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灯新话》明代文言传奇小说集,四卷二十篇,附录二篇。作者瞿佑,钱塘人。因书写了大量男女畸变离奇隐秘,且有不少人鬼交合的事件,故于明正德年间遭禁。

上一篇介绍的是书中前二卷之中的八篇

卷二第四篇:牡丹灯记

元朝至正年间,有个叫乔生的年轻人,家住镇明岭。因为妻子已去世,家中只他一人,所以时常靠在门外观看。有一次夜间看见两个女子提着双头牡丹灯走过,乔生尾之而去,并邀请对方来家中歇息。

女子名叫符丽卿,乔生将他留在家中半月。邻居偶然得见,发现该女子竟是一具粉骷髅,便告与乔生知道,乔生将信将疑,暗访丽卿住所,果然乃鬼魂不假,棺材就在湖心亭。邻居让他去找魏法师化解,法师给了他两道符,叫他帖在房里,日后不要再去招惹。

一个月后,乔生因为远去看望好友,醉酒而回,结果忘了法师说的话,偏偏从湖心亭经过,最终被丽卿的鬼魂拉入棺中溺死。后来有个铁冠道人来到此处,作法之后才把两个鬼魂驱走。

上古禁语小说解说(第一禁书剪灯新话)(1)

卷二第五篇:渭塘奇遇记

元朝至顺年间,金陵有个叫王生的男子,英俊潇洒,年二十,未娶。家有田产位于松江,至秋时前往收租,就在去往收租的路上,王生与旁边的酒家女子一见倾心,两人互生爱慕。

回到家中的王生,每日夜里都会梦到该女子,而且梦中之事与白天所见相同,如此反复一年之久。第二年,王生又到松江,再次经过那个酒肆。女子听说王生来到,盛妆出迎。没想到在两人的对话中发现,两人一年来所做的梦一致,以为是上天做媒,所以结为了夫妻。

卷三第一篇:富贵发迹司志

元朝至正年间,泰州有个穷困的书生,名叫何友仁。因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了,只能到城隍祠里去祈祷,希望自己能发迹。结果赶上大雨拦路,晚上只能在庙里过夜。

当天夜间,耳听得城隍府君升殿坐定,让各判官报告民间之事。好事皆尽封赏,坏事当即惩罚。等到各判官散去后,何友仁爬出来问前程。判官给了他十六个字,而这十六个字也是他的命运。后来何友仁果然:遇日而康,遇月而发,遇云而衰,遇电而没。

上古禁语小说解说(第一禁书剪灯新话)(2)

卷三第二篇:永州野庙记

元朝大德年间,书生毕应祥有事去衡州,途经永州。见其山间有一神庙,背山临流,川泽深险,过往行人必以牲牢祭献,才能安然通过。毕生因身无献物,无所敬予,堂皇而过。未行数里,忽然大风陡起,飞沙走石,玄云黑雾,铺天盖地,甲兵千万迎面而来。毕生自分必死,且行且诵《玉枢经》。须臾,云收风止,天清气朗,甲兵亦无影无踪。

毕生死中逃生,到达衡州后,谒南岳祠,具状焚诉。是夜,南岳神派了一位神将率五千神兵前往永州,歼灭了庙中兴风作浪的怪物。日间,村人相互传言,皆称夜里听闻神庙有杀伐之声,团而围观,果见一条长数十丈的白蛇,死于林木之下。

毕生回家后,又被阴司传去对质,原来是蛇妖不服。毕生于是尽陈蛇妖害人祸物之事,蛇妖仍狡辩不服。冥王又取来衡山府与永州城隍司回文,皆与毕生所言相符。冥王于是判蛇妖永不出世,又感念毕生除妖去害,奖励他延寿一纪。

卷三第三篇:申阳洞记

陇西青年李德逢,年二十五,善骑射,勇武胆大。元朝天历年间,他去桂州投奔父友,不料其人已殁,因而流落山中不能归家,每日以射猎为生。富户钱翁之女,年及十七,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忽然失踪,遍寻无着。钱翁念女心切,掷下豪言:有知女儿所在者,愿以家财—半给之,并将女儿嫁给他。

一日,李生到深山射猎,偶见一獐物,追逐不舍,竟迷失在涧谷之中。眼见夜已悄然,只得投身于山神庙中。夜半,一群妖猴来到庙中。李生知为邪魅,遂取箭射中妖猴魁首,群猴溃散。次日天明,李生沿血迹追踪,行至一洞穴处。正欲观望,岂料周围草滑,却不慎跌入其中。

