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因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此名也有人说是因其果形貌似猕猴而得名,还有人称其为“奇异果”,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猕猴桃怎样保存熟得快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猕猴桃怎样保存熟得快些(猕猴桃酸甜可口人称)

猕猴桃怎样保存熟得快些

猕猴桃因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此名。也有人说是因其果形貌似猕猴而得名,还有人称其为“奇异果”。

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原产地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猕猴桃生于山坡林缘或灌丛中,有些园圃栽培。猕猴桃属共有66个种,其中62个种自然分布在我国。世界上生产栽培的主要是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两个种。美味猕猴桃枝干和果实外表皮覆有绒毛(如:秦美、徐香、海沃德等),中华猕猴桃枝干和果实外表皮比较光滑(如:红阳、魁密、庐山香、丰悦、黄金果等)。猕猴桃果实的独特风味得到消费者的承认和欢迎,因而猕猴桃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

猕猴桃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猕猴桃质地柔软,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为草莓、香蕉、菠萝三者的混合。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

猴桃果实多汁,采后管理不当,果实容易发酵、变质、腐烂,失去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产地群众称其“七天软、十天烂,半月坏一半”,正常温度下极不耐贮藏。如何延长猕猴桃贮藏保鲜期,为种植户和经营者增加收呢。

下面从猕猴桃贮藏特性、采收前后管理、贮藏条件和贮藏方式等进行介绍。

一、贮藏特性

猕猴桃刚采收时,因果实的淀粉和酸含量较高,具有较大硬度,基本无乙类释放,但在常温下放5~7天,果实内源性乙烯会突然增加,果实呼吸强度跃变并达到高峰,导致果实变软,果柄脱落,此时,果实含糖量提高,含酸量下降,酸甜可口,风味最佳。如果继续在高温下存放,果实很快就会变质、腐烂。这种变化表现在2个方面:

1、不同品种有差异。美味猕猴桃绝大多数比中华猕猴桃耐储,前者储期是后者的2~3倍,如华美1号、金魁等美味猕猴桃一般可储藏4~5月,中华猕猴桃的华光1号和华光2号、早鲜等品种的储期难超过2个月。

2、不同产地有差异。就同一品种而言,山区产的果实比丘陵产的耐储,丘陵产的比平原产的耐储。如平原产的中华猕猴桃,一旦果实因日灼产生了暗伤,储藏中会很快软熟或者腐烂,其耐储期只有山区果1/2~2/3。

二、采收前后处理

1、采收前管理。果品质量的好坏是猕猴桃贮藏保鲜的关键,采收前的管理与果品质量密切相关。采收前应加强管理,科学疏花疏果,合理剪枝,有效防治病虫害,应在采前10天喷1次杀菌剂;加强肥水管理,增施钙、钾肥,采前5天内不得向园内灌水,20天内不得施用氮肥;不得在雨后6天内或早晨露水采摘,更不要使用大果灵等激素,确保优质创高产,以提高品味。

2、采收期确定。猕猴桃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严重影响其储藏性及品质。采收过早,不但不堪食用,而且贮藏后不易催熟或尚未出库硬果就变色腐烂;采收过晩,则贮藏后很快软熟或腐烂。用于贮藏的猕猴桃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采收,采收成熟度的标准是:果实充分长大而未软化,糖度增加,中华猕猴桃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6.2%~6.5%时采收较好,美味猕猴桃6.5%~7%时采收较好,此时种子由黄转褐。这种果实既耐贮藏,并且贮藏后催熟易成熟一致,风味最好。没有糖度计的农户,近成熟时可每隔几天试摘几个果,当果实较易从果柄处(稍用力)脱落时即可采收。

3、采收方法。猕猴桃在阴天或晴天露水干后的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后天黑前采收较耐贮藏,否则严重影响贮藏性。同一果园不同部位、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猕猴桃成熟不可能一致,所以,应做到分期分批采收,先外后内,先上后下,根据要求按级别采收好果、无伤果,不要采取一扫光的做法采收。果实必须轻采轻放,齐果肩剪下放入布兜。盛果用具底部及四周铺垫软物,每筐、箱装果10~15公斤。严禁用塑料编织袋装运。果实的装、运、卸应轻,防止挤、压伤。采收时,不同品种、熟期、大小、产地等的果实应分开采收和贮放,切忌混在一起。

