇亲戚邻居老师等周围人性侵的数字是惊人的,(无论受害者是男是女,男性同样也会迫于环境而更不为人知和误解)而现有的社会援助资源是极为匮乏的。从最初应有的性教育,到学校和医院的监督汇报制度,报警时警察和专事专办的流程,必要时的国家监护、心理和经济援助,社工介入,媒体报道的伦理,都近乎没有(就算有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也没有普及)。对于一个未成年人而言,遭遇性侵已经足够恐惧,如致怀孕/堕胎/生产,可能当时还是懵懂的,之后的很多年她会随着成长逐渐明白自己身上发生的创伤,因此长期的医疗和心理、法律援助都是必要的。

愿世上没有林奕含式的房思琪,至少尽可能避免制造更多房思琪。

同时,我一直都觉得即使不能共情受害者,至少也不要去指责,别做帮凶。

其实我觉得最可悲的是,作为受害者最亲近的亲人却总是做出反智的言行,最后将悲剧越演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