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梦游仙境的星凝,今天星凝老师带大家走进一篇童话故事《小猴子下山》。这只可爱的小猴子下山去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事情,最后怎么样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一年级语文第18课小猴子下山(一年级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1)

一、字词理解。

首先我们把这篇课文的前鼻音后鼻音区分出来,同学们可以拿铅笔在文中圈出你不熟悉、不明白的字词。

前鼻音:满、抱、进

后鼻音:扛、扔、捧、蹦、常、往、空

识字

同学们在本课词语中需要注意读准后鼻音“扛、扔、捧、蹦”,翘舌音“摘、追”,特别注意“掰、摘”,韵母是“ai”;多音字“结”也是读音的难点,在课文中表示植物长果实,可在具体的词句中进行认读,如,“玉米结得又大又多”“树上结了许多苹果”等。

字形

在这一课以合体字为主,其中9个表示动作的词“结、册、扛、扔、摘、捧、、蹦、追”中有5个是提手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归类识字;也可根据动词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动作表演等帮助学生区别、理解字义;还可以用字谜形式学习如:两手一分就是册。

本课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这些词星凝老师做了整理需要大家会读

词语举例:

追:追问、追跑

猴:猴子、猴哥、猴戏

捧:捧起、捧场

满:满意、满足、满身

结:开花结果、结出

摘:摘豆、摘下、采摘

蹦:蹦蹦跳跳、蹦高

瓜:西瓜、瓜果、瓜子

二、课文讲解

一年级语文第18课小猴子下山(一年级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2)

长尾猕猴食蟹猴猴

这篇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主要讲述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我们运用这个句式来学习,这样课文就比较通俗易懂。

一年级语文第18课小猴子下山(一年级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3)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小猴子首先是来到玉米地,看到了又大又多的玉米,掰走了玉米扛着往前走。

同学们需要了解的一个词,又大又多。这是属于ABAC词语。

第二自然段我们还是运用同样的句式“那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小猴子来到桃树下看到了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第二自然段中的词组ABAC:又大又红。

一年级语文第18课小猴子下山(一年级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4)

第三自然段“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小猴子来到一片西瓜地里,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ABAC词语:又大又圆

一年级语文第18课小猴子下山(一年级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5)

第四自然段以同样的句式来学习“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

小猴子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

AABB词语:蹦蹦跳跳

一年级语文第18课小猴子下山(一年级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6)

第5次自然段告诉我们,小猴子没有追到兔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

同学们,为什么小猴子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呢?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做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始有终,始终如一。

三、练习巩固

一年级语文第18课小猴子下山(一年级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7)

一年级语文第18课小猴子下山(一年级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8)

一年级语文第18课小猴子下山(一年级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9)

参考答案:

一年级语文第18课小猴子下山(一年级下册18课小猴子下山)(10)

ABAC词语:

又宽又远 又长又软 又大又圆 又长又细 又白又胖 又香又甜 又香又脆

又白又嫩 又尖又细 又高又大 又大又红 又高又壮

我们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结束了,你们可不要像文中的小猴子一样做事半途而废,没有明确的目标,最后什么也没有,捞着空着手回家了。感谢同学们家长们的支持,喜欢我,关注我!为了便于资料的查找,建议大家收藏关注转发,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