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月饼还没吃完,秋分马上就要到了。秋分是什么意思?跟中秋节有什么关系呢?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1)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农历八月在秋季(七月、八月、九月三个月)的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日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为“中秋”,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其实,这样的理解只对了一半。“仲秋之中”只是八月十五被成为中秋的原因。而中秋成为一个节日,却并不单单只是因为它处于“仲秋之中”,而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秋分祭月”,即祭月日。下周就要秋分了,那么什么是“秋分祭月”呢?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2)

这还要从中国先民最先确立的“二分二至”说起。

在古代农耕社会,古人认为天地、日月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二分二至”)是中国先民最先确立的四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节点,自古便为官方所重视。对“二分二至”的解读,明朝的解释最为白话。

《明史·礼志三》认为:“盖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阳气方永,秋分阴气向长,故祭以二分,为得阴阳之义。”

明朝人认为天地最大,日月次之;以阴阳转化来看,夏至和冬至分别是阳极阴生和阴极阳生的开始,春分和秋分是阳气大于阴气和阴气大于阳气的开始,因此分别进行祭祀,顺从阴阳转化的规律。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3)

实际上, 不仅是明朝,几千年来,历代帝王进行“二分二至”祭祀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内容。

一、“春分祭日”的传统

战国时期成书的《逸周书·时训解》中记载:“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按照中国传统的夏历,春分恰好处在春季三个月的中间,将春季平分,故名之春分。“春分,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恰逢仲春,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轮替的重要起始点,是“阳气上升、阴气下降”的关键节点,因此春分也被称为“升分”。“万物生长靠太阳”,古人有春分祭日的传统,《礼记》就记载有“祭日于坛”,目的是在春耕开始之际,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农事丰收。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4)

古人认为,春分日寒暑均平、阴阳均等,故有此日校对度量衡器具的传统,以取“公平”之意。此外,很多地方都有“春分竖蛋”的民间习俗。根据美国天文科普作家菲尔·普莱特的调查研究,西方国家对“竖蛋”的了解,源于1945年驻重庆的美国记者在《生活》杂志中对中国习俗的报道,这个有趣的游戏,让英文世界的读者“大开眼界”,人们纷纷效仿,从而使“春分竖蛋”逐渐演化成为全球性的节气民俗。如今,“竖蛋”游戏已风靡世界,有人还为此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以后,可千万不要以为竖蛋游戏是国外发明的哦~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5)

二、“夏至祭地”的传统

夏至这天,太阳行在一年中天空的最北端,这天白天最长, “阳极而阴生”。由于太阳的作用,中华大地温暖湿润,是一年中草木庄稼最蓬勃旺盛的季节,也是土地产出量最高的时段。周朝《礼记·月令》当中,夏至祭祀,是周代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都会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的祭典。又叫祭地大典,从上古时期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夏至祭地”祈求丰年,是感恩土地的一个重要方式。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在这天,划定一块方形的土地,相当建造小模型,而四面环水,象征古代人认为的地面是在一片水中中央。此时太阳高照在方丘和水面,天子以重大的仪式,感恩太阳的照耀,以及土地丰腴的产出,并且祝愿五谷丰登。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6)

现在,每年的公历6月25日,已经成为中国的“全国土地日”。 自1991年颁布到现在,“土地日”已经成为我国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性纪念宣传日,旨在珍惜利用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和耕地资源。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太了解“土地日”,主要是由于端午节假期的确立,很多习俗被移到端午节里去了。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绣荷包等民间活动占据了人们的日常,而古代帝王的祭地大典,传达的对土地的感恩和敬畏就被扫进了历史的故纸堆。

“秋分祭月”的传统

秋分是一年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宋史·礼志六》“朝日夕月”条引唐代柳宗元的话说:“按礼,秋分夕月。盖其时昼夜平分,太阳当午而阴魄已生。”其意思是,根据《礼记》上的说法,秋分时昼夜一样长,正午的时候阴气开始产生。所谓“阴魄”,就是古人所说的阴气、鬼一类。古人认为,阴气太重会影响国家祥和与百姓的身体健康,所以朝廷要祭祀月亮,以保国泰民安,这就是所谓“遂行夕拜之祭以祀月”。因此,秋分也称“祭月节”。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7)