深坑万仞,仰不见天,旁边有路,寻路而行百步,豁然开朗。原来正是妖猴老巢,名为申阳洞。守门者惊问其人,李生假称自己是世医,入山采药,误入到此。群猴大喜,请李生为其主医治箭伤。李生见洞中有三位美女,其中一人便是钱翁爱女,遂将计就计,以毒药敷于猴主箭伤之上,又以神药哄骗余众,待众猴争夺之际,李生用淬箭射之,无不应弦而倒。

少顷,群妖仆地叩谢。原来的洞主原是个鼠精,为答谢李生剿灭妖猴之恩,特引李生走出洞穴,三位落难女子也随他一并回到人间。钱翁得见女儿生还,大喜,即招李生为婿,享尽人生富贵。

上古禁语小说解说(第一禁书剪灯新话)(3)

卷三第四篇:爱卿传

元朝至正年间,嘉兴名娼罗爱爱,色貌才艺,独步一时。性识敏慧,人皆敬而慕之,称为爱卿。世族子弟赵六,家产巨万,慕其才色,礼聘爱卿入门为妻。爱卿妇道甚修,家法甚饬,孝事婆母。

不久,赵六往京都谋取前程功名。到京后,尚书病免,赵六一时无所投托,遂迁延旅邸,久不能归。赵母思儿心切,染病而亡。爱卿哀毁如礼,亲自筹办丧事。

至正十七年,战乱频仍,据主刘万户见爱卿姿美,欲逼辱她,爱卿不从,以罗巾自缢而死。赵六归乡后,故宅已成荒废,邻人告知爱卿一片孝心,守贞不屈。赵六感念哭泣,即至银杏村下发掘,乃见爱卿颜貌如生,肌肤不改。遂以香汤沐之,被以华服,买棺葬于母坟之侧。

一旬之夕,赵六独坐中堂,寝不能寐,忽闻暗中哭声,觉其有异,起身观之,隐隐间看见爱卿瓢影。自知是爱卿鬼魂前来与他相见,两人入室欢会,重叙旧情。天明,爱卿鬼魂辞别之际,告知将托生在无锡宋家。赵六特地往无锡寻访宋家,果然在那天生下一个男孩儿。赵六告知前事,遂求为亲戚,互通往来。

卷三第五篇:翠翠传

元朝至正年间,淮安民女刘翠翠,生而颖悟,与同学金定私下相爱。年及十六,二人结为恩爱夫妻。未及一载,张士诚起兵高邮,翠翠被其部属李将军掳去,金定辞别父母和岳父母,来往江淮寻找妻子,并立下誓言寻不到绝不返回。

星霜屡移,草行露宿,几经曲折,终于在湖州李将军府中找到了翠翠。惟恐李将军生疑,遂谎称来此寻找舍妹。李将军一介武人,并不怀疑,引二人相见。李将军见他文采颇好,便留他在府上担任记室,待之甚厚。只是金定在外,翠翠在内,隔绝之间,难以再见。

荏苒数月,金定终夜不寐,愤懑绝望,染疾而死。将军怜之,令翠翠将其安葬于道场山麓。翠翠送殡而归,是夜得疾,不复饮药,将及两月,也绝了性命。李将军将两人葬在一处,两人遂在阴间形影相伴,朝夕共处。

洪武初年,翠翠家中旧仆贩商经过湖州,过道场山时偶然得见翠翠夫妇。翠翠询问家乡情况,并书信一封与他。仆人将信带回,转告其父母。刘父得知女儿消息,赶来寻访,方知翠翠与金定皆已死去。后得一梦,梦中与女儿、女婿相见,才尽知前事。

卷四第一篇:龙堂灵会录

元朝至正年间,吴江有龙王堂,地处吴淞江和太湖之间,风涛险恶,路人须致敬礼拜才可通过,十分灵异。书生子述喜善吟诗,一日经过庙堂,游览胜景,即兴又题古风一章。

题毕,闻子回舟,卧于蓬下。忽见鱼头鬼前来施礼,言道龙王邀他到水府一叙。坐中还有历代名士伍子胥、范蠡、张季鹰和陆龟蒙。众人分次而坐,皆盛赞子述题诗之妙。龙王请大家各赋诗歌,众人于是吟诗作词,各抒情怀。一时觥筹交错,直饮到水村鸡鸣,众人方才逐一散去。龙王取照乘之珠、开水之角馈赠,命使者送子述回家,子述遂拜辞而回。

上古禁语小说解说(第一禁书剪灯新话)(4)

卷四第二篇:太虚司法传

元朝至元年间,吴楚狂士冯大异,恃才傲物,不信鬼神,人以胆气相许。至元三年,他侨居上蔡东门,有事夜行。时值兵燹之后,人烟稀少,尸骨遍野。行至斜日西沉,愁云四起,却不见旅店可以安泊。

