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断舍离家中的购物袋,今天正式开始了行动,说起来,应该是源于12月2日收到那捆免费的塑料袋开始的,收到塑料袋的时候,非常喜欢上面的图案,质感也不错,心情很好,于是,我不由自主的数了一遍,薄薄的一扎尽然有50个,联想到家中占据了厨房半壁江山的塑料袋会是多少呢?这种想法驱使我想搞清楚厨房的塑料袋究竟有多少?

水乳收纳袋(断舍离之购物袋)(1)

水乳收纳袋(断舍离之购物袋)(2)

首先,我把厨房周围一袋袋的塑料袋全部集中归拢,又打开厨柜上面的柜门,把上面的几大袋塑料袋也全部扒了下来,不一会,厨房的地面堆满了一包包的塑料袋,数了一下,一共有13包之多,这都是我平时买菜购物回来积攒的“家当”,何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此刻,答案就在脚底!

这些塑料袋,都是我平时买菜购物积累的战果,可见我是一个多么“勤俭持家之人”,开始还为自己的持家有方感到自豪,直至周围的环境被一包包累积的塑料袋所赌塞,心情也开始变得压抑起来(讽刺的节俭:因弊大于利,故不提倡这种个人自我感动式的盲目节俭)

说起来,我真正开始断舍离的时间是在4年前,仔细想想,我在断舍离上,依然只停留在浅表的基础阶段,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断舍离,前面4年,我只做了大量同类物品的集中和归类,并没有做实质性的断舍离

有时,人的思维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有很多人,错误的习惯一直延续到死都没有想过去改变,想想,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就算是错的处事方式,也可能蒙在鼓里一辈子,自己却浑然不知,这就是一个人认知能力导致的愚蠢与无知,认知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处事方式,如果不能从认知上去改变思维,那么你做事的方式,就永远只停留在你原有的基础之上!

这跟学习是一个道理,如果你逼一个学生去学习,很可能不但促使不成,还适得其反!除非他真正想通了,真正的想学习了,所以说,任何人想做一件事情,必须从个人认知上开始觉醒,混沌的状态下是不可能改变的,既便看似改变了,也只是表面的改变而已,并没有真正的改变!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多经历、多体验、多看书、多积累知识和经验,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只有思想的改变,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我为什么突然迫切地想断舍离家中的塑料袋呢?因为我已经开始意识到周围环境对我生存环境的影响,被过多物质所拥塞的环境,给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一直以来,这件事也仅仅只停留在想法的这个层面而己,直至最近收到一扎免费的塑料袋,家中原有的塑料袋经过脑袋量化过后,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特别愚蠢的事情,尽然把一堆乱七八糟的脏东西,当成了宝贝似的一直收藏保留着,貌似自己勤俭节约,实则是没经思考的、愚蠢的行为习惯而已!

看到那一扎干净整洁的塑料袋,心想,如果把厨房东一堆西一堆的塑料袋,换成几扎这样干净、整洁的塑料袋,我周围的环境不是更加清爽、整洁了吗?我为什么要让自己置身于垃圾堆一样的环境之中?是我无力改变?还是我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当然都不是,100元就可以买下足够多且干净整洁的购物袋,可以买下现在全屋所有的购物袋,用崭新干净的购物袋去替代原有的用过的购物袋,可以浓缩更小的物质占用空间,还原我一个干净、整洁的优质环境,可以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为什么不去改变呢?

