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县志卷四学校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县志里都有什么秘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县志里都有什么秘密(荣成县志5讲究礼教超乎想象)

县志里都有什么秘密

荣成县志卷四

学校志

宋庆历中,敕天下郡县建学。正统以来,沿边卫所各建学校,羽翼弥光。我朝文教昌明,经籍(注:经书或泛指古代图书)大备。海隅僻壤骎骎(注:qin,马跑得快的样子),有邹鲁风。愿我誉髦(注:yu mao,有名望的英杰之士)鼓箧(注:gu qie,击鼓开箧,古时入学仪式,负箧求学或指经业、学术)孙业,则青云之士,何必不比肩而起哉,志学校。

学宫。旧址在卫治西北隅。明宣德二年建。天顺五年,成山指挥袁寿重修。嘉靖四年,巡海道冯公迁于卫治东北隅。天启七年,复迁于卫治之南,时里人巩昌、同知颜惟仁创建大成殿,余则绅士捐助而成。

国朝顺治中,里人黎平、知府刘董建明伦堂。康熙五十八年,教授戴沄与署任守备韩公远重修。五十九年,守备董定泰、教授戴沄修名宦、乡贤二祠。雍正十三年,改为荣成县学。乾隆三年,知县罗克昌建崇圣祠于大成殿后,十二年,知县陆仪重修大成殿。嘉庆二十一年,知县李象溥、教谕毛开泰重修大成殿及庑、祠、戟门、照壁、黉门(注:hong men,学校的门,也泛指学校),一易旧规卧碑(注:明清时将约束学生的条规刻在石碑上,碑文朝上,称卧碑),顺治九年颁行,在明伦堂左。

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注: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设学院学道学宫以教之。各衙门官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皆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所有教条开列于后:

生员之家父母贤智者,子当受教。父母愚鲁或有非为者,子既读书明理,当再三恳告,使父母不陷于危亡。

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书史所载忠清事迹,务须互相讲究,凡利国爱民之事,更宜留心。

生员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术邪刻,读书必无成就,为官必取祸患,行害人之事者,往往自杀其身,常宜思省。

生员不可干求(注:求取)官长,交结势要,希图进身。若果心善德全,上天知之,必加以福。

生员当爱身忍性,凡有司官衙门不可轻入,即有切己之事,止许家人代告,不许干与(注:干预)人词讼,他人亦不许牵连生员作证。

为学当尊敬先生,若讲说,皆须诚心听受,如有未明,从容再问,毋妄行辩难;为师亦当尽心教训,勿致怠惰。

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违制论黜革治罪。

生员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注:远离城市的偏僻地方);所作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提调官(注:为科举考试设置的官员或管理学校官员,在边防军事系统镇守总兵官属下,也有提调官一职)治罪。

岁科入学文、武童生各十六名,廪膳生员二十名,增广生员(注:简称增生,廪生有廪米有职责,增生没有)二十名。附学生员(注:简称附生,以尚未取得廪生、增生资格的生员)无额。

义学(注:招收贫寒子弟的免费学校)二所。一在城内潮音寺,一在崖头集(见乾隆七年续登州府志及庚午县志)。

城内义学。知县王公所、韩公亚熊,先后议兴复,王公时延邑丁酉拔贡王廷璇主讲韩公时延(注:聘请)福山甲子举人牟旭主讲,他无闻焉。崖头货财通区,近来颇称富庶,优伶(注:演艺人员,男为优,女为伶)宴饮之费,岁数百千。而义学之设,问之长老,已茫无知者,盖其废久矣。易而行之,岂无其效,是所望于有志者。

成山书院。县治东北。嘉庆十四年,知县张公畬新建。

学田。九亩八分,拨威海卫原额耤田(注:古时天子、诸侯征用百姓耕种的土地)为学田。载乾隆七年续登州府志。

书院学田。旧有地十一亩(坐落西南山老儿沟北崖南崖及下河地),粮银二钱存官,未经安置,嗣有福泉寺入官地一百五十五亩四分八厘(坐落鞠家村上地六十七亩三分,中地四十三亩八分,下地四十六亩五分),粮银三两四分九厘九毫五丝。道光二十年,知县李天骘议定,将前后地亩统归书院,立有章程,榜于书院壁。

