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斗门区融媒体中心】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1)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2)

斗门,街头小巷食肆

藏着众多地道美味,

但要找到属于当地人心底的“古早味”,

必须深入老城区寻觅。

井岸的这家“有间食店”,

就是让食客心心念念的小店之一,

甚至有人不远千里赶来…...

01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3)

前店后厨,没有包间,

朴素得不能再朴素,

却是“美味制造工坊”。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4)

一般人很难想象,

不起眼的它已走过10多年,

每到饭点就爆满,

有时加位也难以满足。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5)

老板很“傻”,

哪怕生意这样火爆,

但招牌的糍水每天

也就卖300多碗,

情愿不赚更多的银两。

这却让更多客人“追随”……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6)

王先生就是“追随者”之一。

他从北京专程飞来珠海,

只为品尝到一口地道美味——

“据说,斗门的糍水有百余年历史,

今天如愿,果然味道鲜美独特。”

02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7)

炮制这一碗鲜香糍水的,

正是老板张安尧,

土生土长的斗门人,

人称“黑哥”。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8)

在菜市场打转,选购新鲜食材,是“黑哥”的日常。

他从边做边学起步,

算起来已入行有20多个年头了。

而自己开起的“有间食店”,

也走过了10多年风风雨雨。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9)

糍水,斗门的民间传统美食。

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它,

依旧是当地人最爱的滋味。

每逢重大喜庆节日、招待上宾,

糍水都是必不可少的。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10)

而乾务镇和斗门镇的做法

又被公认最为正宗。

不少斗门人冠上地方名,

以“乾务糍水”“斗门糍水”称谓,

来区分和强调它的“正统”。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11)

“黑哥”开店不爱剑走偏锋,

选择了斗门人最熟悉的糍水,

还想着要打响

“乾务五山糍水”的名堂,

让一口老味道能延续不变!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12)

要做糍水不难,

但要“复刻”出小时候的味道不易,

那在很多人眼里甚至是“犯傻”。

毕竟随着时代发展,

很多工序早已被机器所替代。

“黑哥”却不信邪,

凭借着当年的记忆,

反复尝试“即汆水 做汤底”

希望用最传统的方式,

做出一碗儿时吃过的糍水。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13)

先把锅烧旺,再加上鱩干、腊味、虾米炒香。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14)

然后倒入高汤,让汤头味道更鲜美!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15)

最后加上蔬菜,增加口感层次。

濑,是糍水制作的独特方法。

“黑哥”参照传统老制法,

找来老椰壳装盛粉浆,

让它透过其中的小眼漏出,

“濑”到大锅的热水中。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16)

预热,定型。

糍水盘在锅中一圈圈粗细均匀,

口感是既Q弹又滑溜。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17)

汆水做汤头,椰壳濑糍水。

“黑哥”凭借传统的“傻办法”

终于做出了当年吃到的味道。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18)

虽说十年前的铺头招牌上

写着“主营:牛杂糖水小炒”字样,

但只字未提的糍水,

却真真正正成了店里的招牌。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19)

十年前在坭湾开的旧店

制作繁琐、成本过高等等,

都曾是“黑哥”面对的问题......

“虽然也有过动摇,

但有妻子阿平一直支持、鼓励,

成了我坚持下来的动力。”

他说,“在最困难的时候,

这小小的一碗糍水

养活了我们全家。”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20)

黑哥和妻子阿平

“因为糍水对我们来说,

并不仅仅是一种食物

更是一种情怀。”

看着儿子轩轩慢慢长大,

“黑哥”希望今后

能将糍水的传统做法教给孩子,

让美食和情怀都能传下去…...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21)

黑哥和儿子轩轩

03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22)

按传统方式做出的糍水,

得到了越来越多食客的追捧,

但每天也只能做到300碗左右。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23)

有人劝“黑哥”用机器制作,

节省人力之余还能供应更多,

“黑哥”又犯“傻”了,

他说,“机器做出来的糍水,

始终差了点味道。”

“黑哥”以自己的方式,

守护着他爱的“老味道”。

如今的“有间食店”,

特色菜品也越来越多,

生意也越来越稳定。

·

除了糍水,店里还有不少“王牌”产品

“有间食店”搬到了井岸,

它的老板依旧很“傻”,

他依旧坚信——

“做美食和做人一样,

用心才能是好的。”

摆摊卖手作零食 老板很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