4、及时预冷。猕猴桃低温贮藏前必须进行预冷,否则严重影响贮藏性。在采后8~12小时内用强制冷却方式,尽快将果心温度降到0℃,并在包装前维持恒温0℃。预冷方式有强风冷却、冰水冷却和真空预冷等方式。如果冷库没有预冷间,则采后要直接入库预冷,以消除果实“田间热”,早晨采的猕猴桃,同果筐一并立即放入冷库,在0℃下预冷;傍晚采的猕猴桃,在荫棚下放一夜,第二天早晨6:00~7:00入库。猕猴桃筐入库后散放,待果心温度接近库存温度后包装、码垛,每天入库量不得超过库容的15%,否则预冷效果不佳影响贮藏。

5、采后防腐。猕猴桃采后贮藏中易受微生物、真菌、霉菌侵染而造成腐烂。控制果实腐烂是贮藏保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首先,每批入库果实必须在8小时内保护性杀菌剂及时处理,杀灭寄生在果实表面的病菌害虫。如可用0.5%高锰酸钾、50%甲基托布津1000倍稀释液浸果1~2种钟防腐,并在阴凉处晾干。入库结束后贮藏初期应用熏蒸防腐剂、二氧化硫释放剂、二氧化氯等处理,抑制或杀死果实表面的病原菌,可有效降低果实的软化率和腐烂率。贮藏期间应交替使用百可得和扑海因进行灭菌处理,20天左右1次。

6、放置乙烯吸收剂。猕猴桃对乙烯极为敏感,在乙烯浓度极低(0.1mg/L)的情况下,即使在0℃条件下冷藏,也会加快果实软化,促使猕猴桃后熟与衰老。因此,在装有猕猴桃的聚乙烯薄膜袋内加入一定量(0.5%~1%)的乙烯吸收剂可抑制猕猴桃的后熟与衰老。并且,猕猴桃不可与苹果和梨一起贮存,因为苹果和梨都容易释放乙烯。

7、包装入库。猕猴桃果实怕重压碰撞。猕猴桃经预冷分级后,果实放在塑料凹型托盘中,然后用聚乙烯薄膜包裹,再放入木箱、硬纸箱或塑料箱中即可。果实经初步分级后,也可以放置在木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再包装。

8、合理堆垛。猕猴桃入库堆码时,果箱应堆放整齐,留出通风道,底部垫板高度10~15厘米,果箱堆垛距侧墙10~15厘米,距库顶80~120厘米。果箱堆垛要有足够的强度,并且箱和箱上下能够镶套稳定。箱和箱紧靠成垛,垛宽不超过2米,果垛距冷风机不小于1.5米,垛与垛之间距离大于30厘米;库内装运通道1.0~1.2米。主风道宽30~40厘米,小风道宽5~10厘米。

三、贮藏条件

1、温度。温度是猕猴桃能否贮藏理想的最关键因素,恒定的低温是降低猕猴桃呼吸量,减缓糖化、软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不同的品种和气候条件,不同的栽培技术贮藏阶段,猕猴桃的贮藏温度不同。贮藏温度不仅要有适宜的低温,还要有阶段的稳定性,贮藏前期保持在0.8~0℃(30天内),贮藏中期保持在-0.5~0℃(30~90天),贮藏后期保持在-0.8~-0.2℃(90~150天)。库内温差应小于0.5℃,库温波动应小于0.5℃。在一定时期内骤然变冷的贮藏温度对猕猴桃贮藏保鲜十分不利。

2、湿度。猕猴桃贮藏环境相对湿度应尽量处于饱和状态。湿度过小,可使猕猴桃失水,果皮发皱,易感染病菌和传播病害。贮藏前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5~98%,贮藏中、后期应保持在90%~95%。

