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即把人自身和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物象,以及物象之间的复杂关系,用不同的符号记录下来,成为现代汉字的源头,是华夏先民始创文字的唯一方式。

  今天,探讨春夏秋冬四个字产生于什么物象。一年有四季,华夏先民用四种物象来表示四季的名称,极具画面感。

  一、春

  春天,大地回暖,草木的种子在阳光照耀下,大片大片地钻出地面。于是人们就用日(太阳)、草(屮)木和屯(表示聚集)三个字符组合在一起,经过金文、简牍、小篆、隶书的演变,楷书写作“萅”来表示这个季节。战国时期,秦简写作三个屮(草,表示多,聚集)和一个日,且秦国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的政策,因此,秦国的简书成为正统,隶变后,楷书写作春,成为规范字,而萅字及其简化字芚都成为春的异体字。

汉字的来历简洁(春夏秋冬的来历)(1)

春天的小草

汉字的来历简洁(春夏秋冬的来历)(2)

春字甲骨文字形

  选择日(太阳)作为春字的一部分,说明华夏先民对太阳的认识,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朴素道理。在阳光的作用下,地温开始上升,冰雪开始融化滋润土地,这有利于冬眠的草木种子苏醒,吸饱水分便发芽生长,争相拱出地面,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汉字的来历简洁(春夏秋冬的来历)(3)

春字演变

  二、夏

  夏天,当太阳达到北回归线之时,北回归线以北相当大一部分地区,人们感觉到正午的太阳似乎在人头顶一般,这一天就是现在的夏至。

汉字的来历简洁(春夏秋冬的来历)(4)

夏至,烈日当头

  人们就用一个人睁大眼睛仰望太阳的符号来表示这个季节。在这个字的演变过程中,不断繁化和讹变,隶变后,楷书写作“夏”。而甲骨文字形的夏字,后来隶变后变成左右结构,写作暊,表示阳光灿烂。

汉字的来历简洁(春夏秋冬的来历)(5)

夏字甲骨文字形

  夏天,天气炎热,气温很高。特别是夏至这一天,太阳当头照。人们仰望太阳,无可奈何。在特殊的气象条件下,天空出现多个太阳是完全可能的,只是除了一个是太阳本身外,其余的都是太阳的影子而已。由于当时人们还不懂什么科学,于是就把这种现象加以想象,创造出大羿射日的神话传说。相传,帝尧时期,天上出现十个太阳,把土地烤焦了,庄稼旱死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地昏迷。这时,一些怪禽猛兽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燥热的森林里跑出来,祸害人民。万般无奈之下,帝尧就请天下最好的弓箭手大羿来解决问题。大羿奉命拉开大弓,把箭一支一支地射向十个太阳,很快十个太阳被射去九个,从此大地重新回到气候适宜的状态,万物得以生长,怪禽猛兽也各归来处,人们又可安居乐业了。

汉字的来历简洁(春夏秋冬的来历)(6)

夏字演变

  三、秋

  秋天,特别是秋分左右,我国中原地区气温降至20℃左右,此时,有一种昆虫进入繁殖季,夜晚其叫声此起彼伏,这就是蟋蟀。蟋蟀,又叫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蟋蟀未生出双翅前)。

汉字的来历简洁(春夏秋冬的来历)(7)

蟋蟀振翅鸣叫

  于是,人们把蟋蟀翅膀振动的样子画下来表示这个季节。同时,甲骨文还有一个异体字,在蟋蟀之下加一个火字。这是描绘人们收割完唯一一季庄稼,焚烧地里秸秆以增加地力。这个字形,描述的是蟋蟀在火上跳跃,试图逃离大火。这也是刀耕火种的一种情景。

汉字的来历简洁(春夏秋冬的来历)(8)

秋字甲骨文字形

  战国时期,秦国竹简删繁就简,舍弃蟋蟀的形象,保留火字,增加禾字,表示火烧秸秆,楷书写作秋。

汉字的来历简洁(春夏秋冬的来历)(9)

秋字演变

古代诗文中,有不少就写到蟋蟀,都是描述秋天的景物和人的心情。《诗经·国风·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南北朝时期《古诗十九首》之七:“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蟋蟀因是秋虫,等它入室鸣叫,已是深秋时节。在这凄清的夜晚,古代的文人骚客听着蟋蟀鸣叫,不免引发对时光飞逝的伤感。杜甫《促织》:“促织甚细微,哀音何动人。”岳飞曾写《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抒发壮志未酬、寂寞惆怅、孤寂抑郁的心情。

汉字的来历简洁(春夏秋冬的来历)(10)

秋字演变

  四、冬

  冬天,人们看到初冬和冬末,屋檐上或者树上,甚至在河流的瀑布处会出现冰挂,俗称冰溜子。冰挂出现的时节,正是冬天到来和结束之时,因此,人们把冰挂滴水的样子用符号记录下来表示这个季节。

汉字的来历简洁(春夏秋冬的来历)(11)

冬天的冰挂

  甲骨文的冬字正是冰挂滴水的样子。战国时期,楚国竹简在冰挂的中间打一横,表示易折断,下面又一个水坑,表示冰挂滴水或折断后在地面留下的水坑。

汉字的来历简洁(春夏秋冬的来历)(12)

冬字甲骨文字形

  战国时期秦国竹简发生讹变,把甲骨文字形上半部分讹变为夂,冰挂下端的两个水滴独立成上下两点,隶变后,楷书写作冬。冬字下的两点(冫)变成了表示冰的字符。如,冰,冻,冷,寒,凌,等等。

汉字的来历简洁(春夏秋冬的来历)(13)

冬字演变

  春夏秋冬这个先后排序,与一年植物生长周期有关。春天,草木发芽,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夏天,阳光灿烂,草木茁壮成长。秋天,秋风阵阵,植物忙着结籽,人们正好收割庄稼。冬天,冰天雪地,一片白茫茫,天寒地冻,肃杀之气。到了春天,植物又进入新的生长周期。于是,人们就以春天为四季之首,以冬季为四季之尾,而且首尾相接,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无独有偶,英语也是用物象来表示春夏秋冬:(1)春天,冰消雪化,被冰覆盖的泉水又冒出来了,于是人们用spring(泉水)表示春天来了。(2)夏天,烈日炎炎,人们用summer(sun的变体)表示炎热的季节。(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古英语一直用harvest(收获,收成)这个动作表示秋天,后来改用拉丁语的autumn(收成)表示这个季节。美国人直接用fall(落叶)这个物象表示秋天。(4)冬天,北风刺骨,人们用wind(风)这个物象的变体winter表示。

  在表示季节这个问题上,中文和英文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各有其妙。但相比之下,汉字比英文字母更加生动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