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卦是第十三卦,在否卦之后,“否”是堵塞,堵塞之后就要会同,要将堵塞打通,达到和谐的局面,也就是在离心离德的时候,怎么把人心凝聚起来,这就是同人卦。

易经最有智慧的10条人生哲理(易经智慧上德若谷)(1)

同人之后是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也叫大同,大同这个词是《礼记》中的《礼运》篇说的,我们的孙中山先生经常写的这四个字“天下为公”,就是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怎么才能大同呀?要“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不仅要爱护自己的孩子,还要推广到别人的,这就是大同,是一种高度公平、公正、太平、和谐的社会,庄子说大同是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那大同的最高的境界怎么才能实现呢?首先要同人,“人”就是指人心,要同心同德,所以十三卦就是讲怎么使人心在堵塞、分裂的状态下同心同德、合而为一。

我们来看同人卦的卦辞:

再看《彖传》的解释: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所通天下之志。

“柔得位得中”:“柔”:同人卦只有一根阴爻,是六二爻;“得位得中”:在下卦的中位,而又得位,意思是阴爻居阴位;“应乎乾”:又能顺应上面的乾卦,乾卦就是天道,能跟天道相适应,就同人了。

“同人于野”为什么“亨”呢?因为是“乾行也”,即按照天道运行。“文明以健”:同人卦上卦是天,下卦是火,叫天火同人,火代表光明,所以“文明”指下面的离卦;“健”是上面的乾卦,乾为刚健,所以同人卦又文明又刚健。

“中正而应”:中正指六二爻和九五爻,这两根爻都是中正,而且一阴一阳相互感应;“君子正也”:这就是君子所崇尚的正道,在这种状态之下,肯定就大同了。“唯君子为所通天下之志”:只有君子,才能通晓天下的志向,“天下之志”是天下老百姓的民心,能与民心相通,肯定就能得天下,天下也就成为大同世界了,这就叫“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如果按照“同人于野”的精神来治理天下的话,民心一定能跟你互相感应,这个卦实际上也是教我们怎样打造人与人之间、领导和百姓之间亲和、和谐的关系。

再看《象传》: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天与火,同人”:同人卦上面是天,下面是火,火是光明的,天下一片光明,这就是天跟火在一起的同人景象。下面的离卦不仅代表火,也代表日,天下阳光普照,所以我们人是非常温暖的。天和火的属性是相同的,天是往上的,火也是往上的,都是属阳的,是同类。

君子,按照这个卦象“以类族辨物”:“类”是动词,分类,“类族”就是区分出族类;“辨”也是动词,“辨物”就是辨别事物,这句话的意思是以类相聚,分辨事物。这四个字实际上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叫取象比类或者取类比象,我们思考问题是一类一类地来思考问题,同类的要相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个卦象是天跟火、太阳,这些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做君子也应该是跟有同等志向、同样的价值取向的人聚集在一起,才能达到大同和谐的局面。所以同人卦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在不同的事物中分别出相同的东西,然后把他们聚在一起,相互亲和。

易经最有智慧的10条人生哲理(易经智慧上德若谷)(2)

同人,其实包括两类:一类是本来就跟自己相同的人怎么团结起来达到和谐的局面;第二是对那些不同的人,怎么把他们会同起来。同人卦的六条爻辞就分了这两类,先看初九爻: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刚出门口的时候就要跟别人会同,这样就没有遗憾。门口表示开始,就是说刚开始走入社会的时候就要有会同之心。中国文化是和合的文化,要求我们一生下来就要和合,所以中国人具有集体主义、群体意识,和合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这是从一开始就要具备的价值观。

《象传》解释: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又谁咎也”就是“又咎谁也”,要是一开始就有和合的价值观,别人怎么会责怪你呢?