荣成县志卷五

典礼志

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有礼则安,无礼则危,虽在一邑,亦何莫不然,自上垂之谓之典,自下行之谓之礼。荣邑僻处海滨,缺略(注:欠缺)固多,然幸生明备之世,会典、通礼二书颁行,海内朗然若揭,日月次第举行,讵(注:ju,难道)非临民出治之要道乎,志典礼。

祠祀

社稷坛。在县南门外。社右稷左,异位同坛,岁春秋仲月上戊(注:上旬之戊日),致祭用羊一、豕(注:shi,猪)一、铏(注:xing,古代盛菜羹的器皿)二、簠(注:fu,盛稻粱黍稷的祭祀器具)二、簋(注:gui,盛黍稷的圆形祭祀器具)二、笾(注:bian,祭祀或宴会上盛果实肉干的竹编器具)四、豆四、制帛(注:祭祀所用丝织品。清制,凡祭祀社稷坛陈礼神制帛,黑色)二,在城文武官皆与祭。

先农坛。在县东门外。岁以仲春亥日致祭(或以春季),用羊一、豕一、铏一、簠二、簋二、笾豆各四、制帛一,在城文武官皆与祭。

神祇坛。在县东门外。岁春秋仲月诹(注:zou,商量)吉致祭,云雨风雷神位居中。境内山川神位左,城隍神位右,用羊一、豕一、铏一、簠二、簋二、笾豆各四、制帛七。在城文武官皆与祭。

火神庙。在县城大街。岁以春秋仲月(注:每季第二个月),守土官诹吉致祭,用少牢(注:祭礼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

城隍庙。在县东门内。每月朔望(注: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守土官诣(注:到)庙行香,遇旸雨愆期(注:qian qi,延误日期)则祷于庙厉(注:厉为神的名字)祭则主之。

古者庙之有寝(注:qin,卧室),所以施于人鬼也。《月令》孔疏云,庙是接神之处,寝乃衣冠所藏处,若夫城隍则镇星也,既无衣冠可藏庙,而设寝已属不经(注:不合常理),至于神以像祀,始见于宋玉招魂(注:战国时宋玉所的《楚辞 招魂》),有像设君室之文(注:古时为仪式的意思),其后踵释氏(注:释迦,也指佛或佛教)之法,设为地狱,变相刀山剑树,赫然森罗,虽非事神正道,尚足以儆戒愚顽,乃于城隍寝室中设妇人像,与神并坐,号为神配。奈何,何以一方正祀之神,等于小姑彭郎(注:江西彭泽县大江中大小孤山附近江侧的澎浪矶,宋代民间将“孤”讹作“姑”,将“澎浪”讹作“彭郎”,于是便有彭郎为小姑婿的传说,云“ 彭郎者,小姑壻也”。后遂以此相传。),事同儿戏哉(吾学录)。

厉坛。在城西。岁三月寒食节,七月望日,十月朔日,守土官(注:地方官员)公服迎。城隍主坛招无主之鬼,合而祭之。用羊三、豕三、米饭三、石尊、酒、楮帛(注:chu bo,旧俗祭祀时焚化的纸钱)。子产为伯有(注:良霄(?-前543年),姬姓,良氏,名霄,字伯有,是子耳的儿子,郑国的卿,他主持国政时和贵族驷带发生争执,被杀于羊肆)立后,使鬼有所归,遂不为厉。

朝廷之设厉祭正(注:古代祭神的长者),以无主孤魂,或能依草附木求食殃,民故岁祭者三迎城隍神以为之主,即国侨(注:春秋郑国大夫公孙侨)治郑之遗法也,然无主之鬼,既有此祭,自不敢复为民害矣。

先师庙。在南门内大街西。岁春秋仲月上丁(注:农历每月上旬的丁日)行释奠礼。在城文武官诸生咸与祭,月朔释菜(注:亦作“释采”。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或.君临臣丧时,入门前向门神致礼的仪式)望日上香。春秋祭日,大成殿陈设,先师位前,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铏二、簠二、簋二中、笾十、豆十、炉一、镫二。四配位前,各羊一豕(shi)一、铏二、簠二、簋(gui)二、笾八、豆八、炉一、镫二。

