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的做电子版笔记(冯莉首创纸上博客)(1)

教师冯莉在给孩子们批改作业。 记者彭年 摄

【人物档案】

出生年月:1974年11月

入党时间:2002年6月

职业: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千禧城小学(原硚口区辛家地小学)教师

获得荣誉:2016年度武汉市“十佳”班主任、2020年度武汉市功勋班主任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7日讯“芸儿,看到你今天能来学校回到我们这个大家庭,冯老师真的特别开心。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你灿烂的笑脸!”9月14日,临近放学之际,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千禧城小学48岁的语文教师冯莉在师生“交流平台”上给学生柳梓芸(化名)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从教29年,当了29年班主任,“一个都不能少,人人都能发光”是冯莉一直以来的追求。为了叩开学生和家长的心门,多年来,她不仅坚持家访,并于2004年首创“纸上博客”,将“交流平台”搬到作业本上,18年来每日点评。

如何高效的做电子版笔记(冯莉首创纸上博客)(2)

冯莉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记者彭年 摄

今年暑假,刚刚送走一届毕业生的冯莉又接手了一个毕业班。班上有一个学生芸儿,自五年级转学至该校后,因个人身体原因,长期居家上网课。开学前,冯莉通过“交流平台”与芸儿的妈妈约好去家访。一进家门,冯莉就注意到一面荣誉墙,是芸儿历年获得的各种奖项。冯莉欣赏、关爱的眼神点燃了芸儿的自信,“话匣子”也打开了……芸儿的妈妈一连用了4个词:忐忑、感佩、意外、触动,来形容这次家访带给她的感受。

线上教学的日子里,通过“交流平台”,冯老师几乎每天都会为芸儿写上几句激励的话语,芸儿也积极为返校复学做准备,其间,还发挥绘画特长,为班级设计班徽。新巧的构思、美好的寓意、精美的手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9月14日一早,当芸儿出现在教室里并自信地挑起课前领读员的担子时,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冯莉的眼睛湿润了。

冯莉的每一届学生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交流平台”本。学生们可以用笑脸、哭脸、平脸表示自己当天的心情,选择公开或不公开,然后不限文体、不限字数,放开胆子写。只要有思想、有感悟、有发现即可,学生们或写诗或作画或随感,也学着冯老师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冯莉每天一一回复并点评。

如何高效的做电子版笔记(冯莉首创纸上博客)(3)

如何高效的做电子版笔记(冯莉首创纸上博客)(4)

如何高效的做电子版笔记(冯莉首创纸上博客)(5)

如何高效的做电子版笔记(冯莉首创纸上博客)(6)

如何高效的做电子版笔记(冯莉首创纸上博客)(7)

通过冯莉打造的“交流平台”,学生们畅所欲言。

记者看到,有学生在交流本上记录一次犯小错误的经历,冯莉用红笔小楷写下长达数百字的鼓励的话语:“谢谢你分享了这个故事,我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错误的勇气。一件小事,不必如此自责,谁都有可能犯无心之过……我很幸运,有你这样正视自己的学生。”

有学生在“交流平台”上“立flag”,决心跟修正带说再见,并请冯老师予以督促。冯莉不仅为其点赞,还帮忙支招:每天写完作业后,记录下错了几处,用了涂改液。这样可以看见自己进步的痕迹。

学生刘佳诺说:“有些话我不好意思跟老师当面讲,我就会通过交流平台这种方式跟老师说出来。”这种借助作业本而开设的“交流平台”是冯莉与学生无障碍交流与激励评价的缩影。

该校党支部书记李惠娟说,冯莉老师对学校周边的环境、学情、生源结构了然于心。为了叩响学生、家长的心门,她常年坚持家访,还通过微信朋友圈、QQ空间、教育云平台记录了3000多个学生成长的生动故事,2万多张照片,共20万字,分享教育智慧,影响了无数同行和家庭。

(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通讯员王雯婷 王月)

点击下图查看更多 ↓↓↓

如何高效的做电子版笔记(冯莉首创纸上博客)(8)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