偶见道旁有一古柏林,投身而入。方才歇定,忽闻怪声四起,僵卧左右,群尸环起。大异视之大惊,慌忙中攀上树以避之,众鬼怪卧在树下守待。对有半夜时分,大异乘其熟寐,下树迸逸,拼死逃至一废寺之中。

但见废寺中东西廊皆倒,殿上惟有佛像一躯,其状甚伟。见佛背有一洞,大异计穷,窜身入内。原来这洞正是鬼谷,深陷无底,群鬼聚在里面。他们将大异绑缚到鬼王面前。鬼王因其素来藐视鬼类,故而对他倍加摧残。

或将他放在石床上,搓成三丈长的怪物;或将他压成一尺短的怪物。最后虽把他复原为人形,却在他头上加以拨云角,哨风嘴,朱华发,碧光睛,俨然成为一个奇鬼怪物。他返家后,妻儿不敢相认,市人皆以为鬼怪出世,惊走逃避。大异遂闭户愤懑而死,临死时叮嘱家人,将笔墨置于棺中,待化为鬼魂后,还要拟诉上告天庭。数日后,天府果然惩罚了群鬼。大异诉讼得胜,天府因其正直,命他为太虚殿司法。

卷四第三篇:修文舍人传

江苏太湖人夏颜,博学多才,性气英迈,喜慷慨论事。然仕途困窘,命运不佳,只能顺受。元朝至正初年,他客死异乡润州,被葬于北固山下。

一日,有一至交好友在路上行走,忽遇其鬼魂,驾高车,张大伞,呵殿随护,风采扬扬,投北而去,友人不敢呼之。几日后,友人再于里门相见。夏颜下车施礼,问其安否,并自述在冥司作了修文舍人,居官清要。友人初始惊骇,而后从之,二人约定后日到甘露寺多景楼畅叙别情。

是日,友人如约而至,夏颜述说阴司重视贤才,处事公道,不似人世间那样贿赂公行,官员为政不廉。二人饮酒赋诗罢了,夏颜嘱咐友人,请他帮助整理刻印他的诗文。友人返家后,寻到他生前遗文旧稿,结集刻印。三年之启,友人感疾,夏颜来访,向冥王举荐。友人遂处置妥家事,赴阴府就任。

卷四第四篇:鉴湖夜泛记

元朝天历年间,处士成令言,不求闻达,素爱会稽山水。时值初秋之夕,他驾舟漫游在鉴湖之上,仰视银河,如白练万丈,横亘于南北,乃飘飘然有遗世独立之意,遂萌弃世登仙之念。霎时,小舟竟自行沿着银河,将他载入仙境中。

有一仙娥,自内而出,左右侍女二人,一执金柄障扇,一捧玉环如意。告知令言,自己正是织女神。人世间盛传七夕牛郎织女相会,实乃无稽之谈,请令言为她辩白。又咏诗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邀他也替嫦娥辩白所受委屈,为之洗冤。遂赠以两匹瑞锦。

令言回到家中,取锦观之,果然与世间所织不同,用之冬暖夏凉。此后,令言终日漫游。二十年后,有人在玉笥峰见到他,颜貌红泽,双瞳湛然,黄冠布裘,不巾不带。那人正要询问,他则御凤而去,追之不能及。

上古禁语小说解说(第一禁书剪灯新话)(5)

卷四第五篇:绿衣人传

甘肃天水书生赵源,早丧父母,未有妻室。元朝延祐年,赴钱塘游学,侨居西湖葛岭上,屋侧就是宋代权相贾似道的旧宅。赵生独居无聊,常在其门外闲步。忽一日,见一女子由东而来,身着绿衣,年约十五六岁,姿色佳绝。此后,那女子每晚都来。赵生戏问她家住何处,女子笑而答之,邀她留宿,女子亦不拒绝。两人相聚月余,情深意厚。

一夕,赵源酒后失言,责其衣色不正,女子面带惭色,数夕不来。数日后再来,赵源忙自责,只道愿娶她为妾,两厢长久。女子缓缓道出身世。原来那绿衣女子本是贾似道的奴仆,因与赵源前世相爱,互赠信物。后被贾似道察觉,将他们两人双双杀死在西湖断桥下。

两人情缘未尽,赵源托生,绿衣女子则还在阴间,因至情相感,故得今生相会。绿衣女子本是良家女,赵源前世授她棋术,今生她又来教赵源下棋。尽传棋中妙势,赵源弈技遂所向无敌。

二人往来日久,绿衣女子不但与他说起贾似道的专横跋扈,也道出了两人三年之约。转眼三年已到,绿衣女阳缘已尽,遂与赵源诀别。赵源感念她的真情深谊,将她虚葬于北山之麓,从此不再续娶,反投在灵隐寺出了家。

,