水乳收纳袋(断舍离之购物袋)(3)

水乳收纳袋(断舍离之购物袋)(4)

一扎干净整洁的塑料袋,量化了我对购物袋的空间概念,原来,从思维上有了物质的量化概念,能够真正的改变一个人对问题原有的执念,进而,达到行动上的改变,这就是认知的改变,有时因一件事情带来的个人真实的触动而产生,发现我在某些方面的认知有些固执,很多东西,必须自己有所体验,才会从内心开始接纳和改变,一些东西,经过量化,我才能更清晰的看到东西实质性的本质,所以,有很多东西,都是经我头脑量化之后,才开始去行动和改变的,不知道,其它人是怎么开始溶解心中的问题的,每一个个体各有不同,各人的体会自然也会不一样,每个人都应该花时间去了解自己,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断舍离厨房的塑料袋开始,接着,我准备再来一场全屋购物袋的大清理,家中多年来囤积的各种购物袋,有很多已经开始变质破裂,也到了大型清理整顿的阶段,花点小钱,便可买下够用且质量更好的购物袋,替代家中囤积历史悠久购物袋,让干净整洁的购物袋替代杂乱次之的购物袋,从而腾出更多的存放空间!

今天我首先整理了厨房的塑料袋,首先,塑料袋一个个铺平归类,耗时1个半小时,点数合计188个,最后淘汰了108个塑料袋,主要都是去菜市场买菜时装菜用的小塑料袋,一个个脏兮兮水汪汪的,这么脏的东西,长时间闷在家里是多么可怕啊?留着这些脏东西,不是给其提供制造病菌的温床吗?其次淘汰的就是装水果、装熟食的袋子,还有就是超市装食品的小袋子,也必须弃之,沾在上面的污渍有大量的病菌,回家拆袋之后应该马上就扔垃圾桶,再说,用污染过的塑料袋,总归没有干净的塑料袋用得让人舒心!

水乳收纳袋(断舍离之购物袋)(5)

水乳收纳袋(断舍离之购物袋)(6)

水乳收纳袋(断舍离之购物袋)(7)

剩下的80个塑料袋,都是比较干净的大塑料袋,跟新的一样,大部分都是超市买东西结账时花钱买的,2、3毛一个,现在是那种降解袋和布纺袋,价格较之前番了几番,降解袋8毛和1.2元两个规格,布纺袋一个1.2元,现在我一般都包里放一个布纺袋,可以循环利用,有环保意识之后,节约资源的同时也节省了金钱,同时也节省了使用空间,开始只是因为购物袋太贵,才下定决心随身包里带一个购物袋,既便不去超市,在外面买东西也用得上,看来,超市这一招还蛮管用的,也不知超市的初衷是不是这样的?

水乳收纳袋(断舍离之购物袋)(8)

原来,超市一个购物袋2毛3毛的,也没当个事,购一次物买一个、甚至几个,慢慢,家中超市的购物袋越存越多,今天,摊开来一数,尽然有50个之多,如果我当初有现在这种想法,就不会去买这么多购物袋了,以后,会一直延用这个好习惯,购物袋循环利用起来,不能当成一次性用品去使用,这样,就可以避免家中购物袋的堆积造成的环境影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杜绝资源的浪费,做一个有素质的好公民,每件事情都从我做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素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空间!

水乳收纳袋(断舍离之购物袋)(9)

现阶段是购物袋断舍离的第一步:“厨房塑料袋”,已成功断舍离一半左右,留下了花钱购买的干净购物袋,免费的购物袋基本舍去,也是贴近物品的中小号塑料袋,第二步是清理全屋房间的其它购物袋,也会集中起来开始实质性的断舍离,变质、损坏及不适合的全部舍弃,品质尚好的留下!

购物袋断舍离之后,再开始攻克下一个类别的物品,人开始有了某一方面的意识,就会全方位的更新这一层面的问题,从开始购物袋的断舍离,其它同层面的问题也相继有了关联,攻克一个问题的同时,同类的其它问题也纷纷展开,从一个问题上升至这一个层面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是所谓的以点带面的思维模式发生的变化!所以说,要解决某个问题,其核心一定是思维的转换!

