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理理,流晶河上首屈一指的花魁,模样性情自不必说,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如果不是在风月场上讨生活,绝对是让人钦慕的一代才女。这样一个风尘女子,招惹了无数青年才俊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再加上她那神秘身世,更让许多王公贵族也是趋之若鹜。

庆余年司理理是怎么暴露的(庆余年从司理理的经历可一窥皇位之争失败后的悲惨生活)(1)

传说司理理姑娘并不姓司,而是姓理,却不是这个理字,而是李,皇室的姓氏。江湖流言中说,这位姑娘竟是开国之初的某位皇族遗孙,只是因为祖上犯了大事,才落魄到如今地步。

皇室之人听到这个流言嗤之以鼻,普通百姓也知道这是假的,只是没有官方声明,司理理也不解释,大家干脆就将错就错,司理理的身世就更加神秘了。

普通大众的心理很奇怪,对于任何神秘之事总是想一探究竟,更以见上司理理一面而自豪,在这样的心态下,无数公子哥为了见司理理一面不惜一掷千金,由此可见司理理确实有手段。

司理理的手段不至对付那些千金买笑的公子哥,她还是北齐的暗探头目,一手掌握着北齐在南庆的谍报网,连八品的程巨树都甘心被她指挥,这样一个暗夜特工,有手段,有能力,一边把庆国的公子哥、一众官员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一边获取着庆国最机密的情报,甚至与庆国的大人物长公主联手,在牛栏街刺杀范闲。

这样一个手段高超,谈笑间杀人的美女间谍,一旦功成身退,回到北齐,将与言冰云一样成为英雄人物,比言冰云更有利的是,她深得北齐小皇帝的宠爱,届时必将是北齐的风云人物,云端的人物,必将是无数凡夫俗子仰慕的对象。

想象是美好的,猜测也是主观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未必。

传说中司理理是皇族不假,毕竟无风不起浪,可是说她的祖上犯了大事才落魄到如今的地步,就有点主观臆想了。

多年前,庆国的上上任皇帝在位时,没有立太子就突然死了,两个最有可能上位的亲王开始了明争暗斗,只差赤膊上阵了,彼时的诚王只是一个无权无势,没有野心的小亲王,从来没有对皇位有任何非分之想。

没有尘埃落定时,任何意外都可能发生,这话真是至理名言。

就在两个亲王为皇位争得你死我活时,叶轻眉和五竹来到了京都,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两个亲王同时被暗杀,然后这个巨大的馅饼就落到了诚王身上,诚王上位没有几年,就死了,然后当时的太子,当今的庆帝名正言顺地成了皇帝。

诚王即位,意味着当今皇帝一转身成为太子,他的小伙伴陈萍萍这个未来的黑暗之王开始崭露头角,没两年工夫,在叶轻眉的帮助下组建了监察院,黑骑更是让人们谈之色变的存在。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很不幸的,司理理就是被暗杀的其中一个亲王的孙女,她本来是一个极有权势的亲王孙女,高高在上的皇家郡主,真正云端之上的人物,可是一个晚上的时间,她就被无情地打落凡尘。

庆余年司理理是怎么暴露的(庆余年从司理理的经历可一窥皇位之争失败后的悲惨生活)(2)

此时的司理理一家被打入凡间,已经很不幸了,但是起码还可以过平凡的安稳生活,可是随着庆帝的崛起,他们一家连安稳的生活都没有了,开始被暗杀,被追杀。

他们曾经的皇族身份,曾经的最有权势的亲王子孙,即使没有上位的野心,可是身份摆在那里,无论是突然崛起的诚王系,还是司理理爷爷那一系,都会时刻关注他们。

司理理爷爷那一系,自然希望他们能重新崛起,掌控朝堂,为自己的那一系谋福利,谋权位。而诚王系生怕他们野心不死,对他们时时监控,即使他们自己没有野心,也不能保证他们不被人利用,毕竟正统的皇族身份摆在那里,曾经的人脉摆在那里。

清朝入关之后,不仅顺治、康熙朝,一直有人举着反清复明的大旗四处活动,就连乾隆朝,还有朱家后代不时地冒出来,来一个反清复明,反清复明的势力就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一样,一茬一茬地出来,让清朝皇帝不胜其烦,又难以除尽。

何况诚王本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王爷,皇位离他十万八千里,如果不是叶轻眉,八辈子也轮不上他们这一系当皇帝,所以没啥根基的诚王上了位,当然对那两个不幸死去的王爷两系非常忌惮,与其时刻担心,不如斩草除根。

皇位之争就是这么血腥,这么可怕,身在其中的人,已经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别人如何想的问题。

就是因为同根生,所以相煎非常急。

司理理的父亲在一众亲卫的保护下,带着他们一家逃了出去,可是黑骑紧追不舍,她的父亲在追逃中被杀死,她的母亲带着她们姐弟两个好不容易逃到北齐,隐性埋名地活了下来,可是不久母亲病死,只剩下她们姐弟相依为命。