十二哲位前,铏一、簠一、簋一、笾四、豆四,东西各羊一、豕一、炉二、镫二。

殿中设一案,少西北向供祝版(注:祭祀时粘贴祝文的方版),其南东设一案,西向陈礼神,制帛九、香盘四、尊三、爵二十有七。西设一案,东向陈礼神,制帛八、香盘三、尊二、爵二十有四。凡牲陈于俎,凡帛正位四配异篚(注:fei,盛东西的竹器)。十二哲东西,共篚凡尊实酒(注:在尊里倒满酒),承以舟疏布(注:粗布)幂(注:覆盖或古代覆盖食器的巾)勺具。

西庑陈设二位同案,每位爵一实酒,每案簠一簋一笾四豆四。

先贤案前,羊二豕二香案一炉一镫二。先儒案前,羊一豕一香案一炉一镫二。

设案一于南北向,陈礼神,制帛二、香盘二、尊二、虚爵六爼、篚幂勺具,东西同谨案。正殿设五十一爵,备先师四配、十二哲,每位三献之,用两庑位数过多,但各设一爵实酒,别设虚爵六备。贤儒各三献之,用同日崇圣祠陈设正位,前各羊一、豕一、铏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八、炉一、镫二,配位前簠一、簋一、笾四豆四,东西羊豕各一、炉一、镫二,中设一案,少西供祝版。东设一案陈礼神,制帛五、香盘五、尊四、爵十有五。西设一案陈礼神,制帛四、香盘四、尊三、爵十有二。

两庑,东二案,西一案,每位爵一实酒,每案陈设簠簋笾豆羊豕炉镫,如配位之数各,南设一案陈礼神,制帛一香盘一尊一虚爵三爼,篚幂勺皆具(释奠仪详通礼)。

先师庙祭器,爵、登、铏、簠、簋、笾、豆,篚爼尊、毛血盘(毛血盘是礼器的一种,青铜铸造而成的)、炉、烛台,垫以奠爵馔(注:zhuan饭食)盘勺,以挹(注:yi,舀)酒幂以幂尊(制详会典)。

先师庙祭品,登实太羮(注:tai geng,或大羮,给祖先吃的肉羹不加任何调料),铏实和羮(注: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簠实稻粱,簋实黍稷,笾实形盐(注:祭祀特制成虎形的盐)、槀鱼、枣、栗、榛、菱芡、鹿脯、白饼、黑饼,豆实韭菹(注:jiǔ zū,以醯酱腌渍之韭菜)、醓醢(注:tǎn hǎi,带汁的肉酱)、菁菹(注:韭菜花腌制的酱菜)、鹿醢(注:lù hǎi ,鹿肉制成的酱)、芹菹、兔醢、筍(竹笋)菹、鱼醢、脾析(注:牛胃)、豚拍(注:猪肋肉)。四配,崇圣祠正位,笾实无白饼、黑饼豆,实无脾析、豚拍。正殿两序两庑,崇圣祠配位两庑,簠实黍,簋实稷,无稻粱,笾实形盐、枣、栗、鹿脯,豆实菁菹、鹿醢、芹菹、醓醢(祭品如不能备,各就土之所有以类充,不得以他祀品物通融借用)。

先师庙,乐器(舞器附)麾编钟、编磬、琴、瑟、排箫、箫、笛、篪(chi,古代乐器)、笙埙、建鼓(即应鼓),搏拊(fu,抚摸,拍打)柷(zhu,古代乐器)、敔(yu,古代乐器),节(即旌)羽龠(yue,乐器)(制详会典),其佾(yi,古代乐舞的行列)六,每佾六人。