要进行“秋分祭月”,首先祭祀时间不能搞错,据《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春分祭日”时辰在早上太阳将升之际,“秋分祭月”则在晚上,故称“朝日夕月”。清朝规定,“祭月”为“秋分日酉刻”,酉时相当于下午5时至6时,正是黄昏走向黑夜时分。

但是,每年秋分不一定都恰逢有圆月的日子,“祭月节”没有圆月总是尴尬,因此后来“祭月”就改在中秋月圆的时候举办了。秋分“祭月节”也就顺理成章地移到了中秋那天。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8)

那么“中秋节”真正成为一个节日,是什么时候被官方确认的呢?

“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据现存文字资料记载,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

“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流行是在唐代之后。在唐代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中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大兴。“中秋赏月”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官方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则是在北宋时期。在北宋时期,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9)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节后来还有了许多别称,如“八月节”、“八月半”;还因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秋夕为月光诞辰拜月光,因此有“月光诞”之称。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等等。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10)

“冬至祭天祭祖”

“冬至”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寓意“阴极阳升,万物生长”,冬至便是祭天祭祖的日子。帝王举行 “祭天礼”表达了帝王为天下苍生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也体现其对天和自然的尊崇敬畏之情,以古喻今,寓意国家复兴、与民同乐。

从汉代起,冬至就是国家的重大节日,汉朝时期又称冬至为“冬节”,官府在冬至日要举行“贺冬”仪式,社会上流则行“拜冬”之礼。据《后汉书》所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冬至日,朝廷例行放假、商旅停业,举国休息。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11)

“冬至祭天”的习俗兴盛于唐宋,明清两朝统治者对其更为尊崇,即使是明初百废待举、政务繁冗之时,太祖朱元璋还是规定一年有三天假期,即元旦、万寿节(皇帝生日)与冬至,冬至节日能与元旦、万寿节比肩,其意义可见一斑。而清朝顾禄所著《清嘉录》中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流传至民间后,逐渐演变成了“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即“祭冬”或“拜冬”。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则以吃米团、吃汤圆居多。平民人家在这一天扫墓上坟,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12)

无论是官方祭天还是民间祭祖,两者都是向上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从阴阳理论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来看,古人还形成了一个极有意思的冬至习俗——“悬土炭”,在冬(夏)至来临前三日,人们会悬挂土、炭于天平木杆两端,使得土、炭两边轻重平衡。到冬至日时,阳气增加,炭所在托盘增重;夏至日时,阴气增加,土所在托盘变重。这一做法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在于两物的吸水与否罢了。

------------------------------------------------------------------------------------------------------------------

自周代起,帝王便形成“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以此来顺天应时。秦汉时,设坛祭祀已成制度。秦朝时祭祀包含白帝、青帝、黄帝、赤帝在内的四帝以及包含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在内的八主,月主即月神,位于八主中的第六位。祭日月与祭天地一样为历代所重视。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并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13)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废春分祭日和秋分祭月之礼,明世宗朱厚熜主政后,于嘉靖九年重新恢复祭祀,且规格升级。朱厚熜认为,“日月照临,其功甚大。”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祭祀制度,明清两朝祭祀日月的“日坛”和“月坛”,天坛和地坛,如今都还屹立在北京城中。

随着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日渐式微。在20世纪60年代“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后,对中华历史文化积淀、优良的文化信仰,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庆典和流传千年的生活方式的传承遭受了质疑和弱化,古人对大自然的最朴素的敬畏和感恩之心被全盘否定,荡然无存。文化复兴,显然无法逃过直面历史这一课。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14)

西方“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在中国城市阶层和少年儿童中的渗透不断加深。而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在现代节日庆典娱乐化导向下,官方关于传统文化节日的庆典以载歌载舞的各种晚会呈现,而民间传承的关于传统文化节日的记忆符号中,唯有“饮食”亘古不衰。

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除了要在“饮食”上花样百出,还有更多节日内涵和活动需要复兴,可以复兴,这需要官方的传承、鼓励,更需要民间不断的试点、还原和创新。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络。

本文图片取自网络,如有不慎侵权,请联络删改。

中秋节的民俗文化40字(秋分及传统节日文化的式微)(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