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之王”钢琴,凭借优良全面的性能以及广泛的用途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乐器之一。近十年来,来自西方的钢琴,已经成为当今中国音乐如影随影的文化载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钢琴。

不可不弹的世界钢琴名曲100首(静静聆听耳熟能详的世界著名钢琴曲)(1)

在钢琴的学习中,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弹”上,每天进行大量的练习,挑战更有难度的乐谱。但是比“弹”更重要的,是“听”。诚如爱伦·科普兰所说:“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

莫扎特

《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

不可不弹的世界钢琴名曲100首(静静聆听耳熟能详的世界著名钢琴曲)(2)

莫扎特共谱写了十九首钢琴奏鸣曲。这些奏鸣曲都显示出明朗乐观的乐思,完美匀称的结构和严谨如歌的旋律等创作特征。《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其中的第十一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

莫扎特在曲中的两个地方使用了“不寻常”的做法。本应为快板的第一乐章,莫扎特“异想天开”地使用了行板的主题与变奏。而原本应该是抒情部分的慢板乐章,莫扎特却用了小步舞曲体裁做为代替。在三个乐章中,唯一“规矩”地使用了快板回旋曲式的第三乐章便是大名鼎鼎的《土耳其进行曲》。

贝多芬

《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

奏鸣曲“月光”》

不可不弹的世界钢琴名曲100首(静静聆听耳熟能详的世界著名钢琴曲)(3)

在传统的格局中,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且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这首“月光”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向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贝多芬自己称这首曲子为“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的”。

被我们熟悉的“月光”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的认同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所形容的——“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

舒伯特

《音乐的瞬间第三首,

F小调》

不可不弹的世界钢琴名曲100首(静静聆听耳熟能详的世界著名钢琴曲)(4)

一天,舒伯特去一位朋友家做客。他信手拿起一份手抄乐谱,弹奏之后,对其赞叹不已。随后他才知道这其实正是这位朋友记下的他本人即兴弹奏过的作品。

虽然总共只有54小节,音乐形象比较单一,但是舒伯特将之处理得非常精巧,可以称得上是玲珑剔透、精致小巧。整首乐曲保持着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为舒伯特钢琴曲中最负盛名的一首。

舒曼

“梦幻曲”

(《童年情景》之七)

不可不弹的世界钢琴名曲100首(静静聆听耳熟能详的世界著名钢琴曲)(5)

舒曼的钢琴曲《梦幻曲》是世界著名钢琴作品中篇幅最小的钢琴曲。乐曲创作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关于这部套曲的创作动机,作者曾在给未婚妻、钢琴家克拉拉的信中写道:“由于回忆起你的童年时代,我写下了这部作品。”

虽然按内容来说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但这部作品更多的是表现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乐曲欢快动人,饶有情趣,但也流露出一种因为童年逝去而产生的惆怅感。

李斯特

《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之

三“钟”》

不可不弹的世界钢琴名曲100首(静静聆听耳熟能详的世界著名钢琴曲)(6)

《钟》是李斯特根据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协奏曲》Op.7 的终曲“模仿钟声的回旋曲”改编而成。是李斯特为献给克拉拉而作的钢琴曲集《帕格尼尼主题大练习曲》六首中的第三首。

1831年,帕格尼尼到巴黎演出,李斯特着迷于帕格尼尼高超的演奏技巧。音乐会后,李斯特便凭记忆弹奏帕格尼尼的作品,想方设法在钢琴上实现那美妙的音响。几日后,李斯特弹奏了几个音乐片段给朋友听,朋友们惊讶的发现,他已经把帕格尼尼的音乐成功地移植到了钢琴上,使这件乐器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音响。

勃拉姆斯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不可不弹的世界钢琴名曲100首(静静聆听耳熟能详的世界著名钢琴曲)(7)

勃拉姆斯在1852年时,对维也纳的吉普赛音乐颇感兴趣,于是记下了许多吉普赛音乐的旋律。1869年他开始出版“匈牙利舞曲集”,实际上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加以编辑和整理而成。

《匈牙利舞曲》第一集很受听众欢迎,但也遇到不少麻烦,一些匈牙利音乐家指责他剽窃他人作品,侵犯人权,甚至于上诉到法庭,但由于勃拉姆斯在发表时只在这些作品上署名为“编曲”,因而得以胜诉。后来他又出版了第二集匈牙利舞曲集7首,为了避“剽窃”之嫌,他增加了乐曲中自创部分的比例。

肖邦

《降B小调夜曲》

不可不弹的世界钢琴名曲100首(静静聆听耳熟能详的世界著名钢琴曲)(8)

肖邦一生总共创作了21首夜曲。夜曲这种体裁在传统上主要用于表现深夜的宁静,旋律通常如梦一般清幽、柔美。肖邦的夜曲并不只是单纯地继承了传统夜曲的表现风格,而是使夜曲的形式趋向自由,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降b小调夜曲出版于1833年,是肖邦早期风格的夜曲,音乐性质天真、温和,旋律线条优美娓婉,此曲虽带有明显的费尔德夜曲痕迹,但肖邦并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用新的手法来表现其夜曲如歌如梦的意境。

肖邦

《C小调练习曲“革命”》

不可不弹的世界钢琴名曲100首(静静聆听耳熟能详的世界著名钢琴曲)(9)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七首练习曲,1831年创作的《c小调练习曲》是其中流传得最广的一首。全曲激昂悲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因此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整个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相结合而体现出来的。主题后半部分具有明显的宣叙调特点,仿佛倾诉着内心的苦痛。

钢琴练习曲到了肖邦的时代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然而,肖邦使技术性较强的练习曲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为后世的“艺术性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开辟了道路。

德彪西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不可不弹的世界钢琴名曲100首(静静聆听耳熟能详的世界著名钢琴曲)(10)

德彪西非常喜欢诗歌和绘画,法国诗人勒孔特·德·里尔曾有一篇叫做《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诗,内容描写的是:“坐在盛开着鲜花的越桔树丛中的遥远爱人的温雅和妩媚姿态”。

德彪西从此诗中获得了创作灵感。他将钢琴的音响色彩运用到了极致,创造了新颖独特的音乐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富于歌唱性的主题,从中感受到音乐的轻柔、飘逸、朦胧,仿佛“看”到一位清纯少女的可爱的形象。

拉赫玛尼诺夫

《升C小调第二号前奏曲》

不可不弹的世界钢琴名曲100首(静静聆听耳熟能详的世界著名钢琴曲)(11)

升c小调前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曲集《幻想小品集》中的第二首,作于1892年,是作者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时所作,同年在莫斯科首演,并由作者亲自演奏。

乐曲的主题被后人誉为拉赫玛尼诺夫的“命运主题”。据说这一主题是作者受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钟声的启发而写成的。主题音乐能够使人联想到悠远的钟声和教堂中此起彼伏的祈祷般的颂歌声,其中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