先师庙,乐章迎神,乐奏昭平之章,辞曰,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祥征麟绂(注:lín fú,原为以绣绂击麟角,后指祥瑞),韵答金丝,日月既揭,乾坤清夷。初献。奏宣平之章,辞曰,予怀明德,玉振金声,生民未有展也,大成俎豆(注:祭祀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也泛指各种礼器,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千古春秋,上丁清酒既载,其香始升。亚献(注:第二次献酒)。奏秩平之章,辞曰,式礼莫愆(qian,过失、罪过,错过的)。升堂再献,响协鼖(注:fen,古代军用大鼓)镛(注:yong,乐器,大钟),诚孚罍(lei,古代盛酒或水的容器)献,肃肃雍雍,誉髦(注:有名望的英杰之士)斯彦,礼陶乐淑(注: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礼陶指礼仪有度,乐淑指音乐优美),相观而善。终献。奏叙平之章,辞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皮弁(注:古冠名。用白鹿皮制成)祭菜,于论思乐,惟天牖民(注:you min,牗,窗户。诱导人民),惟圣时若,彝伦攸叙(注:制度,规定),至今木铎(注:比喻宣扬教化)。彻馔(zhuan),奏懿平之章,辞曰,先师有言,祭则受福,四海黉(hong)宫,畴敢不肃,礼成告彻,毋疏毋渎,乐所自生,中原有菽。送神,奏德平之章,辞曰,凫铎(注:鲁国人)峨峨(注:山体高大陡峭,态度庄重严肃),洙泗(注:洙水和泗水,代指孔子及儒家)洋洋,景行行止(注:大道可供人们行走),流泽无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烝民(注:zhēng mín,民众,百姓),育我胶庠(注:学校)。凡三献皆有舞迎神,彻馔送神,无舞望瘗(注:wàng yì,祭礼仪节之一),礼毕。先师庙祝辞曰,维某年月日、某官某致祭于至圣先师孔子日,惟先师德隆千古,道冠百王,揭日月以常行,自生民所未有,属文教昌明之会,正礼和乐节之时,辟雍(注:辟雍本为周设大学,东汉以后,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为祭祀的地方)钟鼓,咸恪荐(jian)于馨香,泮水胶庠(xiang),益致严于笾豆。兹当仲(春秋),祇率彝章(注:常典,旧典),肃展微忱(注:微薄的心意),聿将祀典以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配尚飨(xiang)。崇圣祠祝辞曰,维某年月日、某官某致祭于肇圣王,裕圣王,诒圣王,昌圣王,启圣王,曰惟王奕叶(注:奕叶,累世,代代)钟祥光,开圣绪盛德之后,积久弥昌。凡声教所覃(注:qin,延及,深),敷率循源而溯本,宜肃明禋(yin)之典,用申守土之忱,兹届仲(春秋)聿修祀事,配以先贤颜氏,先贤曾氏,先贤孔氏,先贤孟孙氏,尚飨名宦祠,在戟门东,岁春秋致祭,以羊一豕一笾豆各四,教谕一员主之。

乡贤祠。在戟门西,祭同名宦。

关帝庙。旧在城南门楼,嘉庆八年,知县曾选达捐建,前后殿于东门内大街北。岁以春秋仲月诹(zou,商量、咨询、选择)吉致祭,前殿主祭,以地方正官一人,后殿以典史执事,以礼生前殿,神位前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铏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祭品与文庙同),炉一镫二,殿中设一案,少西北向供祝版。东设一案,陈礼神制帛一香盘一尊一爵三牲陈于俎帛,实于篚尊实酒幂勺具,乐用鼓一笙一管二云璈(云锣,打击乐器)一篴(di,古同笛)二板一,乐章见会典不具载。祝辞,维某年月日某官某致祭于威显忠义,神武灵祐仁勇关圣大帝之神,曰惟帝浩气凌霄,丹心贯日,扶正统而彰信义,威震九州,完大节以笃忠贞,名高三国。神明如在徧祠宇于寰区,灵应丕昭,荐馨香于历代,屡征异迹,显佑群生,恭值仲(春秋)嘉辰,遵行祀典,筵陈笾豆,几奠牲醪,(lao,混含渣子的浊酒)尚飨(xiang)。

同日祭后殿位各异案,每案羊一豕一铏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八(祭品同崇圣祠),炉一镫二,殿中设案,少西北向供祝版,东西各设一案,分陈礼神,制帛三香盘三爵九尊三俎篚幂勺具。

祝辞。维某年月日、某官某致祭于关帝之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曰惟公世泽贻庥(xiu)灵源积庆。德能昌后,笃生神武之英,善则归亲,宜享尊崇之报,列上公之封爵。

锡命优隆;合三世之肇禋(yin),典章明备。恭逢仲(春秋)诹吉,祇事荐馨,尚飨。岁五月旬有三日致祭前殿,神位前牛一羊一豕一果实五盘(核桃荔枝龙眼红枣栗,不设笾豆),炉镫具,后殿每案羊一豕一果实五盘(同前殿),行礼仪节与春秋祭同,详通礼。