比方说,今天我攻克了厨房塑料袋的这个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全屋的购物袋这个问题,然后,脑海又会冒出其它同种类的物品,需要更进一步实质性的断舍离

比如,今天在断舍离塑料袋的同时,脑海里又想到了厨房的锅碗瓢盆,各种多余的锅盖及生了锈的锅具,多年不用的旧碗碟、筷子以及各种瓶瓶罐罐,重复多余的紫砂锅、电火锅,保温水壶、以及各种重复的小家电,比如榨汁机、电水壶、等等,从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各种物体从头脑中陆续冒出,然后,需要不断去改造和精进,这就是认知带来的一系问题及其改变,所以说,只有自己真正的意识到的问题,才能真正彻底去改变,其它,只是留于形式。一个人要改变的是思想,而不是单纯的做某一件具体的事情!

首先,来个厨房彻底的断舍离,然后就开始每个房间物品的断舍离,比如长期不用的音箱、、各种闲置未用的电线及插头、各种年代的旧手机及旧电脑、学习机收录机及磁带、各种单人跳绳和双人跳绳、干洗店的衣架和变了行脱了皮的衣架、旧了不用的地垫、雨衣、头盔、不好用的取暖设备、各种存放多年的小孩学习产品、玩具及玩偶等等,这些东西,已全部纳入实质断舍离的范围,必须彻底进行断舍离!

前面4年,我做了大量的物品整理和收纳,但大多数物品缺少最后的一个环节,就是“舍弃”,接下来,我会一个种类一个种类的排序进行,还好,前面几年,我在物品集中归类方面做得很好,基本每一种物品都做了细致的集中及分类,这也是断舍离过程中最为繁琐的一个环节,现在,我在断舍离的过程中,可以省去这个最为复杂的环节,稍加理顺就可以直接进行去留这个环节,自知性格中有优柔寡断的成分,就当是对我的一种实战考验吧!知道自己的弱点,就更要勇敢面对,克服自身的不足之处!

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得越来越好,怕扔东西,那就从最差的东西开始扔,然后就是扔同种类相同的次之产品,好的送人或捐赠,坏的直接扔,必须果断一点,不然,没价值的东西永远在周围与我周旋

记得前不久,看了一篇断舍离文章的评论,有一位网友的话,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那位网友是这么评论的,她说:“如果你周围的垃圾如果没有清理出去,那么,你整天不过是在为垃圾分类而己”,在我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有为之一振的感觉,断舍离的核心问题,在那一刹那仿佛找到了答案!

我与物品之间,这么多年来存在的问题症结,竟然被一位网友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戳中要害,一语中的!这让我不得不直面问题本身,主动开始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啊!这句话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贴切,真是一针见血啊!绝对有画龙点睛之妙!这就是思想的魅力,有的人一辈子都悟不出的道理,别人只用简单的一句话就提炼概括了,好似服了一剂清醒剂,瞬间人间清醒,太神奇了!

这么多年来,我不停地收收捡捡,更多的不过是在与一堆无用的鸡肋物品周旋而己,为了毫无用处的鸡肋物品,消耗了我大量的时间跟精力,有些没啥利用价值的物品,我却一直保留着,总幻想哪天能有派上用场的时候,为了这概率极小的可能,我却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跟精力去打理和维护它们,这期间很多的物品,中途一次也没派上用场,最后,还是沦为扔垃圾桶的下场,实在是悲哀!想想自己半辈子到底做了多少的无用功?花费了多少无用的精力?做了多少的冤枉事!

几年前就应该扔的东西,硬是被我拖到多年之后,中间白白陪上了几年的清洁整理跟维护,每当我面对一件鸡肋物品时,我总是无比的纠结与矛盾,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让我保留了很多该扔又舍不得扔的东西,所以,无形中增加了我更多的劳动负荷,让我不停地为垃圾物品分类和服务,自从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似乎全身的细胞都开始觉醒,我开始思考我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够彻底的做好物品的断舍离?现在,似乎有了答案,重复的只留最好的,该舍的必须果断舍弃!

断舍离的最终目标应是:买少而精的物品,减少重复购买,享受优质产品带来的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