可以想像,她的母亲嫁给一位皇孙,还是最有权势的王爷,很可能登上皇位的王爷的儿子,她要么出身贵族之家,要么出身高官厚禄之家,妥妥的大人物的千金小姐,可是在她们被追杀时,她的娘家没有能力庇护她们,或者她的娘家也成为被清洗的对象,自身难保。

在皇位之争中,一个王爷的失败,不仅自己的子孙人头落地,随之而来的是无数人丢掉性命,无数人的命运被改变,《琅琊榜》中那位悲情的太子祁王殿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他被夏江诬陷失败,七万赤焰军被屠杀殆尽,无数官员丢掉性命,当时的京城血流成河,自己的妻妾全部入了掖幽庭,连儿子萧庭生都是祁王妃用尽手段,又在纪王爷的刻意回护下,才瞒天过海地生了下来,可以想象当时的处境有多艰难。

祁王作为梁帝的儿子,失败后,尚且被斩草除根,何况司理理爷爷那一系,更是要被杀光杀绝,不过幸运地是,司理理姐弟逃到了北齐,勉强活了下来。

她们以为,总算是可以安稳下来,可是她们南庆皇族的身份,注定要被利用。

北齐皇族查到她们的身份,姐弟俩小小年纪被接入北齐皇宫,他们的生活虽然较之宫外有了改善,可是他们将要面临的处境并没有一点改变,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北齐皇室也不会发善心,平白无故善待他们。

司理理从小与北齐小皇帝一起长大,有了情份,可是北齐的皇权在太后手里,所以她依然是太后手里的一枚棋子。

她为了弟弟,只好无奈地接受了北齐的安排,潜入南庆,以妓女身份作掩护,进行情报暗战。

一个曾经的皇室郡主,锦衣玉食,高高在上,一朝覆没,成为千人枕,万人睡的风尘女子,这种巨大的生活反差,足以让一个女子失去生存的希望,足以让一个女子绝望,可是她连绝望的勇气都不能有,因为她还要保护弟弟。

随着爷爷、父亲、母亲的先后死去,她就像浮萍一样,随风而飘,命运再也掌握不到自己手中,全凭他人安排。

她以为在南庆的使命完成后,可以获得一个喘息的机会,可是没有想到,她被人出卖,无奈只能听命于长公主暗杀范闲。暗杀失败,她被监察院生擒,一个活生生的美人进入监察院的大牢,等待她的将是什么,相信看过谍战片的人,都非常清楚,不死也要脱层皮。

庆余年司理理是怎么暴露的(庆余年从司理理的经历可一窥皇位之争失败后的悲惨生活)(3)

《庆余年》电视剧演的范闲很怜香惜玉,没有对司理理动一根毫毛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实际上原著小说中,司理理进了监察院大牢,范闲二话没说直接上了手段,差点要了司理理的命才得到了答案。

司理理本来没有什么生还的机会,可是言冰云被生擒,她作为交换条件有了回北齐的希望。如果故事到了这里,她还不算悲惨,可是陈萍萍是什么人,他是人们眼中的恶魔,是一个别人听到他的名字就会吓得颤抖的人物,他绝对不会让司理理就这样回到北齐,他要物尽其用。

于是,司理理成了陈萍萍实施红袖招计划的关键人物,目标是北齐的小皇帝,具体陈萍萍与司理理之间的暗黑协议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是以陈萍萍的手段,必然是掌握了司理理的软肋,让她不得不听从。

范闲看着一脸温柔,怜香惜玉,对她很好,可是当他从她嘴里探得陈萍萍的计划之后,立马对她软硬兼施,又以她弟弟的安全、前途为诱饵,解了她身上的毒药,把她变成自己在北齐皇宫的暗探。

她本来是北齐的暗探,转了一圈之后,先是被陈萍萍威胁利用,后又被范闲软硬兼施,不得不成为南庆的暗探,她这个无辜的女子,再一次成为别人手中的工具。

北齐的暗探也好,南庆的间谍也罢,没有人在乎她,没有人在乎她的感受,没有人问过她想不想,她一个弱女子,一次一次被人胁迫,一次一次被人利用,她就像一个工具,被人随意地支使,这就是一个曾经皇族之女皇位争夺失败后的命运。

庆余年司理理是怎么暴露的(庆余年从司理理的经历可一窥皇位之争失败后的悲惨生活)(4)

皇位之争失败后,连一个没有任何野心的弱女子都没有一个安身之地,何况那些手中有权、有野心的男人,更是被杀的对象。当他们从高高的云端跌下之后,他们的命运就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

死,或许是他们最好的结局,而活着,特别是像司理理这样活着,没有生存的权利,没有自由的权利,更没有幸福的权利,就像一个工具一个被人随意支使,才是最屈辱的事情,也才是真正的苦难,可见皇位之争的残酷和血腥。

我们看历史也好,看小说、电视剧也罢,往往只看到胜利者的盛宴,胜利者的姿态,胜利者的灿烂人生,很少有机会真正看到失败者的命运,特别是那些失败者的真实生存状态,司理理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夺位失败后,一个弱女子的真实悲惨生活,让我们可以一窥皇位之争失败后,那些失败者的真实生存状态,这也更让我们明白皇位之争何以如此残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