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1.提出证论

2.马上行动,进行科学实践中

3.得出结果。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首先要想得到某件事或者某件事物效果,就得实践。

列宁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的品格。”

得出的结果后理性对待,提出论证只是第一步,它往往比较感性。

有的人,属于唯心主义者,他不需要去验证,相信自己提出的就是对的。

对错不予评论。

4.理性的对待结果,加以调整和改造,去判断推理。

细细想来,应该推翻一部分,还是全部重来。

在实践中得到的结果,即使失败了,也要吸取教训,加以改之使其更加适合。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

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总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感性的认知发展到有结果的理性。

由理性到实践,实践再到认知,再实践再认知。如此循环往来,每一次循环都比上一次更成功,这就是知行统一观。

比如陈某奶奶眼睛瞎了,他打算为奶奶设计一款软件(提出想法)。

随后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他设计出一款叫“陪伴”的app(实践)。

他马上拿去给奶奶试用(结果),奶奶用了之后,感觉声音太小了(判断)。

他马上又开始设计声音,还新增了许多功能(实践)。

经过几次反复改整,奶奶终于用上了这款App。

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也帮助了很多人。

毛泽东实践论个人理解(毛泽东实践论个人理解)(1)

毛泽东五篇哲学著作《实践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