3、气体浓度。猕猴桃贮藏保鲜适宜的气体指标为氧气5%、二氧化碳3%~4%,再配合低温便能有效抑制果实的呼吸代谢。猕猴桃果实大帐密封后20~30天,也可采取低氧、高二氧化碳气体调控,气体指标为氧气1.5%~4%、二氧化碳4%~6%。库内通风换气是改善贮藏库内箱垛间气体环境的有效办法,可以排除环境中的有害气体。

4、净化环境。猕猴桃贮藏环境空气要清新无污染。果实贮藏初期每周应通风换气1次、贮藏中、后期每3~4天就要换气1次,在早晨冷凉时段进行,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注意通风换气过程中库温变动不能超过2℃。严禁将洒精和挥发芳香物质带入库内。

四、贮藏方式方法

1、农户小包装简易贮藏。将适时采收的猕猴桃果实,剔除病果、伤果后,将其装入0.05~0.09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中,每个果袋不要装果过多,一般只装果2.5公斤左右,然后加入适量的乙烯吸收剂,密封贮藏,在常温下也可有效地延迟后熟、变软和腐烂。

2、常温简易贮藏。

(1)窑洞贮藏。在窑洞内进行果实与沙层堆积贮藏。选用洁净的湿沙,沙子的湿度以手捍成团后放手可散为宜。先在窑洞的地面铺上一层3~5厘米厚的湿沙,然后放一层猕猴桃,再铺一层湿沙,总高度不超过40厘米。此法可使猕猴桃贮藏20~30天。

(2)缸藏。选择陶瓷制作的缸进行贮藏,将陶瓷缸先洗净、晾干,然后放入挑选好的猕猴桃果实,按鲜果重的2%放入乙烯吸收剂。装满后,用塑料薄膜将缸口密封好,放在阴凉通风的房间里,大约半个月左右揭膜换气1次,并结合检查挑出软果、烂果。这种贮藏方法可使猕猴桃保鲜40~50天。

3、冷库贮藏。冷库能人为地控制温度,使猕猴桃在低温条件下贮藏,能抑制果实的呼吸代谢,降低果实的酶的活性和乙烯的产生,从而延缓猕猴桃果实的后熟与衰老进程。具体操作方法是:把果箱放在冷库的架子上,码堆放在地上,温度要保持在-1~0.5度。如果库内湿度低,可通过地面洒水增湿,防止果实失水而产生果实萎蔫皱缩,保持库内相对湿度在90%~98%之间,做到前期高湿,后期降低湿度。为防止果实内源乙烯大量产生,应进行通风换气,但要防止长时间空气对流通风。

4、气调贮藏。利用气调库进行贮藏猕猴桃,就时采取人工改变和控制气调库内的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使其在低氧、高二氧化碳环境中贮藏。一般通过抽气充氮或降氧机,把贮藏环境中的氧从20%左右很快降低到2%左右,并将二氧化碳从0.3%提升到5%,并且以后每天调气也都保持一定水平。气调贮藏的具体操作是:将分级桃选并进行预冷的果实,放入盛装果实的木箱、纸箱或塑料等的果箱中,每箱装10~15公斤,然后在箱子外面套一个0.06毫米厚的塑料袋,袋上面打有气孔。如果有降氧机和氮气时用快速降氧法,即先用抽气泵抽取袋内空气,再充氮气,反复2、3次后,袋内的氧减少到所需指标,即可进行贮藏保鲜了。

5、低乙烯贮藏。乙烯具有催熟作用,不利于水果的贮藏,而猕猴桃又对乙烯特别敏感,在贮藏过程中自身也能释放出内源乙烯。所以,即使是在0℃条件下气调时,我们也要将贮藏环境中的乙烯除掉。目前国内外多用高锰酸钾来吸收乙烯,可将泡沫硅、珍珠岩等小碎块,放入高锰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浸透后沥干制成高锰酸钾载体,装入密封的塑料袋中备用,在使用的时候把高锰酸钾载体放入薄膜的小塑料袋中,袋上打许多小孔便于高锰酸钾气体的释放,把装有载体的小袋放在袋(或帐)的上部,然后密封装果的袋在0℃的库内结合进行气调。耐藏猕猴桃品种可用此方法保鲜6~8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