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老师点评[比心]:

依楠同学借用一把“蒲扇”,表现了外婆对自己的爱。切入点小,但对读者的情感触发却很大。总体来说是有很大进步的。

下来作文训练时要注意,“过渡自然”、“前后呼应”等,需要培养自己作文构思时对整体谋篇布局的能力。“结尾段”也要有意识地训练,给自己一条漂亮的豹尾,让文章结尾简洁有力,也能扣住人心。

中考满分作文童年的记忆(中考作文培优美好)(1)

美好,从未缺席(918班林依楠)

偶尔有一缕阳光漏进来,缓缓移动,那是最古老的时针。虽时光流逝,但美好,从未缺席。(评:开篇扣题。)

一次学习后偶然拉开抽屉,一柄扇子静静躺在里面。(补:记忆如闪电,骤然间击中了我的心灵……)

夏日午后的休憩,缓慢而恬静,蝉鸣聒噪,阳光毫无保留地撒在地上。老房子里天花板上的吊扇吱吱作响地运行着,好似坏掉的机器。儿时记忆大抵记不清了,但总记得外婆在每年春末都会编些蒲扇送给我消暑用。我与外婆一同坐在电视前休息,随着窗外的阳光透过老房子五彩的玻璃窗,(补:在地板上)映成的光斑缓慢移动,我渐渐进了梦乡。(评:很好!“阳光”这条线索依然铺设着。同时,对阳光的环境描写,阳光的投射、阳光的推移、阳光的燥热,都在问外婆的蒲扇做铺垫。)

梦中是一个夏夜,在繁星下的院子里有着一阵起又一阵落的蝉声,屋檐下的灯泡一闪一闪,孩儿时期的我躺在摇椅里,摇椅一摇一摆,悬在空中的手也随着蒲扇一拂二翻——那是外婆的手。外婆一手摇着摇椅,一手为我扇着扇子,外婆的额上现出一滴又一滴的汗水,慢慢滑下。“妈,进来里边坐,外面太热了。”家里人招呼着外婆。“外面凉着呢!有这扇子,不怕热!”外婆笑着答道。这个夜晚没有哭闹的声音,只有微风的轻声(补:呢喃)和摇椅吱吱的响声(改:哼唱),恬静又舒适。(评:通过对外婆的动作描写,还有家里人招呼外婆回屋的侧面描写,来表现外婆对我的爱,外婆的爱,就凝聚在这把蒲扇上。)

渐渐(改:不久),我便醒了过来,在那烈日(评:用“烈日”不太恰当,就算你睡在烈日下,你外婆也会帮你调整位置的,要不得中暑?语言表达要注意合乎情理。)我的心中拂过了一阵清风,那清风携着一股清香,那是蒲扇的淡味(评:“淡味”?是什么味道呢?改:那是蒲扇独特的清香)。虽说不上是什么味,但这股清香也有外婆的味道,让人心安。睁开眼睛,便看到了那双布满皱纹的手,还有那柄清香的蒲扇。“妹啊,你怎么醒了?”外婆问道。“外婆,你一直这么给我扇风手不酸吗?”“从你小到大我都是这么给你扇风,哪有手酸这一说。”

分不清楚是这扇子的清香还是外婆的味道令我着迷,在夏日中我却感到了一(改:丝)丝凉意,以及那一份美好的存在。(评:巧妙运用心理活动来扣题,这样更自然。)

(补:我把抽屉里的蒲扇轻轻拿在手上把玩——注意过渡,让文章前能巧妙呼应),是的,我想起我与外婆出门不巧遇上小雨,外婆那不离手的扇子就有了别样的用处。那扇子不足以为我挡雨,但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不知是这蒲扇还是什么,总能让我回忆起这些美好。

夜晚(改:这把蒲扇)是心的故乡,存放着童年的梦,记录着我与外婆的故事。每当学习时过于疲惫,打开柜子(改:抽屉——前后文应保持一致)看见那柄蒲扇,就总能想起那个午后,想起那个梦,想起外婆,想起属于我的美好。

学校生活的繁重,现实生活的繁重,再繁重太阳还是从东边升起,人们还是要学习工作,还是需要吃饭睡觉。即使如此生活艰难,美好,永未缺席。(评:这个结尾显得拖沓,内容上跟前文也有重复,需要修改。——改:阳光照在蒲扇上,属于它独特的植物清香又悄悄发散开来,耳畔,我仿佛听见外婆说,“把蒲扇带上,就像外婆一直在你身边……”是的,美好,一直在我身边,从未缺席。)

原创不易,请给孩子点赞和关注吧!

谢谢大家![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