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刚过,大连一位女孩在网络社交平台诉苦,称自己被“雪月饼”的内装干冰“冻伤”。

近年来,根据消费者口味的需求,月饼的品种也在不断创新,其中冰淇淋月饼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冰淇淋月饼极易融化,所以一些食品企业使用干冰对月饼延长保鲜。但记者了解到,干冰频惹祸,全国多位消费者曾因此受伤。那么类似情况又该如何避免?

月饼放冰箱直接拿出来吃会中毒吗 大连女孩中秋节收到一盒月饼(1)

月饼盒内有干冰 女孩被“冻伤”

近日,大连一位女孩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诉苦。她说,今年中秋节期间,朋友好心给她订了一盒某品牌的冰淇淋月饼。由于不知情,打开月饼盒子时,里面装的干冰撒到了她的腿上,导致腿部被“冻伤”。“医生说有风险会留疤,实在是糟心透了……”

月饼放冰箱直接拿出来吃会中毒吗 大连女孩中秋节收到一盒月饼(2)

月饼放冰箱直接拿出来吃会中毒吗 大连女孩中秋节收到一盒月饼(3)

从女孩发布的照片可以看到,她的腿部多个位置红肿,有水泡。月饼盒外包装上写着“雪月饼 冰淇淋”的字样,盒子里有很多白色的干冰。

月饼放冰箱直接拿出来吃会中毒吗 大连女孩中秋节收到一盒月饼(4)

干冰放在月饼盒内频惹祸

近年来,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味蕾,不少企业推出了冰淇淋口味的月饼,得到了很多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但因为冰淇淋非常容易融化,所以为了延长保鲜,干冰被很多食品企业使用。但记者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发现,全国多地都曾发生过冰淇淋月饼里的干冰伤人事件,也多次被媒体报道。

一位从事干冰销售的内业人士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在高压下冷凝成无色的液体,再在低压下迅速蒸发,最后凝结成冰雪状固体物质,温度是零下78.6℃。“干冰用途很广,我们平常接触较多的是舞台的云雾效果和食品保鲜。”他说,干冰虽说有诸多优点,但是由于其低温和易挥发的特点,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作为食品保鲜,应该有专门的干冰袋。如果商家直接将干冰散着放在月饼盒子里确实欠妥。”他说。

那么干冰频繁惹祸,为何还在用?

记者联系了厂家客服

就上面女孩反映的情况,记者拨打了该厂家的客服电话。客服说,该公司确实生产此类“雪月饼”,这种月饼的原料是冰淇淋。一般在销售前,店员会在月饼盒子里放置类似干冰。作用是保证消费者回家或者在食用前月饼的口感和形态,保存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

因为干冰确实有安全隐患,所以销售人员都会再三提醒消费者,回家后将月饼放置冰箱保存,干冰及时倒掉。被倒掉的干冰会逐渐挥发。

月饼放冰箱直接拿出来吃会中毒吗 大连女孩中秋节收到一盒月饼(5)

中消协曾发布消费警示:

月饼保鲜干冰处理不当存危险隐患

一、干冰存在爆炸风险

在常温下,干冰极易挥发,升华为无毒、无味,比固体体积大600-800倍的气体二氧化碳,所以干冰不能储存于完全密封的容器中,否则很容易发生爆炸。很多消费者买了含有干冰保鲜的食品后,往往不舍得扔弃干冰,认为其保鲜效果好,将食品和干冰一同放在冰箱里,这种行为会带来爆炸的潜在风险,一旦干冰挥发出来的气体超过冰箱空间容量,危险就容易发生。建议消费者将不用的干冰及时舍弃处理,或放置于非密封的空间里。

二、干冰容易冻伤皮肤

干冰的制冷效果是水冰的1.5倍以上,干冰挥发时会造成周围气温急剧下降,存在冻伤人体的潜在风险。有的消费者,特别是小孩子,喜欢将干冰放在手上或其他部位皮肤上进行降温或者视为正常的冰块玩耍,这样很容易冻伤皮肤。消费者尽量不要让干冰直接接触到皮肤,以免冻伤,拿取干冰一定要使用厚绵手套、夹子等隔离物。

中消协呼吁相关企业在使用干冰作为食品保鲜使用时,注意提示干冰的潜在风险及正确使用方法。

来源:半岛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