六二,同人于宗,吝。

“宗”是跟自己同宗族的人,也就是志向一致的人,跟他们的会同是“吝”,是有小遗憾、小灾祸的。六二爻是同人卦里唯一的阴爻,是阴性事物,所以比较狭隘、比较小气一些,他只跟同宗族的人会同,这种会同是小同,不是大同,所以就会有小灾祸、小遗憾。

《象传》的解释: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吝道”,是由于气量太小了。对于跟自己相同的人的会同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不能太局限于跟自己完全一样的人会同,那叫近亲繁殖,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要跟不同的人会同。六二爻就是告诉我们要打开心量、胸怀广阔,走出狭隘的宗族主义、宗派主义,要有会同天下的抱负和胸襟。

九三爻是对不同人的会同要采用什么方法: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军队潜伏在草丛里面,升到高山上去察看,三年都不能兴兵作战。这是说对于不同的人的会同,虽然一开始也有进攻的意向,但是最后发现还是不能打,对自己不服的人也不能打。

《象传》的解释: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为什么不能打?因为“敌刚也”,敌人太刚强了。为什么“三岁不兴”,三年内都不能打?“安行也”,是为了创造出平安的局面,这就是和同。对于强大的敌人,我们不能打,要想办法和同,这时候要用以柔克刚的方法,不能以刚对刚。九三爻是下卦到头了,如果把上面当作敌人的话,九三爻上面全是阳爻,一根爻对三根爻,当然力量是不足的,所以这时不能用攻打去会合,而要以柔克刚来会合。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乘”是占领,“墉”是城墙,占领了城墙,还是不能去攻打,这是吉的。九三爻和九四爻都是讲对于跟自己不是同类的人怎么会同,九三爻是说面对强大的敌人,要退让,不能打;而九四爻是力量够了,势力已经很强大了,已经占领城墙了,也就是说已经到了上卦,是上卦的第一爻,但还是不要去打,为什么呢?

《象传》的解释: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义弗克也”,按照道义是不应该去打的。“其吉”,为什么吉呢?“则困而反则也”,对方在自己强大的攻势下已经感到窘迫,那就要让他迷途知返,让他回到会同的正道上来,这时不能再施加强大的力量,而要用怀柔的方法,用道义的力量,“反则”的“则”是法则,“反则”就是返回正道了。

易经最有智慧的10条人生哲理(易经智慧上德若谷)(3)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九五爻是同人卦的关键之爻,也是和同、会同的最佳的时空点。“先号啕而后笑”:先号啕大哭,然后大笑;“大师克相遇”:“大师”是大部队,最终胜利会师。为什么先号啕大哭而后大笑呢?实际上他是为攻打而大哭,为和同而大笑,先是攻打,克敌制胜了,然后还要会同你才能大笑,用武力打败了敌人,是破坏了和谐会同的局面,不仅别人会哭,我们自己也会伤心大哭,后来为什么笑呢?

《象传》的解释: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以中直也”,又中又正的品德来跟别人会同,自己的能力和品德都很优秀,又居在尊位,这时要登高一呼,让敌人来响应。意思是不能光用武力征服敌人,还要用中正的品德安抚敌人,让敌人从心里降服于你,这样就可以达到大和谐的局面,你才可以开怀大笑。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同人于郊,无悔”:在荒远的郊外与别人会同,不会后悔。同人卦第一根爻是“同人于门”,第二根爻是“同人于宗”,最后一根爻是“同人于郊”,先是门口,然后是同宗族的人,然后是郊外,最后卦辞是“同人于野”,在野外,比郊外更远一些,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逐步放大的过程:会同的开始是“同人于门,无咎”,最后是“同人于郊,无悔”,只有去同人,才无悔无咎。同时,这个过程距离是越来越远,从近处开始会同,然后逐渐放大,放大到郊外,放大到整个野外,也是说自己的心胸要越来越宽广,这样你就无怨无悔。

同人卦的启示

我们来总结一下同人卦,它是从两个方面讲怎么会同:

一是与自己相同的人的会同,要注意不能搞近亲繁殖,不能局限于跟自己同类的人在一起。

第二是对不同的人的会同,如果是敌人强大,你就要以柔去跟他会同;如果是自己强大,也不能乘胜追击,而要安抚敌人,最终要以自己中正的品德、宽广的胸怀来把敌人变成自己可以会同的人。从会同的过程上来说:要从小到大,从近到远,我们的心胸要越来越宽广,这样就会“亨”,“吉无不利”。

作者:张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