文昌庙。嘉庆八年,知县曾选达捐建。前后殿于县东门内大街北,与关帝庙东西并列。岁以二月三日暨秋仲日,诹吉地方官躬诣(yi)致祭,陈设器数行礼仪节,前殿与关帝庙同同日祭。文昌帝君之谨案,文昌之祀,其说有二,一以为天神天官,书斗魁载,匡六星,一上将二次将,三贵相,四司命,五司中,六司禄,是为文昌宫文昌之称,始于此;一以为人鬼,在周为张仲,在汉为张良,在晋为凉王吕光,在五代为蜀主孟昶,在姚秦之世,又为越嶲(jiu)人张恶子,立庙梓潼山,唐明皇西狩,追封左丞,僖宗入蜀,封顺济王。宋咸平中改封英显,元延初加封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帝君,帝君之称始于此。是二说也。虽不知孰为可据,然既列于祀典,即为聪明正直之神,习举业求科名者,可不敬欤(吾学录)?

魁星阁。旧在西门上。嘉庆十年,知县张畬移建于城东南角。春秋仲月,上丁致祭。又崖头集、孟家庄各有文昌庙、魁星阁。

土地祠。在县治内。春秋仲月,上戊致祭,用牲醴(注:li,甜酒,甘泉)蔬果酒纸之类。

八蜡庙。在北门上。祭同土地。

刘猛将军庙。在北门上。元指挥刘承忠元亡自沈于河,世称刘猛将军。神能驱蝗。雍正二年,奉旨庙祀。

马神庙。在县署东。

海神庙。在东门外海涯。

晏公庙。在县治西大街北头。

龙王庙。在文武帝君庙内。

财神庙。在文武帝君庙内。

灶君庙。在西门内路北。

节孝祠。在城隍庙西拠(注:ju,倚靠),会典祭同忠孝名宦乡贤公仪。

万寿节。在城文武官具朝服,黎明于公所设香案,按班行三跪九叩礼,元旦长至同帝后忌辰,将忌辰牌供设香案于大堂宣读。

诏敕。知县率僚属具仪仗,鼓乐迎至县堂供奉,绅士耆老军民毕会,行三跪九叩礼跪听宣读,讫复行三跪九叩礼,如初退。

救护日月。遇日月食,知县率僚属素服,将事于县堂前,向日月行三跪九叩礼,班首官上香,伐鼓三声,僧道鸣金鼓,众衹跪行礼,候复圆金鼓止朝服,行礼如初,毕各退。

迎春。先立春日于东郊,造芒神(注:传为司春之神。后世亦作耕牧之神祀之)土牛(注:泥土制作的牛),届立春日设案,于芒神春牛前陈香烛果酒之属,知县率僚属,朝服行一跪三叩礼,舁(注:yu,抬举)芒神土牛,鼓乐前导迎入城,置于公所,各官执练彩杖环立,乐工击鼓,土牛三乃各退。

上任。前一日,致齐于城隍庙,至日,祭城隍毕,诣县祭仪门毕,步至露台,朝服望阙行礼升座,阴阳生(注:俗称风水先生)报时刻,排衙(注:差吏和衙役站好位)押公座毕,吏房承送到任文书佥押(注:qian ye,在文书上签名画押表示负责)用印毕,首领官行庭参礼,诸色人役参谒礼毕退。

旗纛。惊蛰霜降祭于演武场。

乡饮酒礼。

仪注。岁以孟春望日,孟冬朔日,举行于儒学。前一日,执事者于儒学之讲堂,依图陈设坐次,司正率执事诸生习仪。至日主人及僚属司正,先诣学宾至,主人率僚属出迎于庠门之外,揖(yi)入主居东宾,居西三揖三让,而后升堂,东西相向立赞两拜,宾坐僎(zun)至,主人又率僚属出迎,揖让升堂,拜坐如前,仪宾僎介,主既就位,执事者赞司正扬觯(zhi),引司正由西階升,诣堂中北向立,执事者赞,宾僎以下皆立赞,诣司正揖,宾僎以下皆揖。执事者以酒授司正,司正举酒曰恭。惟朝廷率由旧章,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里,无或废墜,以忝(tian)所生。读毕,执事者赞,司正饮酒,饮毕以觯授执事,执事者赞揖,司正揖,宾僎以下皆揖。司正复位,宾僎以下皆坐,赞读律令。执事者举律令案于堂之中,引读律令者诣案前北面立,赞宾僎以下皆立,行揖礼如前。读毕复位,执事者赞供馔(zhuan)案,执事者举馔案至宾前,次僎次介次主,三宾以下各以次举讫,执事者赞献,宾主起席,北面立,执事者酌酒以授主,主受爵诣宾前,置于席,稍退,赞两拜,宾答拜讫,执事者又酌酒以授主,主受爵诣僎前,置于席交拜如前。仪毕,主退复位,执事者赞宾酬酒,宾起僎从,执事者酌酒授宾,宾受爵诣主前,置于席稍退,赞两拜,宾僎主交拜讫,各就位坐,执事者分左右立,以次酌酒献三宾,众宾徧宾主以下酒三行供羹,执事者以次酌酒饮酒,供僎三品毕,执事者赞,彻馔,彻馔案讫,赞宾僎以下皆行礼,僎主僚属居东,宾介三宾,众宾居西,赞两拜讫,赞送宾以次下堂,分东西行,仍三揖樗庠门而退(学政全书)。

行礼人数。知县为主人,以乡之年高六十以上有德行者一人为宾其次,一人为介,又其次为众宾,以致仕官年爵高者为僎(三品以上席南向,四五品席西向,无则阙),教谕为司正,学弟子、习礼者二人司爵,二人赞礼,二人引礼,一人读律令,僚佐皆与(通礼)谨案僎与遵通乡大夫,为人所遵法者,古有一僎二僎三僎之名,今制总谓之僎,乡饮宾介,皆由州县举报督抚覆定,汇造姓名清册,送部存案,不得其人,即行停止,惟僎不在举报之列。

服色。乡饮宾内贡监考职候选者,准照应选之职,服用顶帽补褂,监生金雀顶青袍蓝边,生员银雀顶蓝袍青边,无品级耆民,应穿鲜明常服,不得滥用金顶补褂(会典)。

坐次。设监礼席次,于庭东北向,布宾席于堂西北,南向主人席于东南西向,介席于西南东向,众宾之长三人席于宾西南向东上皆专席,不属众宾席于西序东向,僚佐席于东序西向皆北,上司正席于主人之东北向,设律令案于主介间,正中东西肆设尊案于东序端,南北肆设乐县于西阶下(通礼),谨案《学政全书》《礼部则例》,皆有乡饮酒坐次图、宾僎介主四席,皆斜设,与通礼宾南介东主西之向不同,又无监礼乐工之次,今据会典绘图,以符通礼坐次。

乡饮酒坐次图

(略)

作乐。乡饮酒设云璈(云锣,打击乐器)一、方响(注:打击乐器)一、琴二、瑟一、箫四、笛四、笙四、手鼓一、拍板一,正月以太簇为宫,十月以应钟(注:古代乐律名)为宫(会典)。

歌诗。乡饮酒礼,宾主献酬讫,工升歌周(注:周代)诗“鹿鸣”三章,卒歌,笙奏高宗纯皇帝御制“补南陔(gai)”、“白华”“华黍”三诗间,歌周诗鱼丽、南有嘉鱼、南山有台三章。笙奏御制补由庚、崇邱、由仪三诗,乃合乐,歌“周南关睢”三章,“召南鹊巢”三章,卒歌工告备出(通礼)。

谨案,乡饮酒礼,所以申明朝廷之法,敦序长幼之节,重在宾介得人,方可以示观感而兴教化,地方官徇情滥举,自有应得处分,然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乃近来州县举行此礼者甚少,岂其地绝无可举之人,而州县绝无行礼之暇,遂使大典久旷邪,推求其故,盖以齿德(注:年龄与德行)兼优之人,深恐既举之后,盛名难副,为人所持,因而受累,而地方官亦乐得以宁阙无滥为辞,然彼都人士果能德望素著乡里,共和亦何患不肖之徒,藉端阻挠,地方官果能秉公持正,亦何必以滥举避嫌,然全人为难,耄(mao)修不易,是又在四方耆彦有以爱崦嵫之景,而为桑梓之光也(吾学录)。

宾兴

凡生员应试,预日,县官具启,至日于大堂,设筵礼饯,备仪仗彩旗,县官学官亲送郊外,中式者彩乐郊迎,至文庙行礼毕,赴宴县堂,毕,彩乐送归,会试者如乡试礼加隆,中式者,如乡举礼加